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财神”正名

从商求财者在诸多选择之中,与其信仰儒道佛,不如崇尚义利信。

回归商道之尊,信奉现代财神,会成为社会稳定的一个精神支柱。

下载论文网   云南昆明筇竹寺的方丈结婚了。

这是他的解脱,因为人最痛苦的事情之一,是要面对他人讲自己不相信的道理。

近来“国学大师”们爱讲商道,热门话题之一是儒道佛与企业文化

然而,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儒道佛都不讲经商赚钱,儒学讲政治,道家讲无为,佛门讲出世,企业文化若真以儒道佛为主题,员工们谈政治,重无为,玩儿出世,企业必然是前途堪忧。

还不如学学筇竹寺的方丈,以真情为本,放下虚假的面具,追求真实的生活。

“纠结”的中国商道史  人总要信点几什么。

信仰自由的时代,个人信仰不一定非要等同企业文化

作为企业家,除个人信仰之外,还需信守商道

古人云:君子求财,取之有道。

在这里,“君子”讲的就是商人,商人的求财之道就是商道,而中国商道的核心理念是义利信,不是儒道佛。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富豪榜,是司马迁编写的《史记,货值列传》。

书中不仅有男富豪吕不韦,还有女富豪巴寡妇清。

男女两个富豪当年在秦王宫里都设有祠堂,这说明在秦朝商人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

秦汉时期,中国人讲的“道”,第一是王道,其次就是商道

春秋时期的高官退位后有很多人选择经商,所谓解甲归田只是个说法。

商道流行的时代,中国经济长期位居世界首富。

有据可查的资料证明,宋代中国财富占世界财富总量的60%以上。

中国经济盛极而衷的拐点是宋朝,而宋朝正是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的开端。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历朝皇帝的家教主题是“存天理,灭人欲”,结果“天理”未存,灭了“人欲”,而财富的起源就是人的欲望,这是亚当·斯密在《国雷论》中讲的道理。

商道是求财之道,求财者应该义利合一,以诚信为本。

企业文化若总讲自己都不相信的道理,这种行为本身就有失诚信。

人类历史上存续千年以上的文化只有两种:其一是犹太商道,其二是中华文明。

在我看来,这两种文化得以传承至今的共同原因之一是都尊重财富,差别在于:犹太人明说,中国人睛算。

心想钱权色,口说儒道佛,这种文化的虚伪是商道之大忌!  寻找现代“财神”  中国文化爱财却不明说,极而言之者称金钱为“阿堵物”。

所以古往今来,中国没有形成公认的财神偶像,却常常把恭喜发财挂在嘴上。

说起财神,有人棒出赵公明,有人供奉关云长,但这两个历史人物都是穷人,未见有任何史料证明他们曾经帮谁发过财。

那么,中国谁有资格可被尊为财神呢?我看只有一个人:邓小平

不久前率队拜访了邓小平故里——四川广安,八百亩山林郁郁葱葱,藏风聚气,风水极佳。

若干人所种之树,有的挺拔刚劲,有的弱不禁风,却与植树者后来的人生历程不谋而合,令人惊叹不已。

这一代人几乎都受益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在我们心中,邓小平的地位远高于任何商道之神。

毛泽东当年曾自比钟馗,是打鬼的神仙。

邓小平中国走上致富之路,无疑是求财的圣人。

商业社会需要信仰,因为信仰会约束人的行为,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互信,而信仰缺失的社会必有功荡之比。

从商求财者在诸多选择之中,与其信仰儒道佛,不如崇尚义利信。

回归商道之尊,信奉现代财神,会成为社会稳定的一个精神支柱。

责任编辑:纪亮。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