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囊膜下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小切口后囊膜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6眼后囊膜下白内障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摘除及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视力明显提高,0.05~0.3者3眼,占5.36%;0.4~0.5者7眼,占12.5%;0.6~0.8者41眼,占73.21%; 1.0者5眼,占8.93%,即脱残96.43%;0.05及以上者56眼,即脱盲率为100%。结论 后囊膜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应用小切口,环形撕囊,水分离娩核,简便、安全、并发症少,效果好。

【关键词】 小切口;环形撕囊;水分离;后囊膜下白内障

白内障已成为我国首要的致盲病因,占盲目病例的46.10%[1],大多患者在农村,多为大硬核,随着小切口手术的开展,已使这部分白内障患者成功复明。但是,后囊膜下白内障由于核软,与晶体皮质不易分离,以及在基层医院中由于设备条件有限,小切口手术中习惯使用开罐式截囊,因此后囊膜下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发生率高,手术并发症多,术后视力提高不理想。我院自2007年5月—2008年5月采用环形撕囊、水分离技术对56眼后囊膜下白内障行小切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后囊膜下白内障49例(56眼),男28例(32眼),女21例(24眼),年龄38~62岁,平均51岁。术前视力光感~0.2,光定位准确,红绿色觉正常。术前常规测角膜曲率,眼科A/B型超声诊断仪测眼轴并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度。

1.2 手术方法。

常规术前抗生素眼液滴眼,复方托品酰胺充分散瞳,2%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球后麻醉。行上方巩膜隧道切口长5.5mm,内口达透明角膜缘内1~2mm。10点位角膜缘处前房穿刺做侧切口,注入黏弹剂,自侧切口用自制截囊针在前囊膜7点位划开一小孔,并掀开一小瓣,用撕囊镊夹起掀起的小瓣,以前极部为中心,不断变换方向,撕开一直径6mm的圆孔。充分水分离,晶状体钩转核,使之游离,在晶状体核的后方以及虹膜面注入玻璃酸钠,使核脱位于前房,左手持晶状体镊轻压切口下唇,待核游离至切口时,右手用晶状体钩勾住晶状体核,两手协作将核挽出,冲出晶状体皮质,注吸针头吸净残留皮质;再注入黏弹剂,植入人工晶体于囊袋内;吸出黏弹剂,自侧切口注适量BSS液,使眼压略高于正常,切口自闭无渗漏,巩膜和结膜切口不缝合;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单位和地塞米松2.5mg。术眼纱垫包扎,次日复诊。

1.3 术后处理。

术后第1天即开放术眼,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及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交替滴眼6次·d—1。晚上睡前点托吡卡胺滴眼液1次。术后1周加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预防术后干眼症。定期门诊随访复查。

2 结果。

2.1 术后视力

术后随访3~12个月,视力: 0.05~0.3者3眼,占5.36%;0.4~0.5者7眼,占12.5%;0.6~0.8者41眼,占73.21%;1.0者5眼,占8.93%,即脱残96.43%;0.05及以上者56眼,即脱盲率为100%。

2.2 手术并发症   术后切口闭合良好,无渗漏,全部一期愈合。3眼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但经处理后均顺利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角膜不同程度水肿20眼,经激素类眼液治疗后,于术后1~2周消退;1眼瞳孔轻度上移变形;1眼出现一过性眼压增高,通过降眼压处理2d后眼压恢复正常。1眼术后9d出现葡萄膜炎,大量米粥样渗出,给予散瞳,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5—氟尿嘧啶,待炎症消退后,人工晶体有薄膜状物包裹,给Nd—YAG激光行膜打孔成筛状后渐吸收,恢复良好。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