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

【摘要】 目的 了解糖化血红蛋白 (HbAlc)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及时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方法 选择60例糖尿病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与30例正常人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进行测定,并做联合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的HbAlc为(5.65±0.43)%,FBG为(4.87±0.63)mmol/L;糖尿病组的HbAlc为(9.82±2.41)%,FBG为(9.31±4.86) mmol/L;糖尿病伴有并发症的HbAlc为(11.08±2.16)%,FBG为(10.31+5.86) mmol/L;糖尿病并发症的HbAlc为(7.64±0.41)%,FBG为(7.78±1.67) mmol/L,糖尿病患者的HbAlc与FBG呈显著正相关(P<0.01)。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P<0.01),提示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HbAlc有关,并且发现糖尿病患者病程的长短以及急、慢性并发症之间的HbAlc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对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极为重要。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作用低下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发病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在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为2%~3%,并以千分之一的速度增长[1]。目前临床已广泛开展检测患者血糖工作。但血糖测定只代表即刻的血糖水平,提示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并不能作为评价疾病控制程度的指标。在糖尿病所致肾病、视网膜、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诸多因素中,血糖控制不良是最主要因素。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血糖控制好坏的重要指标,它所反映的是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以百分率表示,指的是和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例。非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为4%~6%,许多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至8%以下,糖尿病并发症将大大降低,如果糖化血红蛋白>9%,说明患者持续性高血糖,会发生糖尿病肾病、视网膜、动脉硬化等病变,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2]。所以,有关专家建议,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已达标准,并且血糖控制较为平稳,每年至少应该接受2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那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或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患者,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每3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为了解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有效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对60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血糖(FBG)进行了测定,以评估他们之间及其并发症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正常对照组:均为排除了糖尿病和糖耐量减退的正常人,共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21~84岁,平均49.1岁。糖尿病组:符合WHO糖尿病诊断的60例患者,男30例,女30例;Ⅰ型4例,Ⅱ型56例;年龄32~87岁,平均59.18岁;病程3个月~10年;合并肾脏、神经、视网膜病变、心脑血管病、酮症酸中毒等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者38例,占63%。

1.2 标本采集 糖尿病组60例及对照组30例,均抽取晨间空腹血5 ml,2 ml加入EDTA—K2抗凝管,用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3 ml加入试管,尽快离心分离血清,用于空腹血糖(FBG)测定

1.3 仪器与方法 HbAlc:金标法,仪器为挪威NycoCard Pharma 公司生产的NycoCard Redaer Ⅱ多功能全定量特种蛋白金标检测仪,检测方法为挪威NycoCard Pharma公司的配套试剂,按说明书操作,正常参考范围为说明书设定4.5%~6.3%。FBG测定: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为上海申索试剂公司生产的胶乳凝集法试剂盒,正常参考值4~6.4 mmol/L。

1.4 统计学方法 试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尿病患者正常人比较 60例糖尿病患者的HbAlc、FBG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各组中的HbAlc和FBG均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1 糖尿病患者HbAlc、FBG测定结果注: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HbAlc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 糖尿病伴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者38例,他们的HbAlc、FBG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二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伴有慢性并发症(主要为肾病、视网膜、神经等病变)者25例,急性并发症(主要为酮症酸中毒及各种感染等)者13例,比较两组的HbAlc、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糖尿病并发症与HbAlc、FBG关系 注: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比较,P0.01;慢性并发症组与急性并发症组比较,P0.05。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