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

摘要 本文以财政农业支出农村 居民消费的关系为 研究 角度,根据1986—2005年国家的统计数据,建立计量 经济 学模型,将财政农业支出对居民消费水平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 分析 结果表明:财政农业支出是促进农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对农民增收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因此,国家应努力提高财政支农支出,在“建立 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政策下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文 /zuowen/。

关键词 财政农业支出实证分析农民消费      一、引言      从“全面小康”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推进可以看出,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农业农民相关 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在新形式下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仅 影响 整个宏观经济的增长,更关系着和谐社会和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政府应不断加大财政农业的投入,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制定有效的财政支农政策,以多种方式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我们在贯彻财政支农政策和评价财政支农效率的时候,需要弄清楚财政农业支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由此为人们提供 理论 基础,并提出政策建议。   由于近几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低迷和消费能力偏低的情况,国内不同的学者和研究结构提出多种观点。薛誉华(2002)通过分析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超缓的原因,认为提高广大农民文化知识水平、 发展 规模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消费的根本所在。李长英(2004)通过基准垄断模型及其扩展模型的分析,认为鼓励国外和城市 企业 向农村直接投资是提高农民消费能力的有效途径。孙伟艳等(2004)通过分析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特点及作用,得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也是农民增收的有效组织形式的结论。宋元梁(2005)通过建立动态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城镇化与农民收入进而消费增长的关系,认为加速城镇化建设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江勇(2006)在其文章中指出,农业农村经济整处在新的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时期,发展劳务经济也具备一定的优势,因此可以通过发展劳务经济来解决农村富余人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消费。本文结合当前的国家农业政策,专门从分析财政农业支出农民消费水平的关系入手,以新的视角讨论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对农业财政支出是增加农民收入消费的有效途径。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二、建立模型的理论依据      根据各种消费能理论,建立消费函数的一般形式为ct = a0 +a1 yt +a2 ct—1 +a3yt—1①   其中,ct 、ct—1在这里分别代表农村居民t期和t—1期的消费,yt、yt—1分别表示t期和t—1的农村居民收入,此式子说明人们当期消费不仅与当期的收入有关,还受到前期收入、前期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符合消费理论的观点。然而yt—1与 ct—1之间呈现高度的相关性(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指出:当期消费主要取决于当期的收入),即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我们建立模型的时候首先要合并高都相关的解释变量从而减少解释变量的个数,达到消除多重共线性的目的。   另外,我们还必须知道政府对农业支出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凯恩斯的乘数理论表明,当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支出,便能够增加社会需求水平,成倍的刺激居民消费和国民经济。同样的,在农业经济中,政府投资兴建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为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提供了便利和可能,优化了农民交易的交易条件,从而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促进了消费。也就是说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同方向增加,属于正向的效应。我们可以从关于乘数的数量关系式来得出财政农业支出农村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yt—yt—1=d0(gt—gt—1)所以,yt=(gt—gt—1)+yt—1 ② 论文代写   其中,gt、gt—1分别表示t期和t—1期政府财政农业支出,d0为财政支出的乘数,我们将②代入①式中得到下面的式子:ct = a0 +a1 {(gt—gt—1)+yt—1} +a2 ct—1 +a3yt—1,把gt—gt—1用△gt来表示,即△gt为模型的另一解释变量,合并yt—1与 ct—1得到:ct =b0+b1△gt +b2 ct—1 ③      三、财政农业支出农民消费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收集   根据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及其现状以及数据的可取性,我们选取了1986年至2005年的数据为样本,使用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决算数据)作为我国农业财政支出(g)的度量指标。用国民经济核算中农民的最终消费项下的农村居民消费(以当前的消费水平)作为农村居民消费项(c)的度量指标。   (二)检验分析   1. 模型参数估计   我们在进行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的时候将把③改写成标准的计量经济模型为ct =b0+b1△gt +b2 ct—1+ t④   其中,t 为随即误差项,并且假设随机误差项符合经典假设条件,在回归的过程中,我们由于选择了ct—1解释变量消除自相关性,再利用函数D(G)从而 计算 出△gt,并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④式进行回归分析。在这个公式中,我们最为关心的就是△gt的系数b1的值,即政府财政支出的变动对农民消费的作用。利用Eviews3.1软件进行回归得到的结果写成标准形式为: 论文网   ct= 1480.580 + 6.00536△gt + 0.90254 ct—1   t=(2.439922)(3.353716)(20.83622)   R2 =0.970158R2 =0.966427DW=1.5445F=260.0744   其中括号内数字代表为对应的t值。 论文网。

转贴于。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