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战略与广西经济发展关系探究

摘 要:党的第三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推进开放边界的步伐,允许专门的方法和政策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的主要港口、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等十八个方面。

建立金融机构的发展,加快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一个全新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广西作为我国西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应该适时地把握和实施国家新兴的“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经济发展战略,将广西地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变成为市场优势、竞争优势,加强资金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的宏观引导和调控,推动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与东盟各国的经济交流。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互联互通战略广西经济发展;“一带一路”;东盟经济   一、互联互通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概况   “一带一路“倡导开放海域的渠道策略,通过对工程实体的实现,促进区域形成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场,促进广泛的互操作性,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共同形成有利于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新的规则信息和资本运动从根本上说,缩小经济发展差距,纠正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了“新思维国际经济合作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2个合作多样性的一种新范式的确立。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中国将成为全球互联网络节点和一个重要的源动力。

在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方面,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着坚实的资源基础和独特区位优势广西是实现互联互通战略的重中之重,应充分利用东盟与中国间已建立的合作机制,发挥双方的陆海两栖优势和地缘便利条件。

二、广西“两区一带发展现状及区位优势分析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实施特别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广西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质量”的飞跃。

但由于不同的影响,如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在不同地区的地形分布和发展和建设水平不同,产业布局和技术条件,经济发展政策差异等因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

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反映在“两区一带”区域。

首先,广西两区一带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差异。

地区GDP值可以作为衡量地区经济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

如上表所示,2015年前三季度广西“两区一带”GDP总值和财政收入体现出这三大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即北部湾经济区的GDP实际增长率发展迅猛,而桂西资源富集区则相对落后;财政收入也在三大经济区拉开较大距离。

从此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广西三大区域间存在着很明显的经济发展差异。

其次,从2014年到2015年上半年广西“两区一带”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数据上可以看出:北部湾经济区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大,都在40%以上,2015年上半年更是达到45.7%,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至2015年上半年分别为36.7和37.7,说明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水平比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要高。

而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该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高低。

西江经济带,桂西资源富集区的第三产业仍与北部湾经济区存在差距。

2015年前三季度广西“两区一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再次,三大区域人民生活水平差异。

一个地区的人们生活水平高低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该地区的社会消费品总额反映出来。

从2015年前三季度广西“两区一带”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比表可以得知:西江经济带和北部湾经济区的消费水平总体上比较靠前,而桂西资源富集区则有较大差距,由此可以看出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经济发展要快于桂西资源富集区,更是体现出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的“双核”地位。

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三大经济区域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比较大。

广西在区位上,处于沿海、沿边、沿江地带,是我国大陆东中西三个地带的重要交汇点,也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通往东盟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

广西凭借着得天独厚地理优势,成为与东盟各国人文交流、民间交往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今天,广西正加快“广西东盟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行动计划”的实施,香港作为广西东盟北部湾、南亚等国家的海上交流和物流合作的核心地位越来越突出。

在2013年,北部湾港口的200多个港口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航海;195生产性泊位,包括53万吨级泊位,超过5万吨级泊位37个,最大靠泊能力20万吨的水平,港口通过能力1.76万吨。

货物吞吐量1亿8700万吨(以上指定规模),排在全国规模以上的沿海港口第十五4。

从以上数据分析得出,广西在共建“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战略构想有着良好的区位条件,而且这些战略构想的实施将极大地凸显广西的枢纽地位,从而使广西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战略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此外,在国家政策方面,广西属于西部大开发政策、沿海开放政策、少数民族政策的所属区域,是目前确定的国家重点开发地区,同时,由于广西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核心枢纽的重要位置。

另外,广西还是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且处于珠江—西江经济带范围之内,这些因素将使广西发展过程中享有很多国家优惠发展政策,并且为广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战略构想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也必须清醒的看到,新形势下促进广西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有机遇、有优势,也有诸多不利的因素和困难。

当前由于受到各种不稳定的因素和社会矛盾的影响,经济发展形势更趋复杂。

2013年,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近年来少有的压力和困难。

截至去年上半年,广西GDP增长连续6个季度下滑;部分重点行业产能利用率偏低,锰、铝、化工等行业开工率一度降至60%以下,食糖、线材、电解铝、氧化铝等重点工业产品价格下跌,有的产品价格跌幅超过20% 5。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广西区位,资源,政策优势,合理规划广西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广西实现“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战略构想的重中之重。

三、广西推进“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战略构想的措施和建议   据介绍,2014年广西交通建设完成投资687亿元,其中公路595亿元、水运92亿元。

其中,新武宣、靖西、德保、那坡县公路4条,县高速公路率达到73%。

钦州港永新散货码头工程的手在完成,新增吞吐能力3802万吨,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老口航运枢纽1000吨级船闸,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3000吨级船闸建成并投入使用;南宁市凤岭综合客运枢纽站和一个项目的筹备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2015,广西将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布局,计划建设梧州至贵港、平果的游客,灌阳至马山、马山至凤凰、柳州至武宣高速公路5、与东盟互联互通的航线的增加,公路建设的力度,为“一带一路“6。

然而,即使近年来广西东盟合作和交流不断紧密,经济快速发展,但在在资金,交通基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规划衔接有待加强,资金问题需要解决。

互联互通的主要瓶颈在于资金,以及地区国家之间的标准、文化和发展水平差异。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中国已与东盟各国建立了有效的国际融资相结合的有效模式,从官方,企业等方面给予资源和贷款政策援助。

另外,广西在加强外部硬件实施构建的基础上也应相应的加强衔接规划机制的革新,通过科学有效的制度标准增强软件方面的衔接,均衡推进与东盟各国的合作共赢。

此外还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建立新的融资机制,以支持广西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为宗旨的投融资平台,确保互联互通合作项目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其次,进一步加强广西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网络的合理规划。

在推进”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战略构想过程中,应有效发挥广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从海陆空三方面加强与东盟各国的交通通道建设,以更好地优化交通网络发展,提升综合运输大通道和交通枢纽的运载能力,整合和提升边境地区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效率,加快东盟各国与广西互联互通战略思路的贯彻和落实,缩短彼此间的空间距离,加强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

再次,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实施三大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战略

要实现“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战略的顺利实施,就需要缩小区域间经济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

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有效的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利用突出的地域优势,明确发展定位,优化产业布局,把广西全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考虑,坚持统筹发展战略,实现三大区域产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东盟各国的的经济交流日益紧密,但也应看到在此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和不同企业加入到世界经济市场中来,增加了广西地区经济发展和资源的竞争因素。

因此,面对东盟国家的竞争,广西政府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和规划作用,加大资金投入,促进自身城市建设,从而提升广西整体竞争力。

最后,建立和完善跨国产业链。

供应链管理是世界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是中国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原有的劳动力成本等优势的逐步减弱,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转向东南亚国家,对我国产业链的优化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广西在“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战略建设中,应加强开拓边境和境外经贸合作区,加强与周边各国的协作和交流,不断地将广西突出的产业链优势向外扩展,建立和完善国际市场产业链,提升广西地区的资源发展潜能,扩大“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广西作为我国西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应该适时地把握和实施国家新兴的“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经济发展战略,将广西地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变成为市场优势、竞争优势,加强资金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的宏观引导和调控,推动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与东盟各国的经济交流。

参考文献:   [1]张思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现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   [2]张林.广西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   [3]李兰澜.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比较与趋势浅析[J].市场论坛,2011,10.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