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纹章【动辄贵族等】

编者按:“感悟”栏目欢迎投稿。

您可以针对近期本刊作品(含文章、图片、漫画)唱和作者观点、进行深度挖掘、感性印证。

文字内容不限,形式不拘,期待真情、真趣、真思、真味的个性文字。

字数限五百以内,文末请注明“(读××××年××月[下]《……》)”,并留下姓名及详细联系方式。

动辄贵族      读罢《贵族他妈》(《杂文选刊》2009年9月[下]),感触良多。

贵族”这个词儿显然不是中国本土所产,我们中国人最早是叫“皇亲国戚”的。

自从我们敞开国门之后,许多观念也正在被外国同化,所以“贵族”成了许多国人追求的目标。

贵族们的外婆是要整天带着祖传的珍珠项链的,贵族们抽什么烟,吃什么饭,开什么样的名贵跑车,贵族的女人要拎什么牌子的包……很多人都学会了贵族做派,绅士和优雅这两个词也就应运而生了。

然而,真正的贵族从来不是靠穿衣服穿出来、说话说出来的。

于是,各种礼仪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我不反对进步,也不反感人们变成贵族

只是这种往上刨祖宗十八代只有个姓秦的先人名桧的做法实在无法让人信服,更别说爸爸是教授,小时候却是放牛娃了。

贵族,贵在教养。

穿粗布衣服仍然挡不住的修养,才是更让人折服的东西。

可惜,快餐时代,人们都学会了快速包装法。

一张嘴,一口金牙,看见讨饭的一声“滚”,就什么样的绅士都露馅儿了。

新“贵族”们远远不如贵族他妈贵族他爸来得实在。

贵族贵在修养,贵在教育

仅追求外在的贵族,动辄露馅儿,难免变成笑话。

依我看,“中国内地无贵族”这话有理有力。

北语(吉林)      ○倾听   弱势者的断喝      曾颖先生的《弱势者的两声断喝》(《杂文选刊》2009年9月[下])所描述的两个“经典事例”,或许是我们多数百姓希望看到的:弱者的断喝能够让握有行政执法权的城管“望而却步”,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我见到的常常是小商小贩抱头逃窜,被掀翻货摊、砸烂商品。

这样的场面,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对于那些街头“违法”经营者而言,先练就千里眼、顺风耳,方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发现城管的蛛丝马迹,实现有备无患,顺利“逃跑”,那惊险的场面,绝不亚于高水平的战争片。

曾先生的文章,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人之初,性本善”的缩影,小商贩及乞讨者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于执法的城管或无冕之王的记者吆五喝六,而“强势者”退缩了,没有动弱势者一根毫毛,是良心发现,还是触动了人性的神经?难以妄言定论。

正如作者所言,尚存在一个“底线”给人们安慰,更应当给政策制定者以反思,怎么样才叫执政为民。

弱势断喝的成功,会令老百姓感到欣慰,看到一些地方开始微调城市里大街小巷的小商小贩经商许可政策,的确让人心里暖融融的,不管调整的幅度有多大,速度有多缓慢,起码已经开始撼动了人们麻木的神经。

杨孔翔(山东)      ○要减负,   先减教辅      读罢吴非先生的《家长的血汗,孩子的眼泪》(《杂文选刊》2008年9月[下]),久久难以释怀。

今天,教育被折腾成了这个样子,的确让人感到惭愧、感到羞耻。

逛逛书店,你会发现,最热闹的地方往往就是教辅区。

毋庸讳言,今天的教辅图书,已是铺天盖地,泛滥成灾。

看看孩子们日益沉重的书包和堆积如山的课桌,你会发现教辅书的多与滥简直叫人触目惊心。

不客气地说,大多数“教辅”,已把本来鲜活有趣的科学知识肢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在它面前,师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意识荡然无存(有人说,扼杀思想的人,是最凶恶的谋杀犯)。

名曰“教辅”,实为“教负”,是教育之重负,使教育的结果变成了“负”!   长期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两亿中小学生成了书商们虎视眈眈的猎物。

他们以辅助教育的高尚理由制造的重复低劣的练习册,大多成为垃圾,成为面目狰狞的图书怪物。

它在为书商们创造了巨额利润的同时也成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和学生的学习负担;它一方面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一方面又因粗制滥造而大量积压,浪费着国家资源。

甚至,为推销教辅,书商们常常以高额回扣为诱饵,向学校有关人员行贿。

教辅,又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污染校园的毒素。

事实证明,大量的教辅图书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背道而驰,要减负,请先减教辅吧!   吕一涛(山东)。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