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蚕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摘要】 目的建立地蚕药材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Lichrospher C18柱(5 μm,4.6 mm×250 mm),乙腈—0.2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50 nm,柱温35℃。 结果10批药材共标定了25个共有峰。结论利用地蚕RP—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较全面地反映地蚕药材的内在质量,可用于地蚕药材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地蚕 指纹图谱

地蚕又名肺痨草,为唇形科水苏属植物地蚕Stachys geobombycis C.Y.Wu的全草及地下部分,主产于浙江、江西、福建等地。该药味淡,微甘,性平,归肺、肾经,具有益肾润肺、滋阴补血、清热除烦等功能,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1],化学研究[2]报道其有金丝桃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齐墩果酸等成分。杨中林等[3]以金丝桃苷对照品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地蚕药材含量。但对地蚕的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少。为了进一步对地蚕药材质量进行科学评价,本实验采用HPLC法对不同产地不同采集时间的地蚕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同时进行了系统适应性实验和方法学考察,为地蚕药材的鉴定与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日本岛津LC—20AB高效液相色谱仪( PDA检测器,LC—solution色谱工作站)。

1.2 试药金丝桃苷对照品(南京青泽医药开发有限公司,含量测定98.48%,批号070415);地蚕药材经江苏省药品检验所董小平主任药师鉴定;乙腈(色谱纯,山东禹王实业有限公司);冰醋酸(分析纯,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水(二次重蒸水)经过0.45 μm水系滤膜过滤。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色谱Lichrospher C18柱(5 μm,4.6 mm×250 mm),检测波长为350 nm,进样量10 μl,柱温35℃,流速1.0 ml/min,流动相梯度如表1,记录时间为100 min。此条件下对照金丝桃苷的保留时间18.773 min。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粉碎后的地蚕样品约5 g,加入75 ml甲醇,回流30 min,滤过,将药液浓缩至干,用少量水溶解,分别用石油醚和醋酸乙酯依次萃取,醋酸乙酯层浓缩至干,甲醇定容于5 ml量瓶中,摇匀,微孔滤膜滤过,即得。表1 流动相梯度。

2.3 对照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金丝桃苷对照品1 mg,用甲醇溶解,定容于25 ml量瓶中(浓度为 40 μg/ml),摇匀即得。

2.4 方法学考察 取地蚕样品进行指纹图谱预试验,按上述色谱条件,可得到分离度较好、各峰分布较均匀的指纹图谱,并着重选择了地蚕峰面积较大的13个峰,进行方法学考察。

2.4.1 精密度实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 μl,按上述色谱条件,连续进样5次,记录色谱图。结果表明,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其相对峰面积比值基本一致,RSD均小于3.0%,符合指纹图谱色谱技术要求。

2.4.2 稳定性实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分别于0,2,4,8,12,24 h进样检测,记录色谱图。结果表明,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比值基本一致,RSD均小于3.0%,说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

2.4.3 重复性实验 分别精密称定同一批药物5份,同法制备样品,进样,记录色谱图。结果表明,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比值基本一致,RSD均小于3.0%,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

2.5 指纹图谱及技术参数[4]。

2.5.1 指纹图谱选择及特征峰的标定根据10批供试品HPLC图谱,选择7号供试品作为对照指纹图谱(见图1)。地蚕药材金丝桃苷为其主要成分,从指纹图谱中可以看出金丝桃苷色谱峰(保留时间RT≌18.833 min,峰面积百分比A%≌20.05%)积分面积最大,作为参照峰,同时得到各批次地蚕药材25个共有峰。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