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应收账款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提高资金使用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评估、企业破产清算工作多年,为此,文章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阐述,并提出一些对策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赊销      应收账款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

合理的应收账款对于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应收账款是一把双刃剑,若管理不当,极易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增长速度快,涉及金额大,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应收账款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中小企业规模小、结构简单,融资能力不强,一旦发生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现金流量不足,轻则限制企业的快速发展,重则关系到企业的生存。

一、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客户资信评估,难以识别信用风险   企业对往来客户资信状况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估是企业赊销的前提,但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对客户资信评估。

由于中小企业在生产规模、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难以与大型企业抗衡,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机制下,为了抢占市场,往往对客户不做深入调查,就与客户签订合同,最终导致应收账款信用风险。

(二)企业应收账款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1、考核制度不合理   中小企业营销人员的工资总额往往只与销售任务挂钩。

营销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情况,采用赊销、回扣等手段加大销售力度,导致了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加大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

2、未建立应收账款管理责任制度及定期查对账制度   企业相关部门没有形成必要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一旦出现问题,部门之间互相推诿。

例如,在一些企业中,营销人员负责销售业务,并从销售额中提成,催收欠款的工作却由财会人员承担。

这样的分工实际上已经将职责与权限分开,对于营销人员来说,他只需关心其销售额能否增加,却不用关心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因而在选择赊销的对象上自然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选择;而对于财会人员来说,账款能否收回并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收益,因而使财会人员缺乏催收账款的积极性。

财务部门长期不与客户对账和沟通,容易造成账目不清。

一旦遇到客户发生人员或名称变更等情况,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追讨欠款。

且长期账目不清,易形成欠款超过诉讼时限,使企业利益得不到法律保护,给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企业长期不与客户对账,还有可能使收回的资金长期滞留在个人手里,致使企业资金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

例如,某印染企业,破产清算时应收账款余额1650万元,经管理人逐一发函与对方核对账目,发现有一部分的应收账款已由营销人员收回,营销人员利用企业管理上的漏洞将收回的货款长期滞留在自己手里或占为己有,给企业造成了损失。

3、未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   不管企业采用多么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有应收账款就有发生坏账的可能性。

但目前的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缺少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方法。

在实践中发现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财务人员知识领域有限,从来不计提坏账准备,只是发生坏账时直接处理。

财务报表很难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风险。

(三)日常管理不规范   销售部门只管销售任务的完成,财务部门只负责记账,对应收账款不进行跟踪分析。

一旦客户的经营情况发生变化,企业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企业造成损失。

例如,上例印染企业,至破产清算时应收账款应收某公司177万元,经管理人多渠道查询,该企业已于2002年就已清算完毕,由于企业客户不进行跟踪分析,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企业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不够重视。

大多数中小企业应收账款中有多少欠款超过了信用期,超过时间的长、短期款项各占多少,有多少欠款会因拖欠时间太久而可能成为坏账,心中无数,造成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催收、不能及时根据客户应收账款余额对客户信用政策调整。

应收账款原始资料管理不善。

应收账款的原始资料如合同、送货单、催收记录等保管不善,打起官司拿不出确凿证据,造成企业损失。

仍以上例印染企业为例,破产清算时应收账款余额1650万元,其中管理人通过诉讼或调解收回的应收账款249万元,仅占15%,85%的应收账款由于缺乏原始证据资料,诉讼工作十分被动,导致大量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损害了债权人利益。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策   (一)做好客户资信调查,确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应收账款赊销效果的好坏,依赖于企业实行的信用政策。

因此,确定合理的信用政策至关重要。

一个合理的信用政策制定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建立客户信息管理机构   目前许多企业客户资料的管理还停留在营销人员单独管理阶段,营销人员为了取得良好的业绩、防止自己客户流失,不愿与其他营销人员共享客户信息资源,使得客户信息成为个人资源,难以在整个企业中流通。

因此,企业应设置专门的机构及专职技术人员从事客户信息管理的工作,为企业进行客户信用评价提供详实的资料,有效地控制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

2、做好客户资信的调查、分析与控制,建立客户档案,并进行分级管理   企业应对现有和潜在的客户进行细致的调查,主要关注客户的性质,财务状况,信誉等情况,建立相应的信用档案,以供随时查询。

客户信用调查渠道主要有:信用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财务会计报表、银行信息咨询等。

在依据财务会计报表对客户作出信用评级时,不能仅凭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报表,一定要获取经注册会计师签证的财务报表或经专业人士审核后的财务报表。

因为一些企业为了达到获得银行借贷、债权人的信用额度等目的,有意粉饰财务报表,如实质上亏损的企业,在财务报表中表现为盈利。

企业搜集了客户的有关资料以后,必须进行分析并判断客户信用状况。

国际上多用“五C”系统对客户信用品质进行评价,即客户的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Collateral)和条件(Condition)。

企业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客户进行分类,以购货额、客户资信、潜在发展能力等多个标准对客户进行分类。

3、制定合理的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其客户提供商业信用而提出的基本要求,或指顾客获得企业信用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最低的财务能力)。

企业应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对信誉好的大客户可以给予更宽松的信用政策;对购货额不大,没有发展潜力、资信没有保障的客户可以考虑淘汰或采用较为严格的信用政策;购货额不大但有很强的增长潜力且资信情况有保障的企业,也可以给予较宽松的信用政策。

(二)制定一套合理的应收账款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在增加赊销额的基础上,降低坏账发生比率,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   企业营销人员的业绩考核不仅要与销售额挂钩,还要与应收账款回收额挂钩。

可采用现金流指标为主,销售额为辅的方法。

企业在考核营销人员业绩的同时,还应注重对营销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对企业的忠诚度等综合素质考核。

营销人员客户的选择和信用政策的采用上,要严格执行信用管理部门制定的政策,不能自行其事。

2、建立应收账款管理责任制度、定期对账制度、收账制度   建立赊销申报制度,当营销人员赊销时,应填制赊销申报单,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赊销

明确应收账款的追收是营销人员的责任,并坚持“谁经办、谁催收、谁负责”的原则清理欠款,责任到人。

企业应定期向客户寄送对账单,核对双方的账面记录。

欠款客户回函上的金额和对账单上的金额之间的差异,应责成相关部门及时处理,并形成书面文字材料,同各种函证材料一起装订成册,及时归档,方便日后查证。

应收账款遭到客户拖欠或拒付时,企业应当首先分析现行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然后对违约客户资信等级重新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收账方式。

一般的收账方式有:信函通知、电话催收、派员面谈、法律诉讼。

对于信用记录一向良好的客户,在去电发函的基础上,再派人与其面对面地沟通,协商一致,争取在延续、增进相互业务关系中妥善地解决账款拖欠的问题。

对于恶意拖欠、信用品质差劣的客户不再对其赊销,并态度强硬地加紧催收,必要时应采取法律措施。

3、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   按照权责发生制和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必须对坏账发生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金。

对于有足够证据表明企业确实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应及时进行核销。

对已核销的应收账款企业应在备查簿中登记,一旦客户具有了偿债能力,企业就应该积极追偿。

(三)做好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1、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   企业不能被动地等待客户到期付款,而应该经常对所持有的应收账款进行分析,达到对所持有的应收账款进行自始至终的日常监督。

通过应收账款跟踪管理,保持与客户经常联系,随时关注客户的经营状况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

2、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   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可以发现应收账款损失的可能性,判断企业潜在的亏损,如果账龄分析显示企业应收账款的账龄开始延长或者过期账户所占比例逐渐增加,那么就必须及时采取措施。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要在竞争中不被淘汰,保持竞争能力,那就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应收账款管理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方面应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但要做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出更好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廖荣华.应收账款管理信用政策选择[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4).   2、姬海华.浅析应收账款信用管理[J].企业家天地,2009(5).   3、梁明.浅析应收账款信用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   4、吴继良.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对策探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4).   (作者单位:常州中南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