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荒漠

翻开新世纪的页码,人们吃惊地发现:战争、颠覆、恐怖袭击、人头落地、石油价格暴起暴落……地球上到处沸腾着血腥的热点!几乎每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都会感受到时代的剧烈震颤……。

——人类射出的每一粒子弹,几乎都和石油关联。

——题记。

第一章行之嘱。

卡塔尔的诱惑。

“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人的脑袋却变得越来越大!”。

坐在飞往中东的国际航班上,ZPEB国际工程部的经理杜军先生忽发奇想。

说地球“越来越小”,是因为十几小时之前,还在中原石油基地办公室里处理日常事务,现在,航班却已经飞临波诡云谲的波斯湾上空……。

如果顺了这顺序一路想下去,说人的脑袋“越来越大”,也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一个人的脑子里,何时装下过这么多的事情?中国与中东产油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海湾战争与国际石油价格的关系,卡塔尔石油储量以及施工条件,当地风俗习惯和生活物资保障问题,甚至连多哈国际机场当日下午空中气象变化也不住地在脑海里翻个儿……应该说,有许多条看不见的线索,将这个地球上的许多事情串联在一起,并且事事都与自己——本次航班的一个来自中国ZPEB的乘客有着某些息息相关的牵连,脑袋能不说“大”?

还有……。

无限遐想之中,杜军不由想起,在离开中原油田基地来卡塔尔参与这项石油工程竞标之前,负责国际石油工程的副局长李春第嘱托的一句话:卡塔尔杜汉油田的石油钻井项目,是我们进入中东石油市场的一个机遇,虽然包括美国、德国等十八家石油跨国工程公司出手参与竞标,呈现出群雄逐鹿的局面,ZPEB也要志在必得……。

他对杜军说:要审慎出手、抓住机遇不放!

大概是觉得心里还不踏实,思忖了一会儿,又一次加重语气,特意叮嘱了一句:

“这是ZPEB的大局!”。

这会儿,杜君仍然能够感受到,这位ZPEB国际工程的筹划和指挥者,在讲出“大局”这个字眼时所传递出的那种分量。

由古至今,大凡远行之初,我们的古代仁人先贤,往往会有一番感心动腑的殷殷叮嘱,以寄托缱缱绻绻的牵挂之情。远行前的殷殷嘱托,传递的是一种由古至今的智慧和信念,激励着人生的向上。十里相送,话语不长,却凝聚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情感。诸如“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其间,一所小小乡野客栈里的古道热肠,跨越历史的重山复水,一直传诵至今,让远足的游子无论身在何处,都感受到远行之嘱的关爱绵长。

然而这次,杜军却强烈地感受到,“大局”二字的托付之分量,已绝非“浊酒一杯,清泪两行”的古代先贤们的依依惜别情怀。他清醒地意识到,现在,他所接受下的这份远行之前的嘱托,并非仅仅是来自某一个人的期待;大时代需要大智慧。站在他身后的,是一个伟大民族殷切相望的身影……。

飞机已经抵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沙迦机场;在这里转乘海湾公司的班机,几十分钟,就可到达目的地卡塔尔了……。

杜军对坐在身边的项目伙伴开玩笑说:“伙计,战争开始了!”。

同行的王秉胜是个老成持重的人,他淡淡一笑,表情显然也不轻松……。

公元1999年的这个初夏,来自中东阿拉伯半岛国家卡塔尔的诱惑,吸引着众多国家政要和石油业人士关注的目光。一个不大的项目,竟然招来多个国家的二十六家石油工程承包商!同ZPEB一样,在这个“能源问题”日益迫切地摆上政府案头的世纪末,人们已经开始勾画着新千年石油企业的发展之路——在即将开始的这个新世纪,充满变数和不安的世界石油市场,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开局?

此时的中国,历经十余年的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迅速增加。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石油消费急剧增长,虽然中国的石油产量在世纪末已达1.6亿吨,供需矛盾依然日渐扩大。从1993年始,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年进口原油数千万吨。预计到2010年,石油供需缺口将达亿吨左右。并且,作为信号,一方面不断增加,一方面不断减少——中国内地的不少油田,产油量日益受到严峻考验。可想而知,一个泱泱大国,如果依赖大量进口国外石油,显然会因安全程度降低而给国家带来多种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改善能源供求渠道,实行新的国家石油战略——中国的石油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化分工合作,尽快在国外建立起稳定和可靠的石油生产和供应基地,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务之急的战略需求。

这一历史重任,又一次落在中国石油人的肩上!

对中国石油企业来说,这也是一项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机遇。

卡塔尔,地处波斯湾南岸的半岛之国,人口60余万,国土面积只有11000平方公里;这里多属热带沙漠,常年干旱缺水,国民经济的支柱为石油收入。ZPEB海外石油工程人员的目光投向这个中东岛国的时候,在卡塔尔施工的钻机只有12部,其中七部还是从事海上石油开发。卡塔尔对外招标的杜汉油田的一个作业区,工程需求也仅为两台12000英尺的钻机,几十口井位。

项目不大,何以会如此牵动着ZPEB决策者的心,如此坚定地要进军这一阿拉伯半岛的弹丸之国?

“春江水暖鸭先知”。与新中国石油事业一起长大的李春第,年少时就献身于新中国的石油事业。他最初工作的是位处黄河下游冲击平原的一个油田,在一次突如其来汹涌海潮围困井场的险境中,他放弃了自己所有的物品,只将平时所读的那些书籍,装进一只编织袋里、外面又套了一只面袋,将那只沉重的“书袋”扛在肩上,在没腰深的海水中摇摇晃晃吃力地跋涉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爱书的人,与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应该是有着某种必然关联的。或者把这话反过来说,如果把一个企业,交到一个不热爱书籍——人类精神财富的人手里,很难想象他会有如此的精神——危急关头会将企业生命一样扛在肩上……。

就是这样,几十年的野外生涯风雨颠簸,几十年的苦读好学,使他逐渐成长为一名睿智敏锐、执著于事业的企业领导人。

在中原油田,职工们还传说着这样一件事情:在席卷全球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不少企业企业前景表现出不安情绪,有的甚至出卖工程设备已解无米之炊。在那几年的时间里,诗人中原石油钻井三公司经理的李春第,却逆水行舟,乘势出击,开拓了企业在中国西部的石油市场。并且,虽然当时的中原油田也处在发展的困惑之中,他却借机购进了不少相对先进的石油工程设备,并且大张旗鼓地引进技术人才和聘用优秀大学毕业生。当时,在许多企业资产流失的情况下,公司的国有资产却大幅增值!

当然,这在当时企业萧条的状况下,自然会有不少人——包括一些领导者都有点儿难以想通——国企困顿,收入减少,大批职工面临下岗的困境,人心惶惶之中,李春第却高扬国企大旗招兵买马;然而,当遍及亚洲的金融危机结束之后,随之而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却为当时的举动提供了答案:ZPEB的海外石油工程长足直进,当时购进的那些设备这时都先后派上了用场。在亚非以及南美的十几个国家的石油合作项目中,显示了ZPEB的装备和技术实力!油田的数万职工,至今还对李春第当时对企业发展的这一高瞻远瞩啧啧称道,将此举誉为一个领导者振兴石油企业的“大手笔”!

在九十年代的开头几年,ZPEB就派出了进军非洲的第一支石油队伍,先后在苏丹、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到世纪末,他们的石油工程队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站稳了脚跟,开始了与产油国以及西方跨国石油公司的合作与竞争。如今几年过去,他们已经捷足先登地培养壮大了自己的海外石油市场,也培养锻炼了自己的海外施工队伍,初步具备了与国际石油市场相适应的竞争能力。此间,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一直是他们关注的战略要地。

如果仅从地面上看,阿拉伯半岛地区荒漠遍布,干旱缺水,植物难以存活。仅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自由港迪拜为例,大街上一排排迎风摇曳的椰树,浇灌用的却是海洋净化水!甚至市政绿化使用的土壤都是由他国进口的;据说,仅仅养育一株椰枣树,每年就要花费一千美元!

美元当然取自于阿拉伯人脚下的这片土地。

这里的阿拉伯人,大都是信奉“真主”的穆斯林信徒。面对他们世代栖居的荒漠,他们自豪又充满感情地说:“安拉决不偏袒他的任何一个子民。地面上的东西给了别人,地下的东西却留给我们!”。

“地下的”的东西,就是石油

他们把隶属于阿拉伯人的这片不毛之地,称为“幸福荒漠”。

卡塔尔属于“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APEC),地理位置显要,犹如中东地区的一个“制高点”,与沙特、科威特、阿联酋、伊拉克、巴林等成员国翘首可望;这些国家大都同属于另一个国际著名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纵横于阿拉伯半岛石油输出管线,犹如一根根牵一发可动全身的敏感的地球神经。

然而半个世纪以来,西方石油大国,也将中东地区看做自己的“石油天堂”——这个因为充裕的地下石油资源而备受瞩目的地区,历来就是西方石油大国的一统天下,其勘探、开发、生产,占据世界石油市场的百分之九十之上。

ZPEB所关注的,并非单单局限于岛国卡塔尔。在备受关注的中东——被誉为“石油王国”的沙特阿拉伯,其国土面积不过225万平方公里,在大面积的荒漠下面,却蕴藏着占世界石油总储量1/4强的石油资源。在沙特半个多世纪的石油开采史上,其开采业一直是由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英伊石油公司等世界几大知名西方石油公司主宰着,这些国家的石油作业,汇集了世界石油业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强势的技术背景,使沙特成为世界上对石油装备、技术、人员、安全和环保等方面要求最高的技术前沿。国际石油业有这样一种不成文的说法:一支石油工程队伍,只要能进入沙特、科威特,具有在沙特、科威特这样的国家工作三年的资历,就意味着已经具备了与世界顶级石油承包商比肩的实力,意味着取得了进入世界石油市场的入场券。他就具备了进入世界任何一个石油市场的资质。这从侧面说明,参与这样条件下的国际竞争,才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接轨”。进入群雄割据的中东地区,才是ZPEB的真实目的!

ZPEB领军人物李春第的目光一直热切地关注着这一地区——这就是他心中的“大局”!他说:“中东就巴掌大一块地方,左边的指头一动,右边的指头就会有知觉……这边拍拍巴掌,那边就能听到响声!”这是说,虽然卡塔尔项目条件要求苛刻,施工难度很大,工程盈利的空间也不大。但却是跳上中东——这片世界石油高地的不可缺少的跳板,是进入国际石油市场的一张门票……。

半岛跳蛙。

据说,美国有一种著名的跳蛙;这种跳蛙,不跳则已,一跳就是两米远,跳跃长度是身体的25倍;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先生由此而受到启发,创作了他的著名幽默小说《卡斯维拉斯县的跳蛙》。当时,马克·吐温先生在受到这种跳蛙的启示创作出著名篇章的时候,当然不可能想到,在他身后百年,这种著名的跳蛙已接近绝迹,而美国在推行它在海湾举行的一次大规模现代战争时,却将这种“跳蛙”留给人类的启迪,作为一种现代手段使用到战争之中……。

现在,这种战术的“现代”意义,又被ZPEB海外石油工程的决策人成功地借用于国际商业活动之中——借助于“卡塔尔跳板”,ZPEB终于跨到了历史的起跳点上……。

就如ZPEB石油人所期盼的那样,几个月之后,他们得到了由卡塔尔国家石油公司钻井部签署的中标通知书。

经过千回百折的努力,人们期盼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在新世纪开始的第一个早晨——公元2000年的1月1日——这是一个值得记录下来的日子——来自中国ZPEB 5012队的石油钻井工人,沐浴在阿拉伯海湾的绮丽霞光里,随着“开钻”的一声令下,系结着鲜红绸带的钻具一寸寸进入阿拉伯半岛的土地……。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在西方大国占据半个世纪之久的中东石油天堂”里,第一次出现了中国石油工人的身影!

同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其他所属成员国一样,西方列强半个多世纪的垄断开发中,卡塔尔石油工程一直沿用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并且逐渐形成了一套严谨完善领先于世界的工程管理体系。就如卡塔尔的中国石油队伍,当然也要接受这些国际条例的严格约束。

项目运作之初,ZPEB的石油队伍度过了一个逐渐适应的阶段。

DK578井,五次开钻、五次下套管,设计井深3040米,水平段长达1216米的大位移水平井。这对第一次来到阿拉伯半岛油区施工的ZPEB职工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开钻前,领军挂帅的项目经理孙清德,组织技术人员对此井进行了周密的调研,确定了稳中求胜的施工策略。然而,半岛之国的地下情况也似乎有意为难这些来自东方大国的石油工人,一开钻便遇到了坚硬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夹层,钻头又憋又跳。好不容易钻进到120英尺,井下又出现了严重的失漏,大量的注入泥浆只进不出。按照国内的施工惯例,5012队的值班司钻急忙向带班队长汇报情况,要求赶快起钻堵漏。殊不知,带班队长把情况汇报给现场监督穆罕默德先生时,他却无动于衷地挥挥手,指令继续下钻。司钻百思不得其解。在国内打了几十年的井,遇到泥浆流失的情况,马上停下堵漏是首要措施。你想,那泥浆是由各种化工原料配制出的,白白在地下流失,能不心疼?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