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棍僧救】 十三棍僧救唐王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

隋炀帝杨广穷兵黩武,横征暴敛,闹得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起义。

隋朝的太原留守李渊,也在儿子李世民等人的支持下于公元617年起兵反隋,并得到突厥的援助。

次年5月,李渊称帝,国号“大唐”,年号“武德”。

李世民被封为“秦王”。

李渊先占据关中大部,然后准备东下逐鹿中原。

隋朝的东都洛阳,公元619年王世充废掉了自立为帝的隋越王杨侗,自立为“大郑皇帝”,建元“开明”。

少林寺地处王世充的势力范围。

王世充柏谷屯改为擐州,令他的侄子王仁则驻守在那里。

柏谷屯在少林寺西北约25公里处,是隋朝开皇年间隋文帝杨坚赐给少林寺的。

王仁则占据了柏谷屯,少林寺的僧众也就断绝了斋粮的来源,生活越来越困难。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3月,唐军大举包围洛阳,在轩辕关下,李世民王世充的部队展开了激战。

轩辕关位于太室山和少室山的阙口处,是洛阳通往东南许昌、南阳方向的咽喉要道。

王仁则驻守的擐州城(即柏谷屯)地形险要,是扼守十八盘的战略要地,易守难攻。

李世民夺下十八盘后,又开始攻打擐州城,却久攻不下。

这时,少林寺寺主志操目光远大,他审时度势,认为李渊深得民心,必将一统天下,而王世充王仁则之流残暴如虎狼成不了大事。

于是,他便与众僧商议,要协助秦王李世民夺取擐州城。

众僧一拍即合,他们早就不满意王仁则欺压百姓的恶行。

经过谋划,一群少林僧人潜入城内,买通了守城的军官赵孝宰;另一群少林僧人则埋伏在城外,待机而动。

4月27日这一天,少林僧人里应外合杀入擐州城,武艺高强的昙宗等人擒住了王仁则,赵孝宰等人打开城门,唐军少林僧人一拥而人,夺取了擐州城。

三天后,秦王李世民派上柱国李安远亲至少林寺慰问,并接见了立功的十三位僧人

十三位僧人是上座善护,寺主志操,都维那惠场,大将军僧昙宗、普惠、明嵩、灵宪、普胜、智守、道广、智兴、僧满、僧丰。

李安远还带来并宣读了李世民的亲笔信。

李世民手书原件,后来由唐玄宗交一行禅师转送少林寺,不久即刻于石碑之上立于少林寺内,至今尚存。

这年的五月,秦王李世民俘虏了窦建德,王世充出城投降,唐军占领了洛阳。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