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监理三率影响研究

1农机安全监理三率水平

1.1农機安全监理三率”计算方法及数据来源。

由于目前各类统计年鉴中没有关于农业机械上牌率、检验率及驾驶持证率的直接数据,而是根据农业机械“拥有量”、“累计在册数”、“检验数”、“驾驶人累计在册数”、“驾驶从业人数”这些数据,通过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出,其公式如下:上牌率=机械累计在册数/机械拥有量(1)检验率=机械检验数/机械累计在册数(2)持证率=驾驶人累计在册数/驾驶从业人数(3)农业机械种类繁多,考虑到目前数据的可获得性及与农机安全生产关系的密切性,本文仅将拖拉机作为研究对象。为全面掌握我国拖拉机安全监理三率水平,农业部于2011年下发《关于开展农机安全监理三率”百县调研的通知》(农机安[2011]15号),按照通知要求,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根据当地农机安全监理实际情况,分别选取了不同地域、不同发展水平的3~5个县,共计一百个县(区、县级市),开展了调研工作,掌握了“十一五”(2005~2010年)期间有关农机安全监理三率”的翔实数据。本文的统计分析则是基于各地上报的数据。

1.2农机安全监理三率水平

农机安全监理三率”总体水平通过各地平均水平来体现,分别加总各地拖拉机与联合收割机的“拥有量”、“累计在册数”、“检验数”、“驾驶从业人数”、“驾驶人累计在册数”,再利用上述公式(1)~(3)计算而得。从统计数据来看,拖拉机上牌率和检验水平总体在60%左右,处于中等水平,与“十二五“规划目标差距明显,拖拉机驾驶持证水平总体比上牌率和检验率高,但仍需进一步提升。拖拉机上牌率和持证水平在2005~2010年间呈上升趋势。其原因在于2004年出台《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并且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法律与财政的双重保障,使得农机化事业飞速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农机安全监理水平也得到提升。拖拉机检验水平在2008年以前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在于农机检验的特殊性,由于受到设备、人员等条件的限制,多数情况下需要农民自己携带农机到规定地点才能检验发证,客观上造成检验工作难度较大。而与此同时,随着购机补贴力度的逐年加大,拖拉机保有量大幅度增加,在移动检测设备和人员配备没有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参加检验拖拉机数量得不到同步提升。2008年以后,拖拉机检验水平回升,上牌率与持证率也增长更加明显。其原因在于2007~2009年连续三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从而一系列优惠政策出台,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并且2008年中央购机补贴资金达到4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倍,之后两年的资金更是达到130亿元和150亿元,推动农业机械化跨越式发展。受中央政策的鼓舞,各地积极探索管理办法,努力提高农机安全监理三率水平,如许多地方开始实施补贴机具全入户,一些地区积极探索免费实地安全检验,依托“阳光工程”培训农机驾驶人等。

2安全监理三率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2.1农机安全监理三率”提升有利因素。

1)法制化建设加快,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确立了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一批农机安全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相继出台。2009年《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公布实施,标志着农机安全监管工作迈入了法制化轨道。此外,农业部制修订了《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拖拉机登记规定》等规章;制定了《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建设规范》、《农业机械安全监理人员管理规范》等规范性文件,使得农机安全监理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农机牌证管理的职责和法律地位更加明确。2)投入不断增加,装备和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十一五”期间,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服务能力建设纳入《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2010年)》,在部分产粮大县启动实施安全监理装备建设项目。农业部实施了移动式拖拉机安全检测装备项目,为全国100个县配备移动式安全检测装备,组织开发了移动式驾驶人考试车等监理装备技术。各地用于安全监理基础设施、装备建设等方面的资金不断增加。监理信息化步伐加快,“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系统”纳入了农业部“金农工程”建设,开发设计全国统一的农业机械登记信息库、驾驶人信息库。保障条件的不断改善,为“十二五”农机安全监理三率”的提高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2.2农机安全监理三率”提升制约因素。

拖拉机保险问题突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机动车交强险为法定保险,机动车办理交强险是申请注册登记、年度检验的前置条件,并且这里的“机动车”包含“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在2011年对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进行修订之前,农机和公安交通部门内部均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许多人认为:凡是拖拉机都会上道路行驶,因此所有的拖拉机都应缴纳交强险。然而拖拉机的情况比较特殊,其既有机动车属性更有农业机械属性,全部按机动车保险制度办理显然有失公允,也会对农机化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农业部会同保监会随后出台《拖拉机交强险费率方案》,其规定拖拉机交强险基础费率因地而异、因车种而异。

综上所述,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挑战与机遇共存。为保障“十二五”农机安全监理三率水平达到70%目标的顺利实现,各级政府及安全监理机构今后应着重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加快农机报废更新制度的出台,并积极争取更多的财政经费,保障安全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三率”目标任务的考核检查,将提高“三率”纳入各单位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以多种形式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同时切实转变理念,优化程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将重心下沉,深入田间场院等场所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及宣传工作,拉近与农民机手的距离,提高机手对“三率监理工作的认识。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