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产业转移机遇 推动石河子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对石河子开

摘 要:石河子开发区作为中国唯一定位于面向亚欧大陆桥沿线各国的国家级开发区,在建立开放型经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了全面崛起。本文通过对石河子开发区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区域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分析,提出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思考,并就石河子开发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思路。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关键词:产业;比较优势梯度转移石河子开发区;思考。

一、当前我国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特征  随着20世纪末新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的持续加快,促使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运动。这次产业转移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中,为加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赢得全球竞争优势而进行的。其转移重心逐渐从以初级加工、装配、生产、制造等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性产业转向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旅游、物流、金融、保险、咨询等服务产业。  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最集中区域,开始正致力于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沿海发达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对国际产业的主动承接和引进迫使东部沿海工业大城市因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须尽快将工业的加工环节向仍处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的中、西部地区扩散和转移,用“腾笼换鸟”来实现进一步的持续快速发展。从总体上看,我国产业梯度转移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二、石河子开发区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优势分析   (一)区位与地缘优势  石河子开发区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腹地和中心位置,是自治区和兵团优先发展的重点区域,是中国唯一定位于面向亚欧大陆桥沿线各国的国家级开发区,境内通有北疆铁路、乌奎高速公路、312国道和通用航空公司机场。西距阿拉山口口岸330公里,距霍尔果斯口岸549公里,是中国通往中亚、西亚市场最近的国家级开发区。从新疆区域范围内比较来讲,具有联结东部发达地区和新疆资源富集地区的区位优势。  (二)独特的“军垦文化”优势  石河子是一座文化底蕴浓郁的军垦新城。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经历三代军垦人在此屯垦建设家园,形成了代表军垦人坚韧、奉献、诚实、守信的独特的军垦文化。同时,石河子曾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奖项,形成了天蓝、树绿、水清、夜明、人和的绿色、生态、和谐人文环境。  (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近年来,石河子开发区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大力实施优势资源的转换战略,重点发展了纺织、绿色食品、现代农业装备、化工等四大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发展和加工制造基地的形成,刚好与东部沿海转移产业紧密相连,承接的基础和层次也较为吻合,也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不同梯次的产业转移准备好了发展空间。 论文网   三、石河子开发区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定位、基本思路  东部产业梯度转移,对石河子开发区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承接产业转移,是石河子开发区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石河子开发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选准产业转移承接点,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承接环境。  四、石河子开发区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对策思考  (一)积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引导,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合理优惠的政策环境是能否成功承接东部沿海地区转移产业的重要因素。石河子开发区除用足用活已有优惠政策外,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打造一流政策环境,实现从提供经济物品向提供制度环境转变,从行政管制型向投资服务型转变,进一步增强石河子开发区的综合竞争能力。  (二)加强园区的软硬环境建设,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  投资环境石河子开发区发展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基础条件,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强大吸引力。投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承接能力水平的大小。  一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的硬环境。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做好北工业园区功能分区规划,完善专业性的基础配套,构建供水、供电、供热和污水处理等公用工程一体化,建设公路、铁路专用线、仓储等物生活、安全管理服务一体化,打造与国内、国际惯例相接轨的投资硬环境

作文 /zuowen/   二是营造吸引力强大的软环境。规范办事程序,减化审批手续,采取集中审批、授权审批、限时审批、公开审批等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完善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对投资项目提供全程跟踪服务。从而逐步形成公开、高效的政务环境,让投资商“动心”;规范、透明的法治环境,让投资商“放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投资商“称心”;尊重客商、善待投资者的人文环境,让投资商“舒心”。  (三)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承接产业转移,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石河子开发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应分重点、分步骤、有目的地进行。以大企业和大集团为主,在提高本地配套率的同时,通过技术改造,提高制造加工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扶植关联产业,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等措施,培育形成以纺织、饮料制造、农机装备、氯碱化工和煤化工等为主导的支柱产业集群,形成若干相对集中的产业集群核心区,提升企业间的关联度,促进产业集群核心层上下游企业与东部转移产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对口招商,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  石河子开发区应把招商引资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总抓手,不断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实施对口招商,切实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  一是对石河子本地及全疆、中亚的市场需求、要素供给、企业结构、相关产业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有的放矢地选择转移对象。二是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在继续巩固“面对面招商”的基础上,引进集团式投入的产业转移企业,引导国内外知名大企业投资,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努力构建政府引导、开发区主导、全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

代写论文 参考文献:[1]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产业布局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2]张昕竹:中国规制与竞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毕业论文。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