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应_每个人或应有一本“纸年轮”

每个人或应有一本自己的“纸年轮”。

这是我读张冠生《纸年轮:民国以来百年中国私人读本》(以下简称《纸年轮》)最真切的感受。

何谓“纸年轮”?一个贴切又绝妙的比喻。

如同树之生长,一年一轮,或厚重轻薄,或平滑曲折,每一年的成长都会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

人生也是如此,走过的路,读过的书,无不映衬着自己的来路和过往。

如果能将走过的路依次在眼前呈现,便是一张人生的地图;如果能将读过的书依次排列,便是一本人生的“纸年轮”。

然而,张先生似乎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有将读书这件事做到极致的想法,试图勾勒出一本属于群体的“纸年轮”,试图让读者从书中看见地球村落中一个群族的成长足迹。

从1911年开始,每年选取一本书,一直选到2010年,可谓一年一本一本一“轮”,其中的浩瀚繁复和起跌宕伏,非三言两语可以言说,唯有默默一一读来。

1911年至2010年,正好是我们沧桑的百年

随着时光的消逝,似乎许多记忆已成桑田,或者尘埃落定,定为教科书或历史书上的公案或条文。

然《纸年轮》却无意间将百年来的生活细节一一打扫、整理、抚摸,这些细节进而清晰,有了颜色和温度。

《纸年轮》所列百年来书籍100本,这些书的选择,有作者苦心经营之处,力图一书代表一年一书牵引一年之思潮。

所以,仅仅只是看看目录,看看标题,也好似在看一个群族的“人生履历”,知道他们在什么时候困惑过,又在什么地方停留、思考,在什么地方跌倒、爬起……   由此看来,《纸年轮》是书的“年轮”,也是人的“年轮”。

读书一事,还真不是小事,一年一年一本一本,遂成人,遂成人之脊梁,人之思想。

每个人或应有一本自己的“纸年轮”,最起码,也该一年深切地读好一本书吧!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