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三脚架云台之选:三脚架云台

脚架云台恐怕是最重要的摄影附件了,在进行长时间曝光、多重曝光、微距摄影及需要精确构图时都需要用到三脚架云台

按体积、重量不同,三脚架可分为小型、中型、重型三类。

通常来说,使用消费类数码相机、小型旁轴相机或轻便相机,选择一只小型三脚架就可以了,而重型三脚架通常供大型相机使用。

大多数摄影发烧友接触最多的还是与135单反相机及120相机匹配的中型三脚架

这类三脚架云台产品较为丰富,在设计及性能上也有些不同特点,摄影爱好者在选择时常常犹豫不决。

这里我们将对三脚架的性能差异进行简要介绍以便大家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下一期我们再来讲讲云台

脚架从构件上主要分为两大部分:脚架管和中轴

先说说脚架管。

脚架管的材料上讲主要分为碳纤维、铝合金两种,在满足相同承载力的前提下,前者重量大约比后者低30%,而且吸收振动能力强,受气温变化影响小,但抗横向剪切力的能力不及后者,而且价格要贵出不少。

脚架管的伸缩锁紧装置上讲,主要有以捷信为代表的缓冲环形锁钮和以曼富图为代表的易按式杠杆锁和旋转环锁。

缓冲环形锁钮使用时宁静流畅,脚架管伸缩时带有气垫阻尼,但需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细沙进入脚架管,否则会将环形锁钮磨损导致卡死;易按式杠杆锁收放快捷,但由于有机械磨损,耐用性稍差,而且不留意时容易夹到手;旋转环锁就是利用螺丝锁紧的装置,使用时便捷性稍差。

脚架管的节数也是选择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的三脚架多为三节或四节。

三节的稳定性更高,收放更快捷。

四节的折合后长度较短、便于携带。

脚架管的调节角度分为固定式和自由调节两种方式。

固定式通常有一到四种调整角度,24°是较为常用的角度。

其中又分为以捷信为代表的外拔式调节及复位机构和以曼富图为代表的弹簧卡扣调节机构。

前者受力直接,构件简单,可靠性高。

自由调节的方式灵活度更高,每一只脚都可以做0°—90°独立调校,例如捷信的探索者系列,但是同时也带来一些不便,例如很难找到水平位置,这将造成三脚架各脚受力不均衡。

说完脚架主要的受力构件脚架管,再说说可以拓展脚架功能的中轴

中轴的锁紧机构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捷信为代表的环形颈圈锁,通过旋转箍紧中轴;另一种是以曼富图为代表的旋转环锁,通过旋转螺丝将中轴顶紧,前者在使用中较后者更为便捷。

脚架还有一些细节设计也值得关注。

例如有些脚架中轴下端配置有挂钩,有些脚架的下端配置有石头袋,其作用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在大风的环境中便于悬挂重物以增强脚架的稳定性。

还有一些脚架在最上一节脚架管设计了发泡橡胶管套,既可以防止脚架日常的磕碰,又可以在寒冷环境中操作时不至于冻手。

例如金钟的碳素先锋系列、百诺的各系列新款脚架、曼富图的190NAT2和055NAT2。

还有些脚架配置了水平仪和指南针,例如百诺的各系列新款脚架

中轴的提升方式也有两种,一种是快速中轴,放松锁紧装置后直接提升就可;另一种是绞齿中轴,要依靠旋转扳手提升。

前者快捷,但不便于精确调节,后者反之。

另外,好一些的快速中轴会有防旋转的设计,例如捷信百诺的快速中轴都带有凹槽,而曼富图新设计的中轴有三面式设计。

在实际使用中,中轴通常是不升起的,这样重心低,稳定性高,但在一些情况下中轴还有特别的功能。

有些脚架中轴可以倒置,这样可以达到更低的拍摄高度例如捷信百诺和曼富图的大多数脚架都有这个功能。

还有部分脚架中轴可以横置,例如曼富图190PRO,有的甚至可以任意旋转例如捷信的探索者系列,这在微距摄影中非常有用,但这同时也是以牺牲稳定性为代价的。

还有部分型号的脚架中轴下端带有低角度转接器,例如曼富图的大部分型号,而其他厂家的脚架多要另外再购置短中轴才能达到更低的拍摄高度

大多数脚架的脚钉都是橡胶材质,但部分脚架配备了橡胶套和不锈钢脚钉,以便适应不同的支撑环境,例如捷信的铝合金脚架

有的脚架脚架管上有刻度,便于将脚架调整到水平,例如金钟的碳素脚架

脚架的颜色主要有:黑色、银白色、墨绿色。

通常来说选用深色较好,因为浅色脚架的反光在微距摄影时可能会对布光造成影响。

选择脚架时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该系列的产品可选附件是否丰富。

例如是否可以适应特殊的相机、镜头,特殊的使用环境。

例如一些脚架可以支持双机平台,这为两台相机同时拍摄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还有像三脚架背包、背带也值得考虑。

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脚架的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主要包括脚架的重量、最大负重、折合后长度、最短高度、最长高度、最长高度中轴伸展高度

最大负重要根据自身的器材重量选择,但一定不要用足,记得还要加上相机手柄、电池、闪光灯以及云台的重量。

重量和折合后长度主要与便携性有关,这要摄影爱好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最短高度微距摄影影响较大,要根据你经常采用的视角选择。

最长高度是拍摄者最常用到的高度,是否合适要根据拍摄者的身高决定,如果是眼平取景的话,微微欠身眼睛能够到取景器就可以了,当然这也和你选择的云台相机高度有关,而腰平取景通常要收起脚架的最下一节。

最长高度中轴伸展高度虽然用得不多,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拍出不同于常人视角的照片。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配置一重一轻两支脚架也未尝不可,一个供外出携带使用,一个在室内或短途使用。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