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TA—K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对血细胞计数的影响

【摘要】   目的 研究EDTA—K2诱导血小板聚集所引起的血液分析仪计数RBC、WBC及PLT的数值变化。方法 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EDTA—K2抗凝血,同时手工计数标本和涂片镜检,并作相应比较得出结论。结果 血液分析仪检测的部分EDTA—K2抗凝血血小板计数低于手工计数的结果,而白细胞计数结果却高于后者,二者差别均有临床意义。结论 对于EDTA—K2抗凝的静脉血个别患者可能会发生血小板聚集,从而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PTCP(pseudothrombocytopenia),WBC计数假性增高,所以应该引起重视,及时纠正,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关键词】 EDTA—K2 血小板聚集 血细胞计数

血液分析仪在全国各级医院已普及,相对于传统的手工法来说其优点是简单、快捷、重复性好等,但很多外界因素都会影响其检测的准确性。EDTA—K2抗凝血引起的个别人血小板发生聚集就是典型的例子,它可以导致EDTA依赖性的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dependent PTCP)[1],同时还造成白细胞计数的偏高,引起临床误诊,本次实验对7例血小板聚集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2007年8月~2008年8月EDTA—K2抗凝有血小板聚集的患者7例,其中男3例,女4例;年龄15~55岁,平均为34岁。

1.2 仪器与试剂 深圳迈瑞公司BC—3200血细胞分析仪及仪器配套试剂,质控品是PHC—3D血细胞质控物(南京普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Olympus公司生产的双目显微镜BH—2,EDTA—K2真空抗凝管(沧州永康医药用品有限公司),盐酸稀释液、草酸铵血小板稀释液及瑞氏染液。

1.3 方法 首先用PHC—3D血细胞质控物监控其稳定性,然后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用血液分析仪检测并记录EDTA—K2抗凝血的WBC、RBC及PLT的数值,然后采集患者末梢血20 μL加0.38 mL盐酸及草酸铵稀释液由有经验的主管技师进行手工WBC、RBC及PLT计数,并制备血涂片,观察血小板数量、形态及血小板聚集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x±s表示,应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BC—32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手工计数WBC、RBC、PLT的结果及配对t检验(表1)。3 讨论。

1)BC—32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是电阻抗法:电阻抗原理又称库尔特原理,其内有一个充满导电性液体的小孔,它的脉冲是稳定的,当有细胞通过时,脉冲就会变化,它的振幅的大小反映细胞的大小,它的数量即细胞的数量[2]。其中2~35 fl为血小板,35~450 fl为白细胞,当有血小板聚集或存在大血小板且不被溶血素溶解时,仪器可误将聚集成团的血小板当作白细胞计数,因此就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偏高的现象[3],进而引起血小板假性偏低。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