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木瓜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宣木瓜宣城市宣州区大力推广的经济林树种,但大面积宣木瓜纯林的形成,给相关病害,特别是诱病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锈病发病症状、病原、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进行了阐述,结合宣木瓜锈病发生规律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宣木瓜;锈病;发生;防治      宣木瓜,又名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Nalai),为蔷薇科木瓜属落叶阔叶灌木。

木瓜产于安徽宣城,主产宣州区,宁国县、广德县、泾县也有分布。

宣州区以新田镇栽培面积大、产量高。

木瓜与甘枸杞、川杜仲、藏红花并称为我国四大名产中药材。

据现代科学论证,宣木瓜果实含有皂苷、过氧化氢酶、苹果酸、VC、黄酮类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果实可入药,具有舒筋活络、平肝和胃、祛风去湿、强筋健骨、活血通络等功用;富含人体所需的19种氨基酸和酶类物质,能修复染色体的损失,具有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木瓜果芳香,可食用,可酿酒,也可做蜜饯。

近年来,宣城市开发出宣木瓜酒、饮料及美容护肤产品,使宣木瓜种植效益倍增。

木瓜寿命长,适应性广,抗灾力强,一年种植,多年受益,宣木瓜营造的药用经济林,栽培技术简单,经济效益显著,据宣城市宣州区新四镇表村调查表明,正常结果的果园可创收6万元/hm2左右,因此,宣木瓜成为宣州区大力推广的主要经济林树种,宣州区林业用地面积约9.20万hm2,其中宣木瓜面积733.33hm2。

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宣州区重点推广“三竹三果”,即毛竹、红壳竹、早园竹、枣树、宣木瓜、早熟梨,到目前为此,已栽植退耕还林宣木瓜566.67hm2。

然而大面积宣木瓜纯林的形成,也给相关病虫害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有利条件。

危害宣木瓜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叶枯病、诱病、轮纹病、炭疽病,其中锈病是宣木瓜的主要病虫害之一,一般危害木瓜叶片、叶柄、嫩枝及幼果[1—2]。

1发病症状   叶片发病,在未展开的嫩叶正面长出鲜黄色的小点,小点溢出黏液状物,随病叶展开,病斑扩大,在叶表病斑凹陷、叶背病斑隆起,并在其上产生一个个管状毛状物(即病菌锈子器,破裂后散出铁锈色粉末,为锈孢子)。

1张叶片只要有1~2个病斑,叶片就会枯死脱落。

受害严重的宣木瓜树,整株凋萎,叶片大量脱落,树势衰落甚至枯死。

叶柄、嫩梢、幼果染病病症与叶片发病症状相似,病果畸形,病部开裂,易脱落。

2病原   宣木瓜锈病病原为梨胶孢(Gymnosporangium a siaticum Miyabe ex yamada),与梨树锈病为同一病原,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该菌无夏孢子阶段,冬孢子双细胞,有生长柄。

孢子器生在叶片表皮下,扁球形,性孢子椭圆形或纺锤性,大小(5.0~12.0)μm×(2.5~3.5)μm锈孢子器生在叶背面,呈毛状物,数根成丛,锈孢子近圆形,单细胞,黄色或浅褐色,大小(19~24)μm×(18~20)μm。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在桧柏上越冬,翌年3—4月产生米粒大小红褐色冬孢子堆,遇雨后膨胀而形成一团褐色胶状物体,上面的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借风进行传播,对宣木瓜产生侵染。

木瓜病斑上产生的锈孢子器,其锈孢子随风重新飘落到桧柏上,侵入后在桧柏上越冬。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