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钻法双侧椎间圆柱状植骨加RF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24例分析

作者:陈志军,阎固宁,杨元华,李国治。

[摘要] 目的 总结腰椎滑脱症的诊治经验,探讨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4例病例均采用后路减压、复位、RF固定,并用相同规格的环钻于双侧椎间隙开辟植骨床并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24例中男15例,女9例。峡部裂18例,退行性变6例。L4、5 14例,L5S1 10例。按照Meyerding分类:Ⅰ度滑脱3例,Ⅱ度滑脱14例,Ⅲ度滑脱7例。本组获得随访20例,随访时间平均为18个月(6~36个月)。结果 按JOA评分:其中优10例;良12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91.7%。结论 采用环钻法双侧椎间圆柱状植骨加RF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技术可行;费用合理;疗效满意;值得广大骨科医生探讨并推广。

[关键词] 环钻法圆柱状植骨;RF内固定;腰椎滑脱症   自2002年3月~2006年2月我院采用环钻法双侧圆柱状植骨,RF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病人24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中,男15例,女9例。年龄28~60岁,平均44岁。滑脱性质:峡部裂(真性滑脱)18例,退行性变(假性滑脱)6例。滑脱阶段:L4、5 14例,L5S1 10例。按照Meyerding分类:Ⅰ度滑脱3例,Ⅱ度滑脱14例,Ⅲ度滑脱7例。所有病人均有下腰痛和(或)下肢放射痛,其中6例有间歇性跛行。CT及MRI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同间隙椎间盘突出,中央管和(或)神经根管狭窄。全部病例均行3个月~2年时间的非手术方法治疗无效。

1.2 手术方法 24例患者均行插管全麻,术中取俯卧位,以滑椎为中心后正中入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分离骶棘肌,骨膜下剥离显露病变椎板及上下相邻的一个正常椎板,切除病变椎板,摘除病变间盘髓核组织,松解神经根,准确打入椎弓根螺钉,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撑开和固定,并用C型臂透视证实。用自制的带有外套管保护的直径1.0 cm的环钻沿硬膜囊两侧与椎弓根钉方向大致一致(约与矢状面成15°~20°)由椎间钻入约2.5~2.7 cm(根据患者椎体大小决定钻入的深度),取出上下椎体终板被钻掉的部分以及部分皮质骨,在上下椎体间隙开辟一个直径1.0 cm的孔道作为植骨床,以备植骨用。用同样规格的环钻取自体圆柱状髂骨条长约2.0 cm,沿硬膜囊两侧预先准备好的骨床内植入,骨条末端与椎体后缘平齐或略低,以不刺激、压迫硬膜囊为准。然后将预先撑开的RF稍微加压,使骨条与植骨床紧密结合。完成双侧椎体圆柱状植骨。术后伤口内放置负压引流,48~72 h拔除,1~2周腰围保护下下床有限活动,2周拆线后床上俯卧位腰背肌锻炼,3个月后去除腰围继续做腰背肌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获得随访20例,随访时间平均为18个月(6~36个月)。植骨全部融合,无断棒断钉现象。滑脱平均复位率93.2%。按JOA评分:其中优10例;良12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91.7%。并发硬膜囊损伤脑脊液漏1例,4天后自行愈合。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