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歌两三首歌词 《歌词两首》

歌词两首》。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地理解荡涤灌溉磅礴烙印等带有生字的新词。

2. 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3. 体会两首歌词表达的共同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4. 欣赏和学习运用第二人称增强亲近感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文配乐朗读磁带、两首歌曲的演唱磁带或碟片。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两首歌词,也是两首分别描写长江和赤子情怀的诗歌,所表达的共同情怀是爱国情怀、民族精神。

长江之歌》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写出了长江的多彩神韵、磅礴气势和源远流长,写出了祖国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和无比依恋之情。作者把长江比作一位温情而充满力量的母亲,每一句话,都是雄浑的乐章,如同巨浪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读着它,就如同和着涛声,对着长江动情地诉说。

《我的中国心》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表达了海外赤子热爱祖国的真诚情怀。语言深入浅出,非常凝练。作者用萦字表达了对祖国的魂牵梦绕;用烙字表达了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重千斤是说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作者心中的分量,更是说祖国在作者心中的分量;澎湃一词表达了对祖国浓烈的血浓于水的思念。歌词中还有很多地方,用词非常精当,表现出如倾如诉的平实风格,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思念母亲的游子正发自肺腑地唱着自己心中的歌。

学习这两首歌词,除引导学生随文识写生字外,重点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感悟,透过字里行间,体验长江的源远流长、气势磅礴以及无比伟大的情怀,感悟海外赤子对祖国深深的依恋之情,体会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感。

解读与提示。

* 一、《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这首诗歌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母亲河长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 全诗共两节:

第1节:共三句。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春潮丰采惊涛气概,体会长江的宏伟博大,抓住甘甜哺育健美挽起,体会长江多姿多彩的慈母情怀

第一句开篇直接用第二人称,把长江当作一个远道而来的美好形象,拉近了读者和长江的距离。第二句把长江比作温情而慈祥的母亲,读来让人感到温暖,心底生发出对母亲河深深的依恋。第三句是作者面对母亲河长江的真情告白,荡气回肠。

第2节:写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重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诗句,随文体会荡涤回荡磅礴灌溉等词语的意思。

第一句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的古老悠久,荡涤回荡天外等词语的运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长江滚滚而来、滔滔而去的磅礴气势,可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浮现出巨幅的长江奔流图(有条件的可配合使用课件);第二句让我们感受到长江水清澈纯洁,长江的力量更是民族的力量,能推动新的时代向前发展。第三句把祖国儿女对长江依恋和赞美之情推向新高潮。

最后一句啊,长江!啊,长江表达了我们对于母亲河的深深热爱之情,再也找不到更恰当的语言来表达了,只是用这几个简单的字来表达母亲河由衷的深切的热爱。余音绕梁,荡气回肠。

这两部分运用前后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贯通起来,以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作主线,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融为一体,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 二、《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这首诗歌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深深思念之情,表达了他们永远也不改变的中国心和民族情怀

第1节:以河山只在我梦萦开头,意在表达祖国的河山一直在梦中萦绕,我虽远离祖国多年,而中国心却永远改变不了的情怀

第2节:第一句讲身穿洋装而心总是中国心。第二句用一个烙字,用中国印这个词,表明自己的根在中国。

第3节: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都是祖国的象征,它们都是那么亲切、有分量。

第4节:讲中国心已经融入血液之中,连血液里的声音也是中华的声音,即使身处他乡,也改变不了中国心。

这四部分中,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均以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结尾,给人回旋往复的感受,让我们感到海外赤子的中国心是不可以改变的。

* 课后第1题,重点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鲜活的语言。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可在课堂上随机进行,也可与音乐教师联系,让学生学唱这两首歌,在学唱歌的时候,再一次熟悉歌词,背诵就迎刃而解了。

* 课后第2题,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两首歌词表达的共同的思想感情,那就是:民族情结和爱国情怀。这种感情应让学生在听歌曲和朗读背诵的过程中去体会

* 课后第3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揣摩并体会歌词写法上的特点用第二人称增强亲切感,就好像在直接与长江对话。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地品读,反复地体会

* 选做题可根据音乐教师的教学情况而定,最好能够让音乐教师借用上课时间讲一讲,还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上去收听或者下载。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