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于舞台之外的那个人】 那个人

后天的人》(日)诹访哲史 著 李征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年1 月版定价:21.00 元201      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正常的人和不正常的人。

所谓正常的人,就是遵循既定的社会规则生活的人;所谓不正常的人,就是游离了这种社会规则的人。

后天的人》是对后者的一种关注:叔叔自小患有口吃症,长大后一度恢复正常,他却在纠正口吃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脱离于代表社会正常逻辑的语言之外的世界――“后天”。

妻子遭遇车祸死亡之后,叔叔离群索居,越来越遗世独立,最终不知所终

而“我”在写作关于叔叔的小说时也越来越感觉到“后天”的诱惑。

后天的人》里的“后天”,不是明天的明天这样的时间概念,而是意味着扭曲、反叛、搅局,是对庸常的拒绝、对定型的反逆,“说到底就是他的转身本能――对所有看上去眼花缭乱的世俗观念以及平庸的不断回避”。

如同堂吉诃德曾幻想凭借手中的长矛征服世界,“后天的人”与世界斗争的武器则是他的语言,前者是主动进攻,后者是忍耐“绷紧”。

两者的社会评价不免一样:违背了既有的社会规则,而被“正常的”我们视为“异端”,一棒子打死――没有人会觉得把风车当作敌人的堂吉诃德是个精神正常的人,一个在你面前冷不防就会吼出“砰啪”“七里巴哈”“河也妙”“它碰丢”的“后天的人”,你又怎么会把他当作正常人呢?这样的人,又怎么有资格和我们这些“正常的”人,在正常的人生舞台上同台演出呢?   所以,在《后天的人》里,叔叔只能以一个“旅行”的借口不知所终隐匿正常社会舞台之外。

说来文字的力量终是有限的,它没有强大到可以颠覆既有社会评价规则的地步。

尽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也不免会引起片刻的自省:“后天的人”说的都是疯话吗?我们说的话,一定比他说的更有价值吗?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