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初中女生谈恋爱 初中女生被“劝”死,网上直播丝丝凉意冷冷童心

2009年5月24日夜,15岁的八年级优秀女生方晴,突然在家中自杀身亡!   方晴父母悲痛欲绝。

在向其老师及同学调查女儿自杀原因时,他们竟获得一个匪夷所思的事实:女儿是在网上,被同学一步步“劝”死的!而“劝”死过程,还在网上进行了同步直播。

面对如此麻木的灵魂,面对这些残忍的自杀帮凶,方晴父母发出了泣血拷问:他们为何冷漠地把女儿推向祭坛?      痛哉父母心:   品学兼优的女儿突然自杀了      2009年5月25日,早晨5点45分,刘秋芳推开女儿方晴的房门,叫她起床上学,却看到令她肝肠寸断的一幕:方晴僵直地躺在床上,脸颊青紫,早已停止了呼吸……   几天后,章丘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结合尸检报告,出具了方晴系服农药“敌敌畏”和安眠药自杀身亡的证明,排除了他杀的可能。

几近崩溃的刘秋芳夫妻,一时无法接受女儿自杀的事实。

方晴生前,是章丘市北部某镇中学八年级10班学生,在校担任副班长和学生会纪检部长,是师生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出事前几天,她还高兴地告诉刘秋芳,她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六一文艺汇演”,准备表演舞蹈。

刘秋芳想破脑袋,也实在找不出女儿自杀的理由。

在整理方晴遗物时,刘秋芳从她书包中,发现一封简短遗书:“爸爸妈妈,我做了错事,不能给你们抹黑……”   女儿究竟犯了什么错,竟要用生命来悔过?为解开真相,刘秋芳夫妻忍痛含悲,找到方晴所在班级的老师和多名同学了解情况,谁知竟获知一个惊天内幕:女儿是在遭遇“失恋”打击后,被一名男同学在网上反复“劝”死的!而其他在线同学竟充当起这场“劝死秀”的围观者、起哄者和帮助者!   据刘秋芳夫妻及警方调查材料、方晴QQ空间日志和聊天记录,我们还原了这起令人窒息的少女自杀悲剧内幕:   方晴今年只有15岁,她上面有一个姐姐。

父亲方大文、母亲刘秋芳在镇上做生意。

在优越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她,性格活泼开朗又直爽。

入学读书后,她成绩一直很优秀,读七年级时,曾参加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二等奖。

2008年9月,方晴升入八年级

情窦初开的她,单恋上了班中一个成绩优秀的男生,该男生叫刘航,是班上的学习委员。

方晴时常去向他请教作业题,约他同去食堂吃饭……   2009年2月的一天,刘航放学后刚走到门口,方晴快步走过来,红着脸塞给他一张纸条,又娇羞地跑远了。

这一幕,恰巧被同班同学刘卓撞见。

他见刘航拿着纸条正在发愣,他一把抢去,念道:“认识你的时候,就在心中刻下了你的名字。

”   “哇,方晴喜欢上你了!”刘卓看罢嚷道。

晚上他在家上网时,见自己建立的班级QQ群里异常安静,有些失落,就恶作剧般地发布了“方晴暗恋刘航”的消息。

QQ群中霎时热闹非凡……   自从“绯闻”传开后,方晴反而能坦然地约刘航爬山、看校内的篮球比赛……每次,刘航怕惹绯闻,想拒绝,却担心伤害方晴自尊,总犹豫着答应了。

谁知,刘卓将他们“拍拖”的细节,不断公布在群里

刘航方晴拿他无可奈何,只好听之任之。

这些不断升级的八卦新闻,很快传到了其他班级,让刘航感觉到巨大压力。

2009年4月底的一天,他鼓足勇气,将方晴之前赠送的“信物”紫水晶退还给方晴,怯懦地对她说:“咱们以后不要交往了……”方晴一愣,接过水晶,哭着跑开了。

刘卓又及时地在QQ群里发布“方晴失恋”的消息。

方晴的心情更郁闷了,上课时常走神。

5月8日,班主任发现后找她私下谈话,她保证说自己会处理好这件事。

这段时间,方晴每晚在家吃完饭后,如往常一样做作业、上网、睡觉。

刘秋芳夫妻没感觉到女儿有何异样,更没想到女儿竟会在家中“无缘无故”地自杀!      面对网友劝死,   她不得不死      一切,从5月22日发生逆转。

当晚10时许,刘卓在网上遇见方晴,追问道:“你还喜欢他吗?你以前喜欢他什么呢?”方晴答说:“喜欢他的聪明、活泼、开朗和娃娃脸,乃至他的一切。

”   刘卓嘲讽她一厢情愿。

或许是被戳到痛处,方晴伤感地说:“这世上不会有人比我更爱他,他会后悔的!”   刘卓发来一个鄙视的QQ表情。

方晴赌气似地说:“他不爱我,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刘卓马上反问她:“你想为他去死?”方晴答道:“是的……”   见她这样说,刘卓马上来了兴趣,将两人之间的对话内容复制到了群里

当时在线的10多人起哄道:“真的假的?”“方晴想死,是在吹牛吧?”……   见同学们兴致勃勃,刘卓也想再问个究竟。

可此时,方晴已经下线了。

5月23日中午,刘卓方晴在线,就直奔上次交谈的生死话题:“你打算什么时候死?”方晴不高兴地说:“你别问了,我要去跳炫舞了(一种网络游戏。

编者注)。

拜拜。

”   此时,如果方晴立即关闭QQ去跳炫舞,或许就不会发生后面的自杀悲剧。

遗憾的是,可能是出于礼貌,她在等待刘卓说“再见”后再离去。

刘卓发来的却是:“你不是要死吗?怎么又去跳炫舞了?”   他明摆着要与方晴算“死账”。

接下来,只有在电影中才能看到的“劝死”故事,真实地在两个孩子之间上演了:   刘卓:那你告诉我你打算什么时候死?   方晴:你别管了,我早晚要离开他。

刘卓:你还是不敢死!   方晴:我保证死。

刘卓:行,你记住哈,你要死不了,就说明你对他的感情不真,那我会向全年级宣布!   刘卓:可别不死啊,星期一上学等你死的消息。

刘卓:现在我向所有年级部同学群宣布你明天晚上自杀,如果不自杀呵呵,那就不要怪我喽……   说罢,刘卓在多个QQ群里,发布了如下内容的“自杀公告”:   “同学们,姐妹们,我宣布,八年级10班的方晴刚才说,她为了刘航自杀,她说不是说笑,而是真的。

我现在让你们作证,她星期天晚上自杀,如果咱星期三还没听到她自杀的事情,那她纯属是不要脸,谁都不要搭理她。

”   看到这条“重磅新闻”后,在线的同学炸开了锅:“真的假的?是不是娱乐我们哦?”“方晴真是好样的,她是烈女!”“我报名当证人!”……   就在大家质疑、起哄的同时,方晴在电脑前,默不作声地看着他们的对话,内心被绝望一点一点地吞噬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明知她在线,明知她失恋过,明知她可能是一时气话,或是真心赴死,却没任何人去安慰、劝阻她。

相反,大家像约定好一般,等着一个花季少女怎样去履行自己的死亡诺言!   在再三保证自己必死后,方晴准备下线,刘卓不放心似地“叮嘱”她:“你可别忘了死哈……”   5月24日,刘秋芳夫妻一大早就去店里忙生意了。

方晴一人在家。

同学英英说,上午9点半左右,方晴给她打电话说在家无聊,让她叫上另两名平时关系较好的同学到她家来玩。

她们四人有说有笑地玩到下午两点左右时,方晴打开电脑,又与刘卓不期而遇:   刘卓:你怎么还不死啊?不是说今天吗?   方晴:我没说上午就死。

刘卓:那我在群里再公布一次。

哈哈。

……   英英说,方晴下线后,神情变得十分黯然。

过了一会儿,就拉着她们去街上买农药。

英英问她是不是想自杀,她说自己不会做傻事,是帮姥姥买的。

英英等人信以为真,四人一起来到镇种子站门市部,买了一瓶除虫用的农药“敌敌畏”。

之后,她们分头回家了。

而安眠药,是同学张悦在傍晚送来的。

事后张悦向警方证实,这些安眠药,是班中几名同学,在群里看到方晴自杀预告后,分多次从药店紧急买来的!   就这样,一个15岁少女的自杀计划,已经被亲密的同学逼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

所有知情的同学在这场“自杀秀”中,竟充当了麻木的看客、推波助澜者和实施自杀计划的帮凶,最终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麻木灵魂:   请为不该殒落的生命默哀      得知爱女自杀真相,刘秋芳夫妻悲愤难抑,决定通过法律来为女儿讨公道。

2009年8月3日,她和丈夫一纸诉状,将刘卓告上章丘市人民法院,要求他为方晴自杀承担50%的民事赔偿责任。

庭审中,刘卓的律师辩称:方晴刘航失恋后,为情所困,无法解脱,产生悲观厌世情绪,自杀身亡与刘卓之间的聊天行为无事实及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双方僵持难下,官司一时无法终结。

9月9日,刘秋芳浑身颤栗着打开了方晴的QQ,进入了她的空间日志。

根据里面的文字,她触摸到方晴5月8日之前几天的痛苦心情:“我流泪了!我伤心了!只有星星陪着我……”“失恋了,我心痛得恨不得没长这颗心……”   而老师找她谈话后的5月9日,阳光已照进她心房:“挥挥手,向过去诀别,嘿嘿,做快乐女生,找回以前的自己!”   5月24日,方晴生命的最后一天。

她在日志中写道:“拜拜,八年级10班的同学们!我爱你们!在我离开你们的日子,愿好运永远追随你们!嘿嘿,大家一起笑哦!”同时,她还写下了对爱情的期待:“愿美丽天国,爱情相伴!”   刘秋芳这才明白,女儿根本就没有错――在那青葱岁月里,谁不追逐、向往朦胧的爱情!看着女儿灿烂的笑容定格在15周岁,她的心一阵刺痛,痛苦地伏在了桌面上……   刘秋芳含着泪水,将方晴的留言发到了班级QQ群中。

所有同学均没想到,方晴在走向死亡前,送给他们的是美好而真诚的祝福!那些目睹过“劝死直播”的同学,此时才感到后悔   而作为劝死直播“主导演”的刘卓,看到这段话后,内心深受震撼。

2009年10月28日,他和父亲带着营养品来到刘秋芳家,一进门,他就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请求刘秋芳夫妻的原谅。

悲愤难抑的刘秋芳,将他们轰出了家门。

方晴的父母一纸诉状将刘卓及其监护人告上法庭。

法院经调解无效后,于2010年6月判处刘卓及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并赔偿方晴父母2万元人民币。

被告不服判决,目前已提起上诉。

针对这起罕见而又震惊世人的网上“劝死”案,记者采访了山东济南正义律师事务所阚志远律师,他认为:从事实依据来看,同学“劝死”和“助死”行为,都跟被害人自杀有明显因果关系,涉嫌构成故意杀人罪,有关方面应立案侦查。

方晴虽已化尘而去,但这起悲剧带给我们的拷问并未停止:“当初那么多的孩子在网上直面了这场比直接杀人更残忍、更暴力的‘劝死秀’,为何个个充当了旁观者、起哄者甚至‘助死者’?她们为何如此漠视亲密同学的生命?世上最美好、最纯真的同学友情,为何沦丧到如此地步?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就此案和前段时间网上井喷的初、高中生“摸奶门”“脱裤门”“拉链门”等校园事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社会心理学专家舒国印认为,这实际上是少数90后学生群体心灵上的一种渲泄,或可说是人格扭曲的心理释放。

这些赤裸裸的“表演”,都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和家长,对孩子教育方面的某些缺失。

他分析说,90后出生的孩子,从小便有机会接触到国内外的成人动漫、网络游戏、暴力色情、自杀视频等亚文化,他们尚未成熟的心智很容易被污染和荼毒,而作为家长和学校,往往不能给予及时的、正确的、足够的引导,导致部分学生越陷越深。

关注90后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迫不及待的地步,家长、老师及至整个社会都要行动起来,给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只有解决了这些深层次问题,此类悲剧、闹剧才有可能从社会上和网络上销声匿迹。

(应死者父母要求,文中对相关人名、地名作了一定技术处理)   编辑/赵靖。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