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内固定方式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刘俊雄,王立松,苏秀君,严笑,任占良,雷书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37 例中男89 例,女48 例;年龄35~83 岁,平均65 岁。根据AO骨折分类法,A1型30 例,A2型64 例,A3型33 例。

1.2 手术方法。

连续椎管内麻醉或全麻,患侧垫一高枕。a)动力髋螺钉(DHS)及动力髁螺钉(DCS)组:将患肢牵引透视下复位后置于中立位,从大粗隆顶上约2 cm处取股骨外侧切口切口长短依骨折线而定。显露骨折处及粗隆下的股骨外侧皮质,按AO内固定原则上好DHS或DCS,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到复位满意为止。如果小粗隆骨折块,可用钢丝复位或通过钢板上的皮质骨螺钉对向固定。b)股髓内钉(PFN)组,仰卧位,使用骨科牵引床,在C型臂X线机下闭合复位固定好位置,从大粗隆外侧向近端作一约5 cm大小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及阔筋膜张肌,触及大粗隆顶端,从大粗隆顶端偏内缘进一导针,正侧位X线片证实导针位置良好后,以空心钻扩大粗隆部入点,根据髓腔直径大小,选比髓腔小1~2 mm的PFN钉插入髓腔,插入深度合适后确定前倾角。通过瞄准器向股骨的方向拧入螺钉,再拧入股骨螺钉,行远端锁定(根据骨折类型可选择动态或静态交锁)。

2 结 果。

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个月~2年,平均1.2年,主要的几种治疗指标比较见表1~2。表1 三种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略)表2 三种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术后随访结果比较(略)。

3 讨 论。

3.1 DHS。

DHS是由螺纹钉、套筒钢板、尾部加压螺丝钉及钢板螺钉构成,结构牢固,螺钉可在套筒滑动,并且DHS套筒钢板牢固连接,且有支撑作用,其抗弯强度为280kg[1],可支撑并稳定股骨粗隆骨折,在患肢早期负重时,因其有滑动作用粗隆钉向尾部滑动,能使骨折对合紧密。DHS是目前治疗粗隆骨折应用最广泛的标准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等优点。在应用中笔者体会DHS的最佳适应证是A1型骨折、A2.1和A2.2型可选用DHS[2],最好结合拉力螺钉应用。另外,DHS股骨颈内最佳位置置于股骨头压力侧骨小梁区,若高于股骨头上方1/4,则可能因螺钉拉出而失败,特别在骨质疏松严重粉碎骨折的患者,就不用或慎用DHS[2]。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