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高校基建管理模式的思考

摘 要:本文从高校基建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思考高校基建管理模式的改革措施,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改善 高校 基建管理 模式      步入高校校园,基础建设比比皆是;穿行于城市之间,“大学城”等字眼冲击力十足。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的这十几年,也是各高校卯足劲搞基础建设,扩大招生规模的过程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涉及项目众多,凡是涉及到学生在校生活、学习和活动的问题,都需要由基础设施建设来解决。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动辄几百上千万,耗资巨大,对高校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历来受到高校上下及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然而,由于基建工作专业技术性强,涉及项目纷繁复杂,与外界联系密切,面临环境不断变化,所以管理起来难度很大,对管理人员要求也相对较高。从目前来看,高校基建管理工作虽受到重视,但与高校发展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管理模式需要改革和创新。   1.高校基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校基建管理工作高校运行过程中处于“以教学为中心”的辅助工作地位,所以管理上、人员配置上经常不受到重视,导致一些问题频繁出现,对工作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1.1基建管理人员不胜任岗位工作   在很多高校基建管理属于后勤管理工作范畴,即使是设立办公室由分管院领导直接负责,也通常被认为是程序性工作,或者简单认为其工作内容是处理文秘事务或者是外联。由于对基建管理岗位职责缺乏深入分析和研究,在人员配置的时候多是消化单位内部剩余人员或者是解决需照顾对象的上岗问题,这就导致了基建管理人员缺乏工作所需知识,不具备履职能力。   1.2基建不规范管理行为屡禁不止   在高校扩建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不足、办学经费紧张、高负债经营的情况。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周密安排而造成的重复建设、重置重建等基建浪费更是给高校造成沉重的损失。更为恶劣的是,高校基建腐败现象屡见不止,甚至有严重之势,被社会称为“腐败重灾区“,给高校发展和声誉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2.改革高校基建管理模式   随着高校自主经营权的不断扩大,高校基建管理规范化已经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对于高校基建管理存在的人员管理违规问题深入思考,解决的突破口在于管理模式的改革和管理思路的转变。   2.1 加强高校基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在高校基建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基建管理的执行者,是与工作方进行工作对接和业务处理的实际操作者。加强高校基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锻造一支过硬高校基建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有端正的政治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而且需要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要有专业的工程管理知识,这不仅需要政治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也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磨练和积累经验。

2.2 充分利用社会专业人才开展“双管理”   在高校基建过程中,根据工作要求不同,长期聘请社会上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如监理、工程造价师、审计师等,与基建管理人员同时进行关键环节的“双监双审”,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基建管理人员对整个项目进行全程监理、跟踪和控制,同时特聘监理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理、审计师对项目各阶段进行审计,造价师对项目施工过程成本进行实时跟踪,控制预算,以期达到减少弊端,保证项目质量、控制项目开支、提高投资效益的目标。   2.3 加大纪检审计和群众监督力度   在治理高校基建腐败和违规操作问题上,加强基建管理人员教育和自身素质是基础,同时完善基建管理制度建设,减少操作层面漏洞,加大纪检审计力量在基建工作上监察的力量,对心存侥幸的人员起到一种提前的威慑作用。在基建工程管理过程中,加强工作的信息公开和操作的透明程度,重视群众的监督作用,对群众举报的违规事项认真查处,也能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