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接设计在运动服装中的运用

摘要: 毕业论文网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运动休闲占据了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于是消费者对于传统运动服装功能性与审美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拼接作为一种古老而新颖的设计方向再次重新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被大量运用在现代运动服装各种类型产品的设计中。

为此,将对拼接设计运动服装功能性与审美性的运用进行系统的分析,以便于寻找运动服装设计拼接创新的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   拼接运动服装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4011601   1引言   不断提升的生活方式使得运动休闲占据了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于是随之而来的休闲运动服饰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衣柜,进而运动服装市场便开始蓬勃发展。

但是现代人们对于运动服装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运动”这一基础要求,而更多的演变成了大众日常休闲着装中的一种风格。

因此在传统的运动设计理念中添加时尚新颖的生活元素,让运动服装“靓”起来,是摆在设计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针对运动服装某些特有运动属性的需求,在其设计手法和装饰结构上的选择是非常有限的,所以目前绝大多数的设计变化主要集中在搭配色彩,选择面料或者整合局部小装饰上。

然而一些时尚运动品的设计大量地将拼接运用运动作品中来打破常规属性结构、弱化结构的功能性及放大其装饰性等,更加淋漓尽致地去彰显个性化。

作为一种在服装设计运用相对广泛的传统设计手段,拼接往往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形式而一次次挑战服装设计创新。

它在展现服装功能性与增加服装时尚性方面常扮演着重要角色。

于是随着日益丰富的功能和审美需求不断增长,运动服装设计也逐渐向多元化方向演变。

2拼接设计运动服装中的运用   2.1在运动服装功能性上的运用   2.1.1拼接的结构舒适性   从服装构成原理的角度分析,拼接手法的运用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体运动过程中动作的灵活性和舒展性。

拿针织类服装来说,穿着柔软贴身舒适,但是不好之处是非常容易变形;而梭织面料品种繁多,且有相当好的固形性,但就是不容易贴合皮肤。

因此在运动服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运用拼接理念在运动服装中融合了各种面料的优点,在运动强度大的部位选用了柔软的针织面料,这样可以缓解服装的生硬不舒适感。

2.1.2拼接运动功能性   在运动过程中,因为运动强度或者其他因素而导致人体不同部位会产生温度,湿度,体积等相应不同程度的改变。

基于此种情况,服装运动功能性设计便应运而生。

我们都知道,在运动中人的两臂活动量要远远大于躯干的前后运动量,这就解释了为何在众多的运动服装设计中衣身采用梭织面料,而袖子采用的针织面料

因为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保证人体不同部位在活动过程中可以舒展自如随意。

例如,由日本某运动品牌研发的一款新型日常慢跑服中组合了三种新型材料。

设计过程中首先借助实验精准定位人体最易出汗和温度敏感部位,然后根据新型面料的性能,针对这些部位用拼接方法选用适合的材料。

这种新型面料具有可控的吸湿性和温度变换感应以及良好的抗拉伸性能,帮助人们缓解运动中的各种不适感,辅助其顺利完成运动

2.2在运动服装装饰性上的运用   2.2.1色彩图案   在各类服装设计里,拼接手法中关于色彩拼接是被运用最广泛的一种。

这是因为人对于色彩图案的视觉敏感度往往要高于皮肤对于面料的接触感。

所以我们常见到利用拼接手段将运动服装上的一些队徽,数字等运动标志用不同面料的色彩、纹样等形式相结合来向人们传递视觉信息时,在光秃的服装外在下视觉上能够形成一些带着时尚感的艺术符号,通过这种拼接直接传递出了个性张扬的运动时尚精神。

2.2.2装饰性面料   当今科技将运动服装所用面料的物理性发挥到了极致,让其很好的辅助服装运动性能的发挥。

但是我们也会见到一些不适合作为常规运动面料类似雪纺、皮革、丝绸等材料的融入,瞬间提升了运动服装时尚感和新鲜感。

3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思想的不断进步,当时尚与实用在服装设计中变得同等重要时,运动服装设计便走出了传统的设计理念也开始追求功能性装饰性并重。

拼接这一种古老而新颖的设计理念帮助运动服装实现了运动时尚的完美结合。

这一手法的应用既可以辅助运动服装完成其运动性能又打破了传统死板的外在设计,平添了强烈的装饰性时尚性。

因此拼接手法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有待设计师们在进一步发掘并积极应用于各类服装设计中使其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饶维苗.服装造型中拼接视觉的趣味性研究[J].服饰艺术,2012.   [2]王弦语,徐青青.拼接元素的发展与创新应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   [3]何昕蓉,袁慧慧,田媛.论面料拼接休闲运动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2.   [4]郭建营.服装时装化对运动服装设计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报,2011.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