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颞眶入路切除眶内球后及颅眶沟通性肿瘤临床分析

作者:郑晶,陆海,梁成,蔡旺,高明明。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额颞眶入切除内球肿瘤颅眶沟通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眶内球肿瘤5例及颅眶沟通肿瘤12例, 均经额颞眶入手术切除。结果 肿瘤全切15例,次全切除2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16例患者的术前突眼症明显减轻,眼球活动障碍改善9例;术前9例视力减退的患者,术后有所恢复6例,没有变化3例。恶性肿瘤术后给予放疗和(或)化疗。1例转移瘤患者术后9个月死亡;11例经过术后1~2.5年随访,无肿瘤复发,无搏动性突眼。结论 经额颞眶入路操作安全简便,术后并发症少。

【关键词】 颅眶沟通肿瘤;眶内球肿瘤手术切除;额颞眶入路。

由于眶内球肿瘤颅眶沟通肿瘤位置深在,解剖关系复杂,血管神经集中,且血供丰富,手术难度较大[1—2]。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经额颞眶入切除内球肿瘤颅眶沟通肿瘤共17例,手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6例,女性11例;年龄16~74岁,平均41.6岁;病程15天至19年(平均25个月)。眼部症状和体征:头及眼眶部疼痛13例,单侧眼球突出16例,单侧视力减退9例,失明3例,单眼球活动障碍15例,复视7例,视盘水肿6例,继发性视神经萎缩3例。

1.2 影像学资料   所有患者均行头颅和眼眶的CT和MRI检查,确定肿瘤部位与周围组织关系;2例肿瘤侵犯视神经孔,同时行视神经孔区CT薄层扫描三维重建。其中:颅眶沟通肿瘤12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脑膜瘤5例,恶性脑膜瘤、神经鞘瘤、转移瘤各1例),肿瘤直径3.0~8.5 cm,平均4.6 cm;眶内球肿瘤5例(淋巴瘤1例,视神经胶质瘤1例,视神经鞘脑膜瘤2例,皮样囊肿1例),肿瘤直径1.6~3.0 cm,平均2.2 cm。

1.3 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下经额颞眶入切除肿瘤。取患侧为主的冠状皮瓣,额颞部肌—骨瓣开颅,骨瓣底部尽量靠近眶上缘,保护眶上神经。沿眶顶分离眶筋膜、额底硬膜,在眶顶部眶上缘两端后方1 cm处分别用磨钻磨孔,磨开两孔间的眶顶壁后再锯断眶上缘两端,使之成眶骨瓣。

颅眶沟通肿瘤:将肿瘤从眶顶部位切断分成颅内以及眶内两部分,将颅内肿瘤切除后,再切除眶内部分的肿瘤。如果肿瘤于硬脑膜内外生长,不能分离,则切除硬脑膜,用人工硬脑膜修复。

内球肿瘤:咬除眶顶壁后部,切开眶筋膜,根据肿瘤在框内的位置,采取不同的间隙入路。提上睑肌和上斜肌间为内侧入路,提上睑肌和上直肌间为中间入路,提上睑肌和外直肌间为外侧入路。若肿瘤较小,与视神经粘连不明显,在保证不损伤神经的情况下完整切除,否则分块将肿瘤完全切除

肿瘤切除后骨瓣复位固定,硬膜外放置引流管,皮瓣复位缝合。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24~72 h拔除。

2 结 果。

本组肿瘤切除15例,次全切除2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16例患者的术前突眼症状都明显减轻,眼球活动障碍改善9例;术前9例视力减退的患者,术后有所恢复6例,没有变化3例;手术前3例失明患者,手术后视力没有恢复。恶性肿瘤术后给予放疗和(或)化疗。除1例(肺癌)转移瘤患者术后肿瘤科进一步治疗9个月后死亡外,其他患者经术后1~2.5年随访,无肿瘤复发,无搏动性突眼。

3 讨 论。

颅眶沟通肿瘤是指颅内、外(眶内)同一种肿瘤通过自然空腔管道或骨质破坏使肿瘤蔓延并连在一起,相互交通。临床上除了有颅内肿瘤症状外,还和眶内球肿瘤一样产生眼部症状。头部症状主要是头痛、头晕等颅内压增高表现,没有特异性;本组12例颅眶沟通肿瘤中以头部症状为首发症状来就诊的只有1例。颅眶沟通肿瘤及眶内球肿瘤眼部主要临床症状眼球突出、活动受限,视力障碍及眶周疼痛;其中眼球突出最常见,多由肿瘤占位及眶内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眼球活动障碍系眼外肌及其支配神经被肿瘤侵蚀、压迫或牵拉所致。若肿瘤压迫或侵犯视神经,常有视力与视野改变[2]。症状明显者,结合CT及MRI不难做出诊断。但是早期无症状病例发现颅眶沟通肿瘤仍然比较困难。当肿瘤颅内生长产生颅内压增高症状或侵入眶后产生眶周疼痛或眼球突出症状而就诊时,影像学检查发现肿瘤直径均大于3 cm[3]。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