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与深化改革

决胜全面小康进入倒计时,全面深化改革吹响了冲锋号

毕业论文网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全面小康

回望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启程之始,世界对于中国未来之目标充满好奇。

这才有了日本首相大平正芳1979年12月6日来访时问邓小平:中国现代化蓝图究竟是如何构想的?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况?邓小平回答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

改革起步之始,其目标就是小康

此后四十年,中国不仅实现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更不断完善“小康”这一中国特色现代化的目标含义,从总体小康,再到建设全面小康,再到建成全面小康

这一战略目标的不断深化,正有赖于坚定不移地实行全面深化改革

2018年既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和统筹安排,改革将贯穿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全过程,也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进入深水区,改革全面深化并不容易,十九大报告对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做出了高度概括: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出一共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全面深化改革仍是必由之路。

40年改革再出发,改革已经从“摸着石头”变成“啃硬骨头”,已经从“分蛋糕”到“动奶酪”。

决胜全面小康进入倒计时,全面深化改革吹响了冲锋号

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明确谋划――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只有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决胜全面小康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