伊达淳一的镜头天堂

打开文本图片集。

M.ZUIKO PRO系列新推出了两款镜头,分别是超广角变焦及大光圈鱼眼镜头。加上这两支镜头,M.ZUIKO PRO系列已经具备了F2.8恒定光圈的超广角变焦/标准变焦/长焦变焦镜头以及光圈达到F1.8的全球最明亮鱼眼镜头,完全覆盖了从对角线180°的鱼眼镜头到300mm长焦(使用增距镜后相当于420mm)的所有焦段。尤其是本文介绍的这两款镜头,在边缘画质及像差校正方面均精益求精,可完美体现M 4/3画幅特有的高机动性优势。

能够做到如此小巧,只有M 4/3才能达成。

最近,用于全画幅的超广角变焦镜头正陆续登场。这些镜头边缘画质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问题是相机机身及镜头均大而笨重,价格也相当高。举例来说,尼康AF—S NlKKOR 14—24mm F2.8 ED的实售价格在9000多人民币,重量达到970g;腾龙SP 15—30mm F2.8 Di VCUSD的实售价格虽然较为实惠,为7000元左右,但重量达到了1100g。

而这款M.ZUIKO DIGITAL ED 7—14mm F2.8PRO拥有35mm等效14—28mm的视角,并可在全焦段保持F2.8的恒定大光圈,配合奥林巴斯机身使用时还可利用机身端防抖功能,最近对焦距离仅为20cm,可充分靠近被摄体进行拍摄,并且重量仅为534g。大小方面,相比M.ZUIKO DIGITALED 12—40mm F2.8 PRO,其前镜组相对较大,因采用固定式遮光罩,镜头全长也相对更长一些。但考虑到强大的规格,整体看来仍具有相当的小巧轻便性。

本文例作利用OM—D E—M5 MarkⅡ的高精细摄影功能在梦幻时段(Magic Hour)拍摄东京站。这张照片的拍摄点位于KITTE大厦的楼顶庭院,此处禁止使用三脚架及独脚架,因此只能将相机放在扶手支柱上,轻握肩带并利用遥控器释放快门。从拍摄结果看,高层大厦的窗玻璃及东京站厅的砖瓦结构在等倍像素条件下依然能够确保清晰还原,畸变也被数码校正功能完美校正。大楼楼顶上的防撞灯呈现清晰的点状,色散及彗差问题被控制得相当好。

若要确保画面边缘也能获得最佳分辨率,应将光圈收缩1~2挡左右,但在全开光圈时整体成像质量并无令人不满之处。不过,由于该镜头的前镜组向外凸出,因此当画面边缘存在强光源时,即使光源存在于视角之外,也会在画面上出现鬼影。不过这种鬼影一般呈淡蓝色,眩光现象也较少,因此无须担心暗部的黑色表现力受到影响。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8mm F1.8 Fisheye PRO。

画面边缘看不到画质下降,色散控制良好,表现力出众。

随着“狗鼻子”特写照片的流行,大家对鱼眼镜头的认知度有了很大提升。但与其他镜头相比,鱼眼镜头仍是使用途径相当有限的特殊镜头。不过,如果鱼眼镜头光圈能够变得更大,那么在星空摄影及水下摄影中的使用难度将会大幅度降低:如果最近对焦距离能够缩短,近距离拍摄时还可获得明显虚化的背景,将能够以昆虫视角实现微距摄影

基于此,可充分发挥M 4/3画幅特有的小巧轻便性优势、拥有F1.8震撼大光圈、实现镜头前端2.5cm近拍能力、可有效拓展鱼眼镜头拍摄范围的M.ZUIKO DIGITAL 8mm F1.8 FisheyePRO镜头应运而生。

除具备F1.8大光圈外,这款镜头还充分考虑到了星空摄影的需要,画面边缘点状成像稳定,色散问题也得到了良好控制。因为本文编写时正处于梅雨季节,很遗憾无法挑战星空摄影,但从全开光圈拍摄结果看,画面上的色散、紫边等问题已经感觉不到。能够将色散控制得如此良好的鱼眼镜头,确实还是第一次看到。

依靠F1.8大光圈镜头前方2.5cm的近拍能力,鱼眼镜头下的背景虚化效果相当有趣。光圈收缩到F2.8后,口径蚀得到改善,画面边缘呈放射状或同心圆状的背景虚化倾向也不再发生。虽然该镜头的前景虚化仍有些小毛病,但在鱼眼镜头领域已经是超乎想象的自然焦外效果了。利用实时取景功能进行构图时,有时甚至会因为过于靠近被摄体而导致前镜组碰到树叶,不过,该镜头的镜片前方采用了防污镀膜,只需用干布轻轻擦拭即可擦除水滴及污渍。

此外,作为一款小型轻量级镜头,将其安装在奥林巴苴斤AIR A01相机上使用时,无论是高机位拍摄还是贴近地面的低机位拍摄均极具乐趣。拍摄者能够在以往无法想象的崭新视角下追求鱼眼镜头特有的表现力。

唯一遗憾的是镜头后方无法安装滤镜框,因此无法使用星空摄影中经常会用到的散光滤镜。不过,由于该镜头尾端为平面形状,相信只要下点功夫,还是有可能贴上滤镜使用的。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