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兔胃粘膜损伤前后胃运动功能的影响】阳明经头痛在哪个部位

[摘 要]目的:探讨足阳明经与胃的相关规律。

方法:对40只大耳白兔用无水乙醇灌胃,造成胃粘膜损伤模型,然后观察针刺胃粘膜损伤前后胃运动功能的影响

结果:胃粘膜损伤造模后,胃运动振幅指数显著下降(P[1]、胃幽门压力[2]、动物胃排空[3]及胃粘膜损伤指数[4]等为指标,探讨足阳明经与胃的相关性,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本实验对40只大耳白兔以较为先进的消化道腔外电桥式应力传感器记录法记录胃运动,研究针刺阳明经穴对兔胃粘膜损伤前后胃运动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40只大耳白兔,体重1.8~2.5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5组,即A"四白"组;B"梁门"组;C"足三里"组;D"足三里"外2cm组;E模型组(不针刺)。

穴位采用拟人比照法,电针刺激用G6805—2多用治疗仪(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选择疏密波(疏波4Hz,密波20Hz),脉冲密度0.5ms,输出电压60V,0~60峰峰(1KΩ)。

实验动物均先禁食24h,以25%乌拉坦,按4ml/kg剂量,耳缘静脉注射麻醉。

�   麻醉后自剑突下作3cm的切口,将应力传感器(北京运载火箭技术研究所)埋置在距十二指肠约0.5cm的胃窦部浆膜处(与环形肌呈垂直方向),导线埋置在腹部皮肤下,缝合腹腔和皮肤,肌注青霉素抗感染,继续饲养,术后第5天进行实验,实验前禁食18~24h,实验时动物在清醒状态下记录胃运动

测量时取出传感器导线,连接电桥(武汉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在二道生理记录仪(成都医疗仪器厂)上记录胃运动

各组先分别描记20min胃运动后(造模前。

针前),除模型组不针刺外,其余4组均电针刺激20min,再描记电针后20min胃运动(造模前针后)。

然后按2.35ml/kg体重剂量无水乙醇灌胃,造成胃粘膜损伤模型。

造模1h后,同前测各组胃运动20min(造模后针前),再电针刺激各20min,描记胃运动20min(造模后针后)。

描记完毕,处死家兔,剖腹取胃,从胃幽门至贲门处沿胃大弯剪开,自来水下用毛笔轻轻刷尽胃粘膜粘液,置于盛有生理盐水的弯盘中,用镊子展平,在放大镜下,参考Cuth法进行溃疡指数记分,即:≤1.0mm长度的溃疡或出血点记1分;1.1~2.0mm记2分;2.1~3.0mm记3分;3.1~4.0mm记4分;≥4.1mm记5分。

宽度大于2mm者记分乘以2。

运动振幅指数百分率,胃运动收缩波数目百分率,均以3min为计算单位,造模前针前振幅指数。

收缩波数目作对照为100%,计算收缩波指数。

收缩波数目百分率

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方差齐者以方差分析和q检验分析,方差不齐者以秩和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针刺阳明经穴对兔胃粘膜损伤前后胃运动影响,见表1,各组收缩波数目百分率比较见表2。

从表1振幅指数百分率看,"四白"穴造模针刺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

说明针刺"四白"。

"足三里"穴能增强胃运动,尤以"四白"最为显著,且在胃粘膜损伤后,同样的能增强胃的运动

表2提示,针刺各组穴位对造模前后胃运动收缩波百分率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针刺家兔运动影响主要是通过增强胃平滑肌收缩,而不是靠加快频率实现的。

�   2.2 针刺阳明经穴对家兔胃粘膜损伤指数的影响,见表3。

表3提示,针刺"四白"穴胃粘膜损伤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

各组均数呈"四白"组0.05),体现了经穴的效应明显高于非经穴对照组,说明足阳明经穴对胃运动功能有特异性调节作用。

本研究中还发现,即使同属足阳明经穴位,对胃运动功能及胃粘膜保护作用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

三穴中以"四白"对胃功能的影响最为明显,"足三里"次之,"梁门"最弱。

从中医经络理论分析,经络学说中有上下对应的标本理论,"标"即人体的上部(头面部),"本"即人体的下部(四肢下端),该理论阐述了人体上下内外联系的规律。

针灸临床也有"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的治疗方法,经脉上所属腧穴均有主治其相应经脉与脏腑病的特异性。

关于"四白"对胃的作用,临床研究报道较少,且从历代医籍及教材中均只提到该穴的局部治疗作用,很少提及"四白"穴与所属经脉相关脏腑胃的作用。

本研究及以往研究结果[5]证明,针刺"四白"对胃功能的影响,其效应与"足三里"相似,有时甚至优于"足三里",这一结果为临床应用四白穴治疗胃的疾患提供了依据。

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四白"穴位于眶下孔,其下方是眶下神经,受三叉神经的支配。

面口部的初级感觉传入主要投射至三叉神经脊束核和感觉主核,少部分投射至孤束核。

因此,面口部"四白"穴区的感觉传入和胃扩张刺激的感觉传入可能在孤束核发生会聚整合[6],使迷走神经复合体中的神经递质或调质发生改变,从而对胃运动起调整作用。

4 参考文献   1 严洁,常小荣,易受乡,等.针刺阳明经不同穴点对胃窦面积影响的结果分析.中国针灸,1999,19(3):167   2 林亚平,钱立伟,等.针刺阳明经足背段对人体幽门括约肌压力的影响.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5(4):61   3 易受乡,严洁,林亚平,等.胃经循经逐点动态刺激对家兔胃排空影响的观察.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5(4):50   4 严洁,常小荣,易受乡,等.电针阳明经穴对家兔胃粘膜损伤防御性保护作用的研究.中国针灸,2001;21(6):350   5 常小荣,严洁,易受乡,等.针刺阳明经"四白"。

"内庭"对胃蠕动功能的影响.中医杂志,1999;40(4):217   6 CarlsonSH,OsbomJW.SplanchricandVagalDenervatinAttenuateCentaFosbutnotAVPRespponsestoIntragas—tricSaltinRats,AmJPhysiol1998May;247(5Pt2):R1243—52   (收稿日期:2002—01—25,成平发稿)。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