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T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38例恶性淋巴瘤疗效临床观察

作者:曾云 何争春 谭琳 李维佳 李惠民 谢瑜 杨弘。

【关键词】 长春地辛。

【摘要】 目的 观察CVTP方案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全部38例,男30例,女8例,年龄29~75岁,其中小于60岁组为27例,大于60岁组为11例。根据治疗时的经过分为初治组18例,复发和难治组2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2例,霍奇金病6例。治疗采用环磷酰胺(CTX)0.6~0.8g/(次・d),长春地辛(西艾克,VDS)3~4mg/(次・d),吡喃阿霉素(吡柔比星,THP—ADM)20mg/次,1~3d/次,强的松(pred)1mg/kg,1~7d/次。根据血象、肝功能情况,每14~21天重复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84%,小于60岁组有效率88%,大于60岁组为89%,两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初治组有效率100%,复治和难治组为50%。结论 前组疗效优于后者,毒副作用为轻度骨髓抑制。

【关键词】 长春地辛;联合化疗淋巴瘤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相继应用长春地辛(西艾克,VDS)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治疗恶性淋巴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我院血液科自1998年7月~2002年7月应用西艾克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治疗恶性淋巴瘤疗效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8年7月~2002年7月的住院病例38例,经淋巴结活检、骨髓穿刺、B超、CT等相关检查后证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29~75岁;霍奇金病(HD)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3~62岁。按工作分类法分类,NHL计有弥漫性小裂细胞为主型8例,弥漫性大小细胞混合型8例,滤泡性小裂细胞为主型7例,小无裂细胞型3例,小淋巴细胞型3例,弥漫性大细胞型1例,组织细胞型1例,免疫母细胞型1例。HD 6例计有淋巴细胞为主型2例,混合细胞型2例,淋巴细胞消减型1例,结节硬化型1例。全部病例接受细胞免疫表型的检查,32例NHL中,15例为B系,14例为T系,3例为非T非B系。6例HD中,4例为B细胞,2例为T细胞。临床分期检查中,按Am Arbon国际分期标准Ⅰ期6例(Ⅰa 5例,Ⅰb 1例),Ⅱ期12例(Ⅱa 9例,Ⅱb 3例),Ⅲ期14例(Ⅲa 8例,Ⅲb 6例),Ⅳ期6例(Ⅳa 2例,Ⅳb 4例)。全组中原发淋巴结型24例,结外型8例。以往未接受化疗的初治患者18例,复发和难治组20例。其中小于60岁组为27例,大于60岁组的为11例。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分别接受CVTP方案和COTP方案化疗,以1996年以来我科采用COTP方案化疗的32例NHL和8例HD作为历史对照。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病种和例数 (略)。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环磷酰胺(CTX)0.6~0.8g/(次・d),西艾克(VDS)3~4mg/(次・d),吡喃阿霉素(吡柔比星,THP—ADM)20mg/次,1~3d/次,强的松(pred)1mg/kg,1~7d/次。对照组:基本化疗方案同治疗组,仅用长春新碱(VCR)取代西艾克,长春新碱用量为2mg/(次・d)。治疗间歇14~21天,共用2个疗程后给予评价。

1.3 疗效评定标准 完全缓解(CR):用药后肿块消失,持续1个月以上;部分缓解(PR):肿块最大直径与垂直径的乘积缩小50%以上,持续超过1个月;稳定(NC):两径乘积缩小不足50%或增大不超过25%,维持1个月以上;进展(PD):两径乘积增大超过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

1.4 毒副作用 按WHO 1981年抗癌药物毒性分级标准评定,将毒性反应分为0~Ⅳ度。

1.5 统计学方法 有效率、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例数分别为32例和33例,有效率分别为84%和8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初治病例中,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达100%,在复治病例中,病例数分别为16例和14例,有效率分别为42%和3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小于60岁组病例数分别为27例和30例,有效率为88%和8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