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儿血清中IL—1 IL—2 IL—6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作者:周均华 寿小群 边波萍。

【关键词】 哮喘 血清中IL—1 IL—2 IL—6。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不少学者认为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探讨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作者检测治疗前后哮喘患儿血清中IL—1、IL—2、IL—6的水平变化并与健康儿童比较,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本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98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42例;年龄1.5~15岁。哮喘的诊断均符合2004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哮喘诊断标准[1]。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48例,其中观察组随访43例,对照组随访40例,两组共随访83例。同时选择同期健康儿童23例作为正常健康对照。两组哮喘患儿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1 两组患儿基本情况(略)。

1.2 治疗方法。

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给抗炎和/或抗病毒治疗;吸入普米克,爱全乐,必要时可应用氨茶碱和皮质激素等。观察组加用顺尔宁口服3~6个月,剂量<5岁,2.5mg/次 1次/每晚,5岁,5mg/次,1次/每晚,对照组未用顺尔宁。

1.3 检验方法     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治疗后缓解期,以及健康儿童均各采2ml非抗凝血,3000r/min离心10min后取血清,置—20 冰箱中待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IL—2,IL—6,采用美国原装进口试剂盒,严格按照产品说明由专业人员操作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结果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间用t检验,组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用配对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哮喘患儿IL—1,IL—6水平无论是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均>健康儿童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儿发作期IL—1,IL—6水平均显著>缓解期,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在急性发作两组哮喘患儿IL—1,IL—6的水平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缓解期,观察组IL—1,IL—6水平明显<对照组,P0.05,接近健康水平。而对照组IL—1,IL—6水平仍>健康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表2 哮喘患儿健康小儿血清中IL—1 IL—2 IL—6 水平(略)     哮喘患儿IL—2水平无论是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均<健康儿童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儿发作期IL—2水平均显著<缓解期,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在急性发作两组哮喘患儿IL—2的水平差异,P>0.05.治疗后缓解期,观察组IL—2水平对照组显著性差异,P0.05,均<健康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