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检工作的酸甜苦辣|酸甜苦辣咸下半句是

我是1995年来人民日报社的,一直在总编室做校检工作,至今已经13年了,一直在上夜班

校检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采编工作的延伸、补充和完善。

它的任务在于保证出版物的质量,在职责范围内,消灭排版中的一切错误,并尽量发现原稿错漏及一切不妥之处,提请编辑部门解决。

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报纸的出版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得到准确、全面地贯彻、落实,其意义和重要性非同一般,做好人民日报校检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其实是“上情下达”的一环,可谓关乎国计民生。

因此,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还要具备极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每一个做校检工作的人都是这样,你可能记不住自己发现了多少错误,但你一定会记住每一个自己漏掉的错误,特别是当这个错误一路绿灯见了报,成了“成品错”,那你一定会终生难忘。

我出的第一个“成品错”是我上夜班的第一天,由于太紧张,再加上没有经验,将“王宝森”错成了“玉宝森”,并且第二天见了报。

由于当时这个问题比较敏感,没法发更正,有很多读者打来电话,给人民日报的声誉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我自己更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那一段时间,简直有点不敢工作了,看完一块版都不自觉地再看几遍,生怕漏掉一个错字。

但是领导和老师并没有过多地批评我,而是给了我很大地鼓励,使我慢慢地调整好心态,逐渐适应了工作

即便如此,直到现在,每当看见“王”字,我还要不自觉地多盯一眼。

校检工作的人没有没出过错的,因为你的工作就是每天和差错打交道,关键是看你怎样对待。

组里的老同志经常和我说,人民日报不能出错,可能你只是眨了一下眼,就有可能给别有用心的人留下口实。

这样的例子在校检组的历史上太多了,比如,有一次将“人民大会堂”错成了“人民大会党”,只是一个象形字,但第二天就有外电说“中国成立新党派”。

还有一次将“李岚清副总理”错成了“李岚清总理”,也有外电说“中国酝酿重大人事变动”。

可见,校检工作的失误是有可能造成政治影响的,因此,只有细心才是校检工作的唯一“秘籍”。

校检工作很辛苦,工作量非常大,还要保证出版时间,所以每天上班就像打仗,必须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争分夺秒。

根据人民日报出版时间管理的规定,每块版在校检组的时间只有30分钟,而且经常遇到五六块甚至七八块版同时到的情况,所以必须要抢时间。

校检组是整个夜班平台上最忙碌的,连上厕所都是一溜小跑,从来都是最后一个去吃夜餐,经常是上班时沏的一杯茶,下班时还一口没喝。

校检工作需要耐心和安静,但很多同志一个班上下来都是一身大汗,紧张、忙碌是夜班校检工作的“主旋律”。

一些老同志因为常年夜班,身体不太好,但那么多版在那儿摆着,也要和年轻人一起拼活,下班后,经常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还要帮着整理、统计差错工作量。

校检组从来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夜班平台的,因为不管哪块版等稿子,校检组都要等到最后。

校检工作很枯燥,每天的工作就是找错别字、核对事实,所以干这一行的人都特别的有耐心,也特别的谨慎,甚至可以说是谨小慎微、斤斤计较。

记得我刚干校检工作的时候,很多朋友、同学对此很不理解,说:“这种工作只适合女同志干,你为什么选这一行?”其实我自己心里也有这样的疑惑,我本来是学外语的,来报社之前一直做导游,现在却突然间让我从事一项反差这么大的工作,真的担心不适应。

事实也确实如此,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有点坐不住,心里静不下来,也经常出错。

我就强迫自己静下心来,把精力专著在版样上,逐渐地适应了工作

从事校检工作的人必须常年上夜班,这是由工作性质决定的。

我在校检组干了13年,一直上夜班,十几年中每天都是日出而息、日落而作,黑白颠倒。

这也造成了生物钟总是和别人相反的,赶上休息或是偶尔上白班,也是白天打不起精神,晚上睡不着觉,很多同志经常自嘲地说“我们过的是‘美国时间’”。

没上过夜班的人可能会觉得夜班挺好,白天的时间都是自己的,可以干很多事,殊不知其中的艰辛。

首先,白天必须睡觉,否则晚上没精神,很难保证工作质量。

白天必须休息好,这是上夜班的人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其次,即使是休息,晚上也睡不着,那种滋味非常难受,不亲身经历是无法体会的。

而天一亮反倒睡意袭来,一觉醒来又是下午,什么事也干不成了,想陪家人逛逛街也只能安排在晚上。

每天下班的时候都是后半夜,为了不影响家人的休息,必须蹑手蹑脚,而白天,家人怕影响我的休息,也要蹑手蹑脚,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一家人都是悄无声息。

校检工作确实很辛苦、紧张、枯燥,但是能为人民日报把好关是我们的责任,从中也体会到很多的快乐与成就。

记得有一次,值班总编在最后样上把一版标题中“傅全有”误写成“傅全友”,被我在核对付印样时发现,避免了一次重大的政治性差错

还有一次,一篇文章中写到,某县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修建了一根纪念柱,柱身高25000厘米。

我在看第三遍样时一经推算,25000厘米等于250米,显然是错误的,后经与编辑核实,应为2500厘米。

还有一篇文章中说,甲地到乙地相距500多公里,某领导当时在甲地,而乙地发生了突发事件,这位领导驱车半小时就赶到了。

这显然也是有违常识的,试想,500多公里半小时赶到,那么车速就是1000多公里/小时,是根本不可能的。

校检工作看似很简单,其实很需要动脑筋,在纠正文字及事实差错的同时,还要边看边琢磨,有时候一字之差就谬以千里。

如一篇文章中说一个人出了车祸,将“膝盖以上”部位截肢。

其实任何人只要略一思考就知道应该是“膝盖以下”部位,只不过大多数人都忽略了。

每当翻阅了大量资料后纠正了一个事实差错,或是从一篇重要的文章中发现了一个错字或病句,当时那种兴奋的心情是无法言表的。

只有当你学会了享受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职业与兴趣融为一体的时候,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劳动者。

这就是我从事校检工作13年来的体会。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总编室)。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