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年度榜:权力、作秀与导向】 权力导向型

主持人:赵金   嘉宾:蔡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   赵:蔡教授,岁末年初,全国多家媒体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年度榜或者说年度大选,比如中央电视台就搞了2003CCTV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的评选,最终年度大奖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摘得。

比如由中新社、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43家中国主流媒体组成的中国国际新闻论坛评出了2003年国外“十大焦点人物”;还有人民网也评选了2003年度中国房地产十大新闻人物、十大新闻事件与十大新闻楼盘。

一时之间,各种年度榜层出不穷,好不热闹。

对于这种现象,不知您怎么看?   蔡:这种现象这两年尤其盛行,您刚才列举的主要是一些全国规模的年度榜,事实上各地媒体推出了许多地方的年度榜,拿我所在的湖南省来说,当地的几家主要媒体就联手推出了湖南十大新闻人物与十大新闻事件的年度榜。

综观今年的年度榜,基本上仍然以事件与人物为主,强调其新闻性。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媒体这次有了新的举措,比如《南风窗》杂志推出了“为了公共利益”2003年度榜,其年度人物、年度组织、年度观念及年度法律的评选都围绕“公共利益”这个范畴展开,具有鲜明的特色。

赵:各种媒体年度榜当然不能简单地被描述为凑个热闹,它们大多数都打着岁末大盘点的旗号来对一年的人和事进行一个总结。

从读者与观众来看,他们似乎也对这种回顾与总结持欢迎态度。

蔡:如果我们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事实上这也是一种议程设置。

通过年度榜,媒体让受众知道在过去的一年中有哪一些人和事特别值得关注。

我们知道,媒体议程会影响受众议程,这样媒体推出的各种人和事肯定会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赵:这好像不仅仅是一种传播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媒体似乎拥有了某种权力

蔡:确实如此。

媒体总是和权力联系在一起的,比如通过年度榜的评选它就可以让某人一举成名。

我们现在需要反思的并不是这种权力是不是存在,而是这种权力有没有得到公正、合理与科学的使用。

年度榜来说,各家媒体都宣称自己的年度具有权威性与公信力,但是不是真的能做到这点呢?我们知道,许多年度榜让观众或读者投寄选票,但往往只有这些媒体自身的观众或读者才知道这一选举,才会投票,还有许多民众根本不知道此事,这样的票选结果能真正代表所有的民众吗?能做到科学吗?能具有权威性吗?   赵:还有一点,现在许多选票是在网上投的,而众所周知,网上的选票真假难分,而且经常听说有人雇人为自己大量投票,这样投出来的结果就更不可信了。

蔡:年度榜还有一种评选方式,就是找若干专家,组成一个评选委员会,然后推出评选结果。

不过,这也同样值得怀疑,如何保证该委员会组成的公正性与合理性,他们只是在发表自己的看法还是代表民众的意见?他们又怎么知道自己就在代表民意呢?我们知道,像最流行的所谓十大新闻人物与十大新闻事件的评选,其标准是新闻性,但这一概念异常含糊,难以测定,我们很难通过科学方法来比较两个事件的新闻性。

再说,各种事件往往发生在不同领域中,它们的新闻价值具有可比性吗?因此,年度榜要想做到真正的权威性与科学,我个人认为是很难的。

赵:我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大多数的年度榜中我们评选的都是十大新闻人物与十大新闻事件,为什么正好就是十个?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一年如果没有十个也要凑满十个,以图个十全十美、大吉大利?这好像也不是一种科学的做法。

蔡:如果说媒体年度榜不够科学,也不够权威,那我们就要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各家媒体为什么纷纷热衷于推出自己的年度榜?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年度榜能有效地集聚人气,吸引眼球。

通过年度榜,媒体不仅能炒热某人或某事,更重要的是能炒热自身。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也是一种媒体作秀

赵:媒体自身肯定不愿意把这种行动称之为作秀,它们更愿意采用一个时髦的说法,称之为媒体策划。

只不过如果推出的东西既不够科学,又不够权威,那也只能算是作秀了。

蔡:不过,我们虽然谈了一些各种年度榜所存在的问题,但凡事都得一分为二,媒体年度榜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民众为什么喜欢年度榜,因为它确实具有一种梳理与总结的作用。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新闻层出不穷,缺少引导,我们会在信息的海洋中感到茫然,而年度榜至少给我们一个线索,让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关注最应该关注的人和事

我们前面指出,年度榜所推出人和事不一定完全科学与合理,但总体说来,其上榜对象肯定都还是具有新闻价值并值得关注的,它在引导民众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赵:我还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年度榜都力图确立自身的品牌,它们每年在同一时间推出,希望通过固定的周期运作把它打造成媒体自身的一个品牌产品,这样,在操作过程中它们会力求做到公正与合理,以赢得民众的信任与支持。

事实上有不少年度榜如今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了,比如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的评选

蔡:年度榜其实也带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因为它具有引领舆论的作用。

比如,今年多家媒体年度榜人物评选中都把钟南山、高耀洁这样的人推到了前台,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一种价值、一种追求的肯定。

尤其是《南风窗》杂志,直接把自己的年度榜建立在“为了公共利益”这一平台上,突出地反映了媒体希望借自身之力推进社会改革的愿望。

赵:确实如此,年度榜作为一种媒介产品,其最重要的作用其实并不是娱乐,而是引导舆论,因此,媒体在制作年度榜时应该持一种严肃的态度,不能以作秀的方式把它演成一出闹剧。

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虽然迄今为止我们年度榜还算不上科学与权威,但它们努力的方向基本上还是正确的。

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年度具有很强的商业色彩,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十大新闻楼盘的评选,总让人觉得其中别有奥妙。

蔡教授,我听说国外好像也有类似的年度榜与年度大选,是不是这样?   蔡:是的,年度榜的做法在许多国家都存在,比如,美联社通过全球多家新闻用户投票的方式评选年度全球十大新闻十大新闻人物,《时代》周刊每年也会评选自己的“年度风云人物”,今年当选的年度人物是美国士兵。

这些评选现在在全球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成了这些媒体的拳头产品。

赵:我觉得我国媒体应该多借鉴国外这些年度榜的操作经验,改进我们的操作程序,使自身的年度榜更加科学,更加权威。

不过,由于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不同,对事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样,就算是同一种评选,其结果也不会完全相同,比如,新华社评选十大国际新闻与美联社评选十大国际新闻肯定不会完全一样。

我们也不用人云亦云,相反我们应该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年度榜。

蔡:我相信,随着中国新闻改革的深入,我们媒体年度榜会越做越好,同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年度榜在世界范围内也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赵:谢谢您参与这次讨论。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