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所致意识障碍48例分析

摘 要:探讨急性脑血管出现意识障碍几率及其与病情判断、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130例(重点为出现意识障碍的48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出血出现意识障碍者最多,为89.3%,而且出现较早,多于6 h以内出现,而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意识障碍时轻时重,脑血栓形成多于发病1 d后出现意识障碍且较轻。48例意识障碍中,昏迷25例,死亡15例(31.2%)。结论:意识障碍出现早而程度重者死亡率增加,故意识障碍除可作为病情判断外,也是估计预后的主要依据。 毕业论文。

关键词:脑血管病;意识障碍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出血性两大类,常见脑出血、珠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脑梗死,主要发生于老年人,以肢体运动感觉障碍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是脑功能障碍的主要病因。现收集2005年3月~2008年5月收治住院的130例脑血管意外病例,重点分析出现意识障碍的48例病例。现依据意识障碍出现的观察结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5年3月~2007年5月本院收治的130例急性脑血管病例,男78例,女52例;平均年龄65岁(45~84岁)。其中重点分析出现意识障碍48例。  1.2 诊断标准:均通过头颅CT扫描,证实为脑出血、珠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和脑梗死病例,其他高血压脑病及短暂脑缺血发作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及通过血压测定和脑血流图证实。其中48例在发病送入院前及入院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1.3 发病情况:130例确诊的急性脑血管病中发生意识障碍者48例,总发生率为36.9%,其中脑出血89.3%(25/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0%(3/5例),脑栓塞50%(2/4例),脑血栓形成23.5%(16/68例),其他8%(2/25)。男78例,女52例,男女之比为1.5:1。发病者年龄45~84岁,平均65岁。脑出血出现意识障碍不仅比例最大(89.3%),而且意识障碍出现早,发病后6 h出现者22例,占脑出血意识障碍的88%,程度重,昏迷16例,占脑出血意识障碍的64%;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意识障碍稍晚,但大多于病后24 h出现,有时轻时重现象。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意识障碍出现较晚,多于病后24~72 h发生,期间发生约占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意识障碍的90%以上,程度较出血性脑血管意外轻,昏迷8例,占缺血性脑血管意外的8.2%,占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意识障碍的40%。 论文代写   1.4 治疗预后:根据不同病症采取控制血压、甘露醇降颅压、支持治疗为主,明确诊断的缺血性脑病早期使用胞二磷胆碱及脑活素治疗出血性脑病急性期止血剂治疗,6 d后开始予以胞二磷胆碱及脑活素治疗,并辅以中医针灸理疗。由于本院条件限制,均未进行溶栓治疗及手术治疗。少数转院治疗的未包含在本组病例中分析。本组病例中,出血性脑血管意外出现意识障碍28例,昏迷17例,死亡10例,死亡者占出血性脑血管意外出现意识障碍病例的35.7%;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出现意识障碍20例,昏迷8例,死亡5例,死亡者占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出现意识障碍病例的25%。  2 结果  脑出血出现意识障碍者最多,为89.3%,而且出现较早,多于6 h以内出现,而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意识障碍时轻时重,脑血栓形成多于发病1 d后出现意识障碍且较轻。48例意识障碍中,昏迷25例,死亡15例(31.2%)。  3 讨论  急性脑血管意外系常见疾病,病情凶险,危害性大,是当前主要的脑功能障碍病因。发生脑血管意外时,由于病灶破坏大脑正常的上行网状激活系统,阻断或降低了神经中枢的传导,从而导致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是大脑功能障碍的最本质特征。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意外,都可出现局灶性或弥漫性脑细胞水肿,使颅内压升高,进而导致脑组织移位,脑疝形成,当作为生命中枢的脑干受压时,严重危及生命,若不及时妥善处理,就会导致死亡[1]。而根据意识障碍发生演变过程,可判断出相应的病因、病变部位和范围,及时采取对策,早期治疗;并能判断预后,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合理引导家属的期望值,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对指导临床工作意义重大。   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生意识障碍,提示病情重,预后差。而意识障碍发生的时间与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发生时间越早、程度越重、演变越快,提示预后越差,出现昏迷者,预后极差,死亡率可达30%左右。因此,要加强健康宣教,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争取早发现早就医,及早医治可有效降低严重意识障碍的发生率,从而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自理能力。  急性脑血管意外治疗手段分为基本治疗与特殊治疗,控制血压与降颅压为基本的治疗措施,条件允许可根据病情与患者及其家庭状况采取特殊治疗,对于脑栓塞可早期进行溶栓治疗,而对于脑出血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相比单纯的内科一般治疗,可明显提高生存率。参考文献:[1] 杨彦芬.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168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6(6):518. 毕业论文。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