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同妻子:满清王朝的皇亲国戚

1909年,罗迦陵应邀前往北京,被隆裕太后的母亲认为义女,于是罗迦陵隆裕太后成了干姐妹。

后来,宣统皇帝的弟媳又认哈同为义父。

民国初年,哈同夫妇又去北京给干娘拜寿,受到清宫款待,封罗迦陵为正一品夫人,又赐给60名太监回上海使唤。

全盛时期园内有管家、警卫、仆人、和尚、尼姑、教师、学生近800人。

下载论文网   据与罗迦陵亲近的人回忆,她在家中颇有贾母和慈禧太后的风范,颇为讲究排场。

花费最巨的是她的两次祝寿:一次是1922年71岁的哈同与59岁的罗迦陵做“百卅大寿”,一次是1933年哈同去世后罗迦陵做70大寿,这两次祝寿当时均轰动了整个上海。

哈同夫妇终其一生都非常相爱。

哈同大量的产业均以罗迦陵的名字命名。

哈同夫妇一方面以吝啬节俭著称,另一方面又热衷于参与当时上海的各项慈善活动   1931年6月19日,哈同爱俪园病故,留下土地450余亩,房屋1200余幢,30万平方米以上,英国驻华法庭鉴证了哈同生前所立的遗嘱,决定把其全部遗产归其妻罗迦陵继承;又根据英国法律向遗产继承人罗迦陵征收了税金达1700余万银圆遗产税。

哈同病故后,罗迦陵终日卧床,不理家事,致使爱俪园逐渐呈现荒芜的景象。

1941年10月3日,罗迦陵去世,11月12日葬于爱俪园

葬礼耗费约20万银圆

但因哈同夫妇二人留下的两份遗嘱有很大出入,引发旷日持久的哈同遗产案。

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哈同花园被日军占领作为营地,又遭受数次火灾,园内建筑被破坏殆尽。

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征用了爱俪园,在旧址上建造了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中心)。

至今,哈同夫妇的房产仍属于法律上未了诉讼的标的物,按沪房(1987)第548号文精神由房管机关代管。

9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