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天普洛安)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过程中TGFβ1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天普洛安)对大鼠放射性损伤过程中TGFβ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在治疗放射性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 对照组(C组)、单纯照射组(R组)、乌司他丁治疗组(U组). R及U组大鼠行直线加速器全胸部照射一次,剂量为20 Gy. 照射后U组通过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 000 U/(kg·d)],共计7 d;C,R组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于照射后7,15,30,60 d处死动物,取部分组织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学及肺胶原蛋白等,另取部分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GFβ1阳性细胞;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肺泡洗液和血清中TGFβ1水平. 结果: R,U组在照射后肺间质密度、TGFβ1阳性面积以及肺泡洗液和血清中TGFβ1水平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升高,其中以R组30,60 d时与C组比较最为明显(P0.01),同时可以发现U组与同期R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泡洗液和血清中TGFβ1水平变化与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结论: TGFβ1在放射性损伤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间接地反应了放射性损伤程度,乌司他丁能通过显著降低TGFβ1的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与发展,有效地防护放射性损伤.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肺 辐射损伤

0引言。

放射性损伤是临床胸部肿瘤放疗、骨髓移植预处理、平时核辐射事故及战时核辐射后严重并发症. 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放射性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1]. 乌司他丁(天普洛安)是一种广谱的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多种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我们通过动物实验建立放射性大鼠损伤模型,发现乌司他丁能有效降低TGFβ1水平,为治疗放射性损伤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健康雌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180±20) g,购于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6MVX直线加速器;图像采集使用OLYMPUSBX51型号显微镜系统;图像分析使用美国Media Cybernetics公司的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酶标仪使用美国BioRad公司生产的BioRad450型;TGFβ1大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及兔抗大鼠TGFβ1 mAb试剂盒购于美国Santa Cruz公司;ABC免疫组化试剂盒购于美国Sigma公司;乌司他丁(天普洛安)购于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动物模型制备与实验分组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C组)、单纯照射组(R组)、乌司他丁治疗组(U组). 后两组动物经戊巴比妥40 mg/kg腹腔麻醉后,以自制的装置固定大鼠,胸部覆以23 mm厚蜡块以调整剂量分布,铅屏蔽头部与腹部行直线加速器全胸部照射,单次剂量为20 Gy(2 Gy/min),距离1 m,面积4.5 cm×4.5 cm. U组于照射当日开始以乌司他丁10 000 U/kg尾静脉注射,而后每天相同剂量静注,共计7 d;C,R组同期尾静脉静注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1.2.2标本采集于照射后7,15,30,60 d每组取5只麻醉后,直接从心脏采血2 mL,立刻置入含EDTA的抗凝管中混匀,静置30 min后以1500 r/min离心15 min,留取血浆冻存于—70℃;将大鼠右侧肺门结扎,气管插管,注入生理盐水4 mL,保留3 min后吸出,反复3次,收集支气管肺泡洗液BALF,将BALF 4℃离心(3000 r/min, 4 min),吸取上清液冻存于—70℃待测;取右下肺以40 g/L多聚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

1.2.3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石蜡切片分别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动物肺组织一般病理学改变,每例实验动物选5张切片,运用OLYMPUSBX51显微图像采集系统100倍下每张切片随机选取10个高倍镜视野观察. ImageProPlus 6.0(美国Media Cybernetics公司)医学图像分析软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肺间质面密度等;同法用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胶原蛋白沉积情况.

1.2.4免疫组化检测TGFβ1的表达取包埋好切片,按试剂盒说明书步骤进行,兔抗大鼠TGFβ1多克隆抗体稀释度为(1∶100),DAB显色,苏木素轻度复染核,光镜下观察. 结果以胞质内可见棕红色颗粒者为阳性,以肺泡实质TGFβ1阳性表达面积作为检测TGFβ1表达的半定量指标.

1.2.5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TGFβ1的含量取冻存的血浆及肺泡洗液,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步骤严格操作.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数据以x±s表示,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肺组织病理学变化HE染色显示C组肺组织结构正常;R组7 d肺泡壁增厚,肺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少量炎细胞浸润,15 d出现局限性炎症浸润灶,30,60 d肺水肿明显,局限性肺实变;U组各期炎症、水肿均较R组减轻(图1). R组在照射后30,60 d肺间质面密度逐渐增大(P0.01),而U组与同期R组比较明显减小(P0.01,表1). Masson染色显示C组可见淡蓝色的基质胶原较少,主要分布在气道及血管外膜. R组7,15 d基质胶原与C组相比较稍有增加,30 d以后血管外膜及肺泡间隔胶原纤维增多,U组与R组同期相比胶原纤维减少(图2).表1不同组间放射性损伤肺间质面密度的变化。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