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富县格煤业有限公司格煤矿  矿井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富县格煤业有限公司格煤矿 00 年 年 月 月 0 日 前 言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要根据矿揭露地质情况和周边生产矿井地质情况结合已掌握地质摸清矿井地质规律达到科学指挥、有效预防、安全生产等目现编制矿井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编制依据 、云南省煤田地质局 03 年 月编制《云南省富县格煤矿储量核实报告》(以下简称《核实报告》); 、云南省国土厅关《云南省富县格煤矿储量核实报告》(03 年)矿产储量评审备案证明(云国土储备[0]35 ); 3、《云南省富县格煤矿储量核实报告》(03 年)评审见(云国土矿评储[03]6 ); 、采矿许可证(证530000000980); 5、《云南省划定矿区围批复》((滇)矿复[0]0 ); 6、《云南省国土厅关调整富县老厂镇格煤矿划定矿区围批复》(云国土矿[03]68 ); 7、《云南省国土厅关富县老厂镇格煤矿划定矿区围延续预留期批复》; 8、《富县老厂镇格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报告》; 9、《富县老厂镇格煤矿水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矿井概况 位置、围 格煤矿位富县南东 5方向、直距 6k 处地处富县老厂镇境地理坐标(80 西安坐标系 3 带极值) 东 03000~03;北纬 50~53。

矿界各拐坐标值见表。

格煤矿 划定矿区 围 批复 云国土矿[03]68 拐坐标表 拐编 西安 80 坐标系 拐编 西安 80 坐标系 X 坐标 坐标 X 坐标 坐标 矿 7869760 35595857 矿 3 786359 3550656 矿 786859 3553757 矿 78668959 355038756 矿 3 78659 35509557 矿 5 787059 355038956 矿 78607 35507537 矿 6 7877 3550656 矿 5 7860566 3550733 矿 7 7868088 355070 矿 6 785987 35505905 矿 8 786883 3550765 矿 7 785993 355053057 矿 9 78686659 355078056 矿 8 78586305 3550537 矿 0 78690659 3550357 矿 9 78586305 3550787 矿 7873660 3559357 矿 0 7859330 3550760 矿 787860 3556057 矿 78583658 3550757 矿 3 787060 35595857 矿 7860558 35973556  矿区面积755k 开采标高+03~+880 格煤矿 所处地理 位置 然地理 地形地貌 矿区地处滇东高原北部地势总体呈部高西南、东北部低高位矿区部(03 年划定矿 拐附近)山山顶海拔高程 588;低位矿区西南部(03 年划定矿 、矿3 拐)冲沟海拔高程约 89相对高差 368般标高 0~95属低山地形地貌。

地形起伏较般飞仙关组分布区多形成较高山丘地形相对较陡地形坡般0~50局部达 60;二叠系地层龙谭组、长兴组分布区地形较缓坡 8~0地貌上常表现平缓垅状山岭。

核实区煤炭主要分布标高 00~800部分矿区低侵蚀基准面89 标高以上。

气象 矿区气候属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旱、雨季分明由矿区海拔较高垂直气候变化明显矿区具温带高原山区季风气候特征。

富县气象局统计显示每年 5~0 月雨季占全年降雨量865%月至次年月旱季。

历年高气温39℃低气温℃年平气温 38℃。

多年降雨量 800~300 多年平降雨量 09370。

冬春干燥多雾夏秋多雨湿润即冬寒夏温每  年 月至次年 月霜冻期~ 月风季主导风向东南风风速。

、 区域地质 格煤矿位老厂矿区勘区老厂背斜南东翼老厂背斜系长 6k、宽 6k 向南西倾没短轴背斜;轴部由下二叠系茅口组灰岩组成两翼下三叠统和上二叠统地层;西北翼受系列北东向断层切割及次级褶曲影响地层产状紊乱牵引、倒、直立沿 、 6 断层有良莹石矿赋存;南东翼断层稀疏呈较完整单斜构造岩层倾角 8~0。

二、矿区地质 ()矿区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由老到新有二叠系上统龙潭组( l)、二叠系上统长兴组( )、三叠系下统卡以头组( k)、三叠系下统飞仙关( )、四系(Q)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 l) 上部海陆交替相含煤砂页岩下部以灰岩主夹砂页岩和煤层厚 3665含煤 3~53 层主要可采煤层集上部下部赋存具有工业价值黄铁矿层。

按含煤程、岩石类型、沉积韵律及旋回结构诸方面特性划分三段各段主要情况如下 ()龙潭组三段( l 3 )长兴组底界至 7 煤层底板矿区重要含煤段含 7 、 8 、 8+ 、 9 、 3 、 6 、 7 等煤层

地  层总厚 836可进步将该段划分岩性亚段 ①亚段( l 3 )厚 950~70平 566。

主要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含煤 5~8 层, 可采煤层有 3 、 6 、 7 等 3 煤层

②二亚段( l 3 )厚 50~67平 67。

岩性以细砂岩主夹粉砂岩、菱铁岩、泥岩可采煤层有 7 、 8 、 8+ 、 9等 煤层

()龙潭组二段( l ) 7 煤层底板至 3 煤层底板厚857~75平 036。

岩性深灰色厚层状粉砂岩夹泥岩及煤层、煤线。

该段共含煤 层般 8 层其局部可采煤层 层编( 8 、 3 )多半暗~半亮型煤其煤层厚较、层位较稳定。

岩性组合、含煤性差异将其划分岩性亚段; ①亚段( l )厚 536岩性灰色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含不可采煤层 、 3 煤层 层。

②二亚段( l )厚 870岩性灰色粉砂岩夹细砂岩含 8 、 9 、 0 、 编煤层其仅 8 可采。

(3)龙潭组段( l ) 3 煤层底板至茅口组顶界岩性主要灰色薄至厚层状灰岩、细砂岩

上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煤层及煤线组成。

平 078。

局部夹有极薄层状菱铁岩含少量团块状透镜状黄铁矿。

该段共含煤层煤线 6 层般有 层其可编煤层 层( 、 5 ),含硫量高煤层距、厚变化较有分岔复合现象。

岩性组合、含煤性差异将其划分岩性亚  段; ①亚段( l )厚 639岩性灰色厚层状灰岩、细砂岩及上部各有层沉凝灰质砂砾岩底部常含层 05~05铁铝质粘土岩不含煤与下伏 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②二亚段( l )厚 6岩性灰色粉砂岩夹细砂岩上部夹灰岩含不可采 煤层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 ) 龙潭组顶界至卡以头组底界岩性由深灰色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灰岩、粘土岩夹煤层、煤线组成。

局部夹薄层菱铁岩(单层厚 ~0 不等)。

动物化石丰富,该层含煤 ~ 层( 、 、 3 、 )其 、 3 可采煤层,地层厚 086。

3、三叠系下统卡以头组( k) 岩性灰绿色薄层状粉砂岩砂岩,泥质粉砂岩

具水平层理及斜交层理产丰富动物化石亦产腹足类及少量植物化石地层厚 375。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 ) 由套滨海到浅海泥岩及砂岩组成颜色多暗紫、紫红、灰紫色上部古生物较发育以瓣鳃类主腕足类次岩性、化石群可与滇东、黔西相对比。

厚 5939与下伏卡以头组连续渡。

岩性和生物群分三段矿区出露两段分述如下 ()飞仙关组二段( )上部紫灰暗紫红色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粗粉砂条带和介壳灰岩;下部石英长石  细砂岩与泥质粉砂岩构成不等厚韵律旋回层。

底部以紫灰色厚层状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岩屑长石细砂岩薄层尤其下部砂岩夹层增多增厚厚者达 ~3发育斜层理、楔形交错层理顶部克氏蛤聚集成层。

地层平厚 99。

()飞仙关组段( )上部紫红色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细砂岩粉砂质泥岩层有量蠕虫状方石以及不含化石部黄绿色厚层状长石细砂岩有含泥岩角砾下部紫红色薄至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砂岩薄层底部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夹细砂岩条带。

地层平厚 7860。

5、四系(Q) 矿区山谷和河谷低凹处有分布厚0浅黄绿色、浅紫 红 色 或灰褐色含碎石亚粘土、粘土及耕植土与下伏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二)矿区构造 、断层 矿区总体倾向南东单斜构造地层倾角 8~5。

矿区发育有 条较断层编 、 3 、 6 、 8 、 9 、 0 、 、 、 3 、 、 7 另有 6 、 7 等 条较隐伏断层

现将各断层特征分述如下 () 正断层矿区北部边缘矿区走向长 80走向 9倾向南东倾角 5断距 35。

断层由 0ZK 钻孔控制断层上盘 煤  层与下盘 8 煤层接触缺失 3 、 6 、 7 煤层及其地层煤层开采影响较。

() 3 逆断层矿区西部矿区走向长 050走向 8倾向南东倾角 65断距 7~0。

断层由 5ZK、8ZK、8ZK 钻孔控制 5 勘探线地表 3 煤层与 5ZK 钻孔 3 煤层重复 8ZK、8ZK 钻孔 7 煤层重复对煤层开采影响较。

(3) 6 逆断层矿区西部边缘矿区走向长 0走向 35倾向南东倾角 65断距 3~0。

断层地表由多探槽控制表现 3 、 6 煤层地表煤层露头线重复对煤层开采影响较。

() 8 逆断层矿区西部矿区走向长 870走向 30倾向南东倾角 53~75断距 ~60。

断层地表由多探槽控制深部由5ZK、5ZK、9ZK 等钻孔控制表现 9 ~ 3 煤层重复断层破碎带明显褶皱发育对煤层开采有定影响。

(5) 9 正断层矿区西部矿区走向长 850走向 5倾向南东倾角 35~60断距 ~0。

断层地表由多探槽控制深部由9ZK3、8ZK 等钻孔控制部分煤层缺失断层走向地层斜交地面及坑道可见断层破碎带由煤包、粉砂岩、菱铁岩碎块组成宽约 00局部见断层泥对煤层开采有定影响。

(6) 0 逆断层矿区西部矿区走向长 870走向 50倾向南东倾角 8~断距 6~0。

断层地表由多探槽控制深部由7ZK3 钻孔控制表现部分煤层地层变厚挤压带不明显坑道有窄破碎带对煤层开采有定影响。

(7) 逆断层矿区南部边缘矿区走向长 575走向 3倾向南东倾角50~56断距~3。

断层地表有多揭露深部由5ZK3等钻孔控制表现 7 ~ 9 煤层重复断层带附近挤压褶皱明显钻孔岩心倾角陡直挤压破碎明显对煤层开采影响较。

(8) 逆断层矿区北部矿区走向长 56走向 8倾向南东倾角0~5断距~7。

断层地表有多揭露深部由 9ZK、9ZK、ZK6、3ZK 等钻孔控制上盘 煤层重复与下盘 ~ 3 地层上 ZK6 钻孔表现 3 ~ 7 重复3ZK 钻孔表现 7 ~ 9 重复见断层破碎带对煤层开采影响较。

(9) 3 正断层矿区北部边缘矿区走向长 900走向 7倾向南东~北西倾角 56~9056~70断距 3~38。

断层地表有多揭露深部由 ZK5、3ZK3 等钻孔控制 勘探线附近上盘 ~ 3 地层与 k 底部地层煤层接触向南 ~ 勘探线断层面扭 ZK5 钻孔 3 ~ 7 煤层缺失对煤层  开采影响较。

(0) 逆断层矿区南部边缘矿区走向长 330走向 6倾向南东倾角 50断距 0。

断层地表有多揭露深部由 5ZK3 钻孔控制地面见 7 煤层重复5ZK3 钻孔见 3 ~ 6 煤层地层重复有挤压揉皱煤层表现明显 分支断层煤层开采影响较。

() 7 逆断层矿区南部边缘矿区走向长 56走向 30倾向南东倾角 55断距 0。

断层地表有多揭露深部由 7ZK 钻孔控制钻孔见 3 ~ 煤层地层重复对煤层开采影响较。

断层特征见表 3。

、岩浆岩 矿区围发现侵入性岩浆岩分布煤炭赋存不受岩浆岩影响。

3、矿区构造类型 总体上看矿区倾向南东单斜构造地层倾角 8~5矿区发育有 条较断层其 3 、 8 、 9 、 0 、 、 3等 6 条断层对煤炭开采有较影响矿区无侵入性岩浆岩分布。

综上所述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属等偏复杂类型

格煤矿断层特征表 断层 位置 性质 倾向() 倾角() 长() 断距() 控制工程数 影响煤层开采程 地表 钻孔 西部 正断层 39 5 80 35  较 6 西部 逆断层 5 65 0 3~0 多 较 8 西部 逆断层 0 53~75 870 ~60 多 3 等 3 西部 逆断层 8 65 050 7~0 3 较 西部 逆断层 6 50 300 0 多 较 西部 逆断层 33 50~56 575 ~3 多 较 0 西部 逆断层 0 8~ 870 6~0 多 等 7 西部 逆断层 0 55 56 0 多 较 9 西部 正断层 5 35~60 850 ~0 多 等 3 东部 正断层 797 56~90 900 3~38 多 较 东部 逆断层 38 0~5 56 ~7 多 较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