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点冷爱_冷爱

把一只长颈鹿带到世上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长颈鹿胎儿从母亲的子宫里掉出来,落到大约三米的地面上,通常后背着地。

几分钟内,它翻过身,把四肢蜷在身体下。

依靠这个姿势,小长颈鹿甩掉眼睛和耳朵里最后残存的一点羊水,第一次得以审视这个世界。

此时,长颈鹿母亲便用粗暴的方式把它的孩子带到现实生活中。

长颈鹿母亲低下头,看清小长颈鹿的位置,并将自己确定在小长颈鹿的正上方。

她等待了大约一分钟,然后做出最不合常理的事――她抬起长长的腿,踢向她的孩子孩子妈妈踢翻了一个跟斗后,四肢摊开。

如果小长颈鹿不能站起身,这个粗暴的动作会被长颈鹿妈妈不断地重复。

长颈鹿为了站起来,会拼命努力。

筋疲力尽时,小长颈鹿有时会停止努力。

母亲看到,就会再次踢向它,迫使孩子继续努力。

直到小长颈鹿最终第一次用它颤动的双腿站起身来。

这时,长颈鹿母亲做出更不合常理的举动――她再次把小长颈鹿踢倒。

为什么?妈妈要让孩子记住自己是怎么站起来的。

因为,在荒野中,狮子、狼等凶猛的动物都喜欢猎食小长颈鹿,遇到危险时,小长颈鹿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站起来,才能避免自己与鹿群脱离,一只小鹿只有在鹿群里才是安全的,如果长颈鹿母亲没有教会她的孩子尽快站起来,与大部队保持一致,那么它就会成为这些野兽的猎物。

长颈鹿母亲用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把她的孩子带到现实生活中,对此,舔犊情深的为人父母者会觉得长颈鹿妈妈不通亲情、缺乏母爱,甚或残忍,毕竟,小长颈鹿刚刚降至这个陌生的世界,它甚至还不曾看清楚它降落的环境,它的降生感受到的不是来自母亲的温柔关爱,而是母亲给予的疼痛。

在这看似残忍冷酷的背后,凝聚的是长颈鹿妈妈的深情厚爱――一种理智的爱、清醒的爱,兼顾孩子长远成长和生活的爱!教会孩子独立生活,应对危险,对孩子生命负责的爱,一种冷冷的爱,尽管这爱带有当头一击的疼痛,尽管这种爱的方式和为之所采取的措施在现实生活中不能为部分家长所接受与认可。

然而,谁又能指责长颈鹿妈妈做的不对呢?对待下一代的养育方面,人类的做法引人深虑,针对众多家长在育儿方面的一些实际情况,我想给家长朋友们谈及的是:   第一,现实生活中的孩子,并不像我们众多家长想象的那样脆弱、怯弱,作为一个处在生长发育逐渐走向完善和成熟阶段的生命,孩子生长的力量,或者说孩子自我成长和自我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正如小长颈鹿,是充满顽强与坚韧的,甚或比小长颈鹿更坚强,因此,也更值得家长朋友们去尊重甚至是崇敬。

第二,对于成长中的孩子家长要多一份平静的耐心与包含理解的等待,适时地给予孩子受挫的机会;少一份包办与代替,多为孩子提供一些有利于他们长远发展的锻炼机会和成长机会。

类似于长颈鹿妈妈的那种为孩子长远发展而负责任的眼光和适宜于孩子们发展的举措,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或缺和替代的。

第三,如同故事中所说的,“小长颈鹿要与大部队保持一致”,而我们孩子同样也有自己的大部队,并要使自己与大部队保持一致。

这个“大部队”不一定是我们成人认可的,即与成人社会不尽相符的行为与事情,但却是所能理解的事情、孩子愿意做的、力之所能的事情,孩子合理的事情。

当然也要兼顾孩子长远发展。

这其中,需要我们以一种儿童的心态和儿童的思维、儿童的情感来面对自己孩子,多多少少是有别于长颈鹿妈妈的所做所为的。

第四,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和独立意识与自我判断思维。

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孩子的身边,陪在孩子的身旁,但是我们却可以让孩子觉得离开了我们犹如没有离开一样,他们是无所畏惧的,而他们无所畏惧心理则来自孩子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判断。

所以我们要为孩子提供自己选择做事的机会以及按他自己的方式去做事的时机且这种方式对他周围的人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点谈完之后,回到生活中,我们感受到:很多时候,做父母的、当爷爷奶奶的,都略带有牵就、包办的心理和相应的实际行为,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爱与关怀,它增添了孩子的娇气和依赖思想,使得孩子在离开成人独自面对困难、痛苦和磨难时,表现的是那般的怯懦和不堪一击,又是那样的缺乏主见。

发生和表现在孩子身上的此种行为,也使得我们家长的感到无比的心痛和无奈。

而这,也不是家长们所愿看到和所接受的现实。

作为父母,应该能从上面的分析中来结合自己养育孩子的实际情况思考些什么的。

所以,为了孩子成长和他们健康与幸福的未来,也让我们孩子一些冷冷的爱吧!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我们所给予的童年早期的这份冷冷的爱、清醒的爱、目标明确的爱,会换来孩子温暖的、幸福的、快乐的以及美好的人生。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