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并购市场效应实证研究

内容摘要:并购是资本市场永恒的热点。自2002年外资并购政策逐步放开以来,我国沪深两地上市公司被外资并购的案例频频现于报端。那么,外资并购是否能给我国上市公司带来效益,从而影响投资者的预期,使股票产生超常收益呢?本文将基于事件研究的方法,来探索这一问题。

关键词:外资并购 事件研究 市场模型 超常收益      外资并购概述      外资并购是指国外公司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渠道进行兼并或收购,并依照东道国的法律,取得某现有企业的部分或全部所有权。从世界的范围来看,在过去的10年中,跨国并购逐渐取代了“绿地投资”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方式。自2002年开始外资并购政策逐步放开以后,外资并购数量在中国爆发式增长。世界知名的大型电信设备提供商阿尔卡特通过控股上海贝尔成为上海贝尔第二大股东;随之而来的是中国石化与壳牌签署合资协议、轻骑集团与印尼国际财团进行战略重组,跨国公司成为国内企业并购舞台上最活跃的角色,各行各业的跨国巨头纷纷传出并购我国企业的消息。   在许许多多有关并购研究当中,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问题就是“并购究竟是否给企业带来效益?”一般认为,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多元化经营、降低交易费用以及协同效应,达到“1+12”的功效。但是,事实证明企业并购并非都是成功的。本文基于目前中国上市公司,来研究外资并购是否给上市公司带来效益,从而影响投资者的预期,使股票产生超常收益。      外资并购实证研究      本文选取了2003年发生的比较典型的6个外资并购的案例,它们分别是乐凯胶片、辽宁成大、中孚实业、重庆啤酒、赛格三星和东阿阿胶被外资收购的例子。      研究方法   事件研究法 我们用事件研究法来检验股价对并购消息披露的反应。事件研究法(Event Study Methodology)最早由E•Fama、R•Roll等人在1969年提出,其原理是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某一特定事件研究事件发生前后样本股票收益率的变化,进而解释特定事件对样本股票价格变化和收益率的影响,被广泛地运用于检验事件发生前后的价格变化,或价格对信息披露的反应程度。事件研究法是基于有效市场假设的,即股票价格反映所有已知的公共信息。既然投资者的行为是理性的,那么投资者对新信息的反应也应该是理性的。因此在实际收益中减去假定某个事件没有发生而估计出来的正常收益便是超常收益(abnormal return),可用来度量股价对事件发生或信息披露异常反应的程度。   超常收益率的计算 本文将采用市场模型来计算超常收益率股票收益可分解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整个市场变化引起的;另一部分是由公司特定因素引起的。   对单个股票i而言,日收益率可表示为:      H1:CARi≠0→信息对股价产生重要影响,信息具有“重大性”。      事件研究及其分析   研究说明 如果并购的消息是重大利好的话,累计超常收益CARi的值应该显著的大于0;如果CARi的值与0比较接近甚至为负的话,我们认为并购消息的公布并没有对股价的提升有促进作用,投资者对于该股票的信心并没有因为并购的发生而明显增强,此时的并购消息不是重大利好的。   信息公告日为事件日(即t=0),事件影响期定为[—20,20]。   取t=—20日之前一年的日收益率的数据与市场收益率的数据,借助线性回归的方法可以求得参数的估计值。      本文所选6只股票的α、β的估计值见表1。   单个样本的研究结果 乐凯胶片(600135),2003年10月23号,伊士曼柯达公司以4500万美元现金出资和提供一套用于彩色产品生产的乳剂生产线和相关的生产技术,换取公司控股股东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所持有的公司20%的股份。上午停牌一小时。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