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临床护理带教的心理体会

临床实习阶段是护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一个转折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从单纯的学习到面对多类型的患者、家属及医务工作者和临床运转节奏,角色的改变使护生感到难以适应,理论和实践有脱节,从而产生了各种心理行为和意识上的矛盾。

因此,我科在带教工作中注重培养护生实习过程中的整体素质,使护生通过临床实习了解自己工作性质及日常工作情况,同时逐步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心理素质、工作能力。

1加强带教老师的自身修养,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带教老师护生临床实习的启蒙者和指导者,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往往对护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个优秀的带教老师应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热爱本职工作、责任心强、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娴熟的技术,工作中应注意形象,态度认真、作风严谨,具有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积累的能力。

因此,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要带教老师注重树立护生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念,使之能够把主动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作为自己的日常行为的宗旨,做到用心、用情为病人服务。

加强护生的事业心、责任心、纪律性、思想品德及协作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1] 2如何良好的教学关系 护理工作责任重,工作量大,压力大,护生普遍年龄在19—22岁之间,阅历浅,经验不足,对工作压力思想准备不充分,容易产生紧张、自卑、厌学,良好的师生关系能给予护生生活及工作上的指导,理解、信任他们,能提高护生自信心工作热情,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能力。

[3]那么如何消除护生紧张、自卑、厌学感呢? 2.1紧张护生到科室时要尽快消除她们的恐惧和陌生感。

带教老师要有饱满的精神,平常的心态迎接护生,持友好接纳的态度对其做自我介绍,带领其熟悉环境,介绍各班工作内容。

使护生老师产生亲切感,有助于护生实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随时请教老师

尽量避免老师发号施令,由学生跑腿的情况出现。

在操作成功或失误的时候,带教老师都应给予关心,指导护生放松,鼓励护生,增强其自信心,共同找出失误原因,及时改正。

2.2护生自卑的心理主要是没有满足尊重的需要,所以带教老师要以激励的方式去鼓励和支持学生,切忌在病人面前训斥护生

否则学生易产生逆反心理,对自己的职业有所怀疑,认为不能胜任。

2.3病人或教师的态度不好,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有些护生误认为实习只需要掌握好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而忽视对理论知识的巩固。

老师应多提问、多与学生交流、多鼓励护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不定期组织小讲题,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同时也要肯定护生的优点,有助于提高其自信心和上进心。

3如何带教 3.1尊重新生,增强其自信心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会使护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她们往往缺乏心理准备,对自己没有信心,说话做事唯恐不当。

带教老师首先应尊重新生,态度应温和谦虚,要使护生明白,临床工作时间长了工作会更熟练、更有经验,要在无形中减轻护生的心理压力,使其对工作前景抱有乐观的态度,为开展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2为人师表,严格带教,以身作则作为带教老师,其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

带教老师工作责任心强、作风严谨、操作规范、技术精良,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查对制度"。

护理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学生开始实习,从零做起,老师怎么教、怎样做,她们完全模仿,所以带教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对患者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强大的责任感,切实做好实习学生的思想和业务技术指导工作,保证实习计划如期完成。

3.3教人先教心带教老师首先要解决学生紧张心理,让学生熟悉各科环境,工作中急救药品固定地方,用后及时补充归回,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药物剂量、用量用法、不良反应,做到快、轻、稳、准,以保证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抢救质量。

另一方面,带教老师应详细讲解各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要求,针对学生专业的性质,向学生提出实习重点和目标,进行不同的带教方法。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