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部队财务集中核算的利弊分析

摘要:边防部队财务集中核算管理指支队机关设置结算中心对支队、大队以及所站(艇)财务结算进行统一管理,大队级以下单位采取逐级报账制度,大队级单位设置报账员,不再另设会计、出纳,所站(艇)由司务长或内勤自责报账工作。

分析了当前边防部队实行财务集中核算积极效应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财务集中核算边防部队利弊分析      1 边防部队实行财务集中核算的成效      1、1 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集中性和统一性   财务集中核算制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集中性,纳入集中核算的基层大队、所等所有基层核算单位的经费收支都在支队结算办公室进行。

每笔经费收支处理都处于结算办公室的账务控制之下。

通过这种会计核算权的集中控制,强化了会计监督职能。

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1、2 加强了会计监督功能   在财务集中核算制下,结算办公室与基层核算单位之间是委托与代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结算办公室的会计人员由支队统一管理

不再享受基层核算单位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保证了会计人员与基层核算单位之间保持相对独立,有利于会计人员依法独立履行职责。

1、3 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实行边防部队财务集中核算经费集中收付制度后,取消了边防部队在银行开设的基本存款账户,所有资金全部集中在支队会计结算办公室财务单一账户体系内,有助于从根本上减少资金拨付中间环节,缩短资金在途时间,从源头上预防资金在拨付过程中被截留、转移、挪用等现象的发生,从制度上防范和治理腐败,确保资金运作高效和安全。

1、4 有利于部门预算的编制   建立财务经费集中收付制度后,核算单位的所有经费收支实行。

“一个口进。

一个口出”的“漏斗式”管理,支队会计结算办公室有权对各核算单位的经费收支内容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经费收支要求予以纠正或补办手续,资金的使用管理由以前的事后监督转为事前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监控,有效地控制乱收费等现象发生,杜绝不合理的经费开支。

2 边防部队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财务集中核算是加强财务资金管理的一项新举措,在它的初始阶段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也必然存在其局限性和不够完善的地方。

2、1 缺乏配套的部队采购机制   部队采购制度是部队支出管理的有效手段,这一制度的建立,要求各边防部队的公共支出要以法定的程序,主要通过竞争性招标采购的方式从市场上采购商品、工程和服务。

然而,由于目前边防部队采购所涉及的范围太窄、规模小,主要是对专控商品(如汽车、空调、计算机等贵重商品)实行了政府采购制度,而且缺乏规范管理边防部队采购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存在相当的随意性,许多单位需要的商品、工程和服务等想通过部队采购制度往往未能实现,而只能,维持原有的采购方式。

所以,缺乏配套的边防部队采购机制,集中核算的优势也难以得到很多的发挥。

2、2 缺乏可行的、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   实行集中核算,虽然预算部队对资金支配权不变,各财务审批事项由部队负责人负最终责任,但是资金支付权移至会计核算中心,核算中心就应该对资金支出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否则,核算中心就失去存在的意义。

2、3 核算工作与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责任不清   实行集中核算后,部队财务进入会计核算中心后,部队领导认为会计核算中心会把关,无需严格保管、审核财产物资,单位报账员认为自己只是现金收付的出纳员和会计凭证接收、报账的“票据传递员”。

会计核算中心根据“会计主体不变、预算体制不变、理财机制不变”的原则,认为财产物资自主权在单位,其职责是核算监督。

于是会计核算中心与结报单位对各自的责任产生了一些模糊的认识,产生“三不管”现象。

这使得进行财务集中核算的各边防部队财产物资管理薄弱的问题更为突出,对往来款项的核对和清理有所放松。

如果不加以解决,这种财产物资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的问题势必更加突出,又将造成新的腐败之源。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