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芬斋八卦墨_墨砚斋

明季墨品,因年代久远,加之民国时期老藏墨家穷毕生精力搜罗殆尽。

时至今日,除各大博物馆有少量藏品外,民国鲜有流传。

戊子冬季,友冯先生举一残墨见售,云得自琉璃厂肆,有“清花斋”款,视为清早期制品。

观之,墨背中部赫然“清芬斋”方印款,而非“清花斋”也。

清芬斋”,明天启、崇祯年间程季元墨肆名。

季元,别署清芬斋,明天启、崇祯年间墨工。

考《歙县志》无季元名,或为休宁人也。

虽无赫赫名。

制墨则一丝不苟,传品绝鲜。

郭恩嘉《知白斋墨谱》载季元“青麟髓”墨一笏,为伯桢刻模,极见工巧,墨亦精湛。

尹润生、周绍良均藏有“千秋光”墨,与吴叔大“千秋光”难分伯仲,且均为崇祯九年(1636年)所制。

墨质坚莹,刻工亦极精致。

程仲彝似与程季元为兄弟行,接掌清芬墨肆当在崇祯末季,有明入清,并未因改朝换代而受影响,历崇祯、顺治两朝,一直到康熙初年,传与程公望

寒斋藏程公望此君”墨,呈竹胎状,面隶书“此君”,顶“程公望制”,古雅精制,一望而知为康熙制品。

推而知清芬墨肆由程季元于明天启年问设立,传至其弟仲彝,又至公望氏时,已康熙朝也。

周绍良《清墨谈丛》载邓伟雄曾于东瀛市问购得程氏手卷墨空匣前端一截,上有查升、曹贞吉题词,盖依墨票转录者,日人不识误以为手迹,因获保存。

查氏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戊辰科二甲二名进士,见《清代进士题名碑录》。

此题词自当为中进士后事。

由此可推知公望制墨年代不可能在康熙早期,当在康熙中叶。

寒斋八卦残墨,长方形,面回纹框涂金,中部八卦纹凸起漆饰,边花纹凸起漆饰。

背漆衣,中篆书印“清芬斋”款。

漆衣处遍体细小龟裂纹。

断口处湛湛如小儿精,墨质精莹,坚硬如石。

自制式、金色、墨质、气韵,当为明季制品。

季元手制无疑也。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