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在线 [对外新闻报道中汉语新词的翻译]

随着我国对外宣传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国外媒体对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密切关注,无论是我国翻译界还是国外媒体,汉语新词英译问题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一、汉语新词的分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飞速发展,语言的变化也在日益加快。

汉语新词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而且涉及的范围广泛。

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到处可见这些新词语的踪迹。

近些年出现的一些典型汉语新词有以下几个类别:   政治。

廉政建设(clean government building)、权钱交易(trade power frommoney)、村民自治(villagers’ autonomy)、小康社会(a well—off society)、和谐社会(harmonious society)、八荣八耻(the“eight honor and eight shame”outlook)等。

经济。

竞争上岗(compete for a post)、小金库(a private coffer)、扶贫(poverty a1leviation)、转轨(transfer to a different track)、下海(go into business)、假日经济(holiday economy)、(the project of developing rural retail network)、朝阳产业(sunrise industry)、三农工作(work related to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farmers)、形象工程(vanity project)等。

科技。

火炬计划(Torch Program)、中国硅谷(China’s“Si1icon Valley”)、神舟飞船(“Shenzhou”Spaceship)。

文化体育娱乐。

韩流(South Korean fad)、超女(super girl)、八卦(Eight Diagrams;bagua)、恶搞(spoof)、绿色奥运(the Green Olympics)。

社会现象。

啃老族(young people relying on their parents)、负翁(young people with a big loan from a bank)、月光族(young people who spend out all their monthly income)、素质教育(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system)、弱势群体(disadvantaged group’s)。

二、汉语新词英译现状      已有的研究成就。

汉语新词翻译的专题研究方面,成果卓著的有杨全红的《汉英词语翻译探微》。

该书作者从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汉英词汇对译的素材,是其经验、心得和多年探索的结晶。

还有张健的《报刊新词英译纵横》一书,是专门探讨当代中国报刊中新词新语新义英译问题的著作。

全书针对新词新语或旧词新义以及外来新词语,以翻译理论与实务为基础,从新闻传播的效果和跨文化语言学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其英译的特点、标准、技巧以及易犯的错误等。

这些国内学界及出版界所取得的成就,为促进汉英新词的研究工作及提高汉英时事翻译水平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还有一些学术刊物如《中国翻译》开辟了《汉英时事政经词语选登》专栏。

其中收录了相当数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时事新词如:和谐社会(harmonious society)、八荣八耻(eight honor and eight shame)等这类政经新词的对应英译;《辞书研究》也开辟有《新词新义集萃》专栏,专门收集时尚社会热点新词,并注出其对应英译汉语释义,并举例加以进一步的说明其用法和语境。

中国日报》网站也专门开辟有《新词新译》专栏,专门就热点新词提供相应的英译,并且结集出版了《最新汉英特色词汇》一书。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翻译界在汉英新词翻译的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国汉英新词翻译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翻译实践都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方面,中国特色新词反映了我国特有的事物和现象,蕴涵中国民族特色,其翻译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相对应的英译几乎没有任何先例可供借鉴,这就需要译者的独创。

同时由于外宣的需要,新词翻译的时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由于译文的目标受众多为国外的母语为非汉语的读者,因此信息的反馈比较滞后,难以针对读者的接受度,对问题译词进行改译或者打磨润色,错译、误译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由于汉英翻译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对外宣传我国政府实施的国内政策和措施,以及针对相关国际问题,向国际社会阐明我国政府的立场、态度等。

因此,这类政治性文献中常会涉及时政性的国家大政方针、基本政策的一些新词翻译

这类题材的翻译要求非常严格,需要特别注意词语的政治色彩与政治立场,避免犯政治性的错误。

因此我们应向从事政治性时事文献翻译的工作人员敲响警钟,不能盲目照搬西方媒体的用词说法,而要从我国的政治立场出发,审慎地推敲出一个符合我国政府政治立场的确切的表达,也就是说,“翻译也要讲政治”。

三、汉语新词翻译策略      汉语新词翻译我国外宣工作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因此翻译工作者要遵守“外宣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我国信息发展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根据上述总的原则,我们可以看出其目的还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向世界传达中国积极的崭新的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最新国情,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起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因此具体到汉英新词翻译原则,则是既要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又要尽量保存汉语新词中国特色,保留原有的文化内涵。

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对汉语新词汉英翻译处理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翻译的策略。

音译(Transliteration)。

即直接采用汉语拼音来书写的形式。

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译名“Friendlies”自公布以来就饱受争议,现已正式更改,新的英文译名Fuwa正式启用。

与先前的译名相比,直接的音译更能向世界传达中国奥运吉祥物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含。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直译,即翻译时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保留原文的形式,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翻译

汉语中有些特色新词可以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也能取得对等的效果。

如: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正式出现于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

现在已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词。

该词直译为harmonious society已经成为一个定译。

又如,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八荣八耻”这一典型中国特色新词新语的翻译问题。

这一新的政治术语指明了新时期我国人民应该坚持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

因此翻译时应该严谨准确同时又要简练生动。

自“八荣八耻”提出后,我国的对外宣传机构相继推出了不同的英译本:新华社对外部率先提出其英译本,由中国翻译协会对外传播翻译委员会中译英小组经过讨论,《中国翻译》2006年第3期刊登了讨论后的译文。

随后的第五期又有专家对“八荣八耻”的翻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在“初稿”的基础上提供了自己的译文。

应该说这一版本目前是最佳的译本。

(1)Honor to those who love the motherland(以热爱祖国为荣),   Shame on those who harm the motherland(以危害祖国为耻).   (2)Honor to those who serve the people(以服务人民为荣),   Shame on those who betray the people(以背离人民为耻).   (3)Honor to those who believe in science(以崇尚科学为荣),   Shame on those who choose to remain ignorant(以愚昧无知为耻).   (4)Honor to those who are hard—working(以辛勤劳动为荣),   Shame on those who are lazy and avoid work(以好逸恶劳为耻).   (5)Honor to those who uphold unity and help one another(以团结互助为荣),   Shame on those who seek personal gain at others’expense(以损人利己为耻).   (6)Honor to those who are honest and trustworthy(以诚实守信为荣),   Shame on those who trade principle for profit(以见利忘义为耻).   (7)Honor to those who are disciplined and law—abiding(以遵纪守法为荣),   Shame on those who are undisciplined and break the 1aw(以违法乱纪为耻).   (8)Honor to those who practice plain 1iving and defy adversity(以艰苦奋斗为荣),   Shame on those who indulge in extravagance and 1easure—seeking(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耻”中“荣”与“耻”的相对应的词分别是“honor”和“shame”或者“virtue”和“disgrace”。

因此“八荣八耻直译为“the ‘eight honor and eight shame’outlook”。

译文简洁晓畅,通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向目的语读者清楚地阐明了这一政治术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尽管作者认为有的地方如翻译“见利忘义”这一“古老而有语义深湛的成语”时,“利”用英文较难表达,英语中还是有gain一词与之对应,但为了避免重复,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profit。

另外,在句式的选择上,即用“honor to”和“shame on”还是“it is honorable to……”和“it is shameful to……”还存在有待商榷的问题,前者音韵上悦耳,但语气上含有要求于人的感觉。

后者更忠实于原文但句式没有前者简洁。

可见翻译中译者面临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困境。

这类将会长期使用的特色政治术语,国内翻译界正在努力给出一个比较准确的定名的译法。

意译(Free translation)。

汉语新词往往形象生动,富有民族特色,反映中国现实社会的新事物、新概念,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往往会产生词汇的空缺。

即本民族中的该词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在另一民族的文化中缺乏“对等语”或“对应语”。

那么就不能拘泥于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应该采取意译的方式,在准确理解的前提下,用译入语读者能接受的方式意译出来。

如“形象工程”,指某些政府部门为了装门面,只做表面文章,不干实事。

花大量资金用于建设华而不实的工程,因此意译为“vanity projects”。

英语中的“vanity”一词就有“虚荣,浮夸”的意思,正符合形象工程的内在含义,比直译为“image project”更能向读者传达该词深层的语义内涵。

豆腐渣工程则意译为“jerry—built project”,字面直译的beancurdproject似也可接受。

灰色收入意译为income from moonlighting比grey income好。

译释并举(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explanation)。

汉语新词诞生于中国特定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等独特的环境里,具有鲜明的民族或者地方特色

因此这些词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

有些词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会让人不知所云。

那么只有在按照字面直译的同时后面附加解释性的说明,这是一种折衷翻译方法,弥补了单纯一种翻译方法的不足。

如《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5月15日08版)的一篇报道:长乐还是中国草根工业的发祥地,正是草根工业的萌芽与发展,为长乐带来了工业文明的曙光,使长乐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始步入工业文明时代。

文中的“草根工业”是具有中国地方色彩(local color)的一个民族特色新词

英译为grass root industry(refers to village and township enterprises which take root among farmers and grow like wild grass)。

如果单纯地翻译为grass root industry,恐怕只会让人一头雾水,那么只有在后面附加上解释性的文字来说明何谓“草根工业”,即中国的乡镇以及小城镇企业,这样才会使词的语义内涵完整地传递给译入语读者。

随着我国翻译界对汉英特色新词翻译研究的日益重视,在国内一批专家、学者的带动和努力下,中国特色词的翻译研究已经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果。

但是,从中国特色新词英译现状来看,整体的英译质量尚不高,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尤其对于中国特色新词的收集、归纳、归类、分析、整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再者,随着我国对外宣传的力度不断加大,中国需要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加积极的、崭新的形象。

汉语新词英译中国的对外宣传和传播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做好汉语新词翻译,以点带面,促进我国汉译英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外宣传效果的加强,无疑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副译审)   编校:施 宇。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