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招聘新员工的培养与管理模式

由于培养与管理对象所存在的特殊性,校园招聘新员工(以下简称校招员工)的培养管理模式具有区别与其他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特征,这些特征体现在校招员工培养管理模式的方方面面。接下来,笔者从广东广电网络佛山分公司的实践经验出发,谈谈对校招员工培养管理模式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一、校招员工的特殊性。

校招员工区别与其他人才的特殊性决定其培养管理模式的特殊性,主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化程度低。

校招员工的职业化程度几乎为零,他们没有自身的工作经验,对职场和工作岗位的认识仅仅来自于教师社会媒体和家长老师等他人的经验及有限的实习与社会实践经历。

因此,提高校招员工的职业化程度,帮助他们完成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角色转变,同时完成企业化培养,使他们快速成为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这是校招员工培养管理模式的核心思路。

2.学历较高,学习能力强,接受新知识能力强。

广东广电网络佛山分公司校园招聘中始终坚持引进高学历人才。初出高等院校校门的校招员工都保持着较强的学习能力,此外,相对于已经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社会招聘员工来讲,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更强,具有更强的可塑性。

因此,笔者认为系统规范的学习课程校招员工培养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系统,是因为他们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规范,是因为作为校招员工职业化的第一步,这些学习课程将先入为主地对他们的职业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必须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去选择最优秀的老师、最优质的课程

3.思想多元化,行为个性化。

现在的校招员工大多数是80后、90后,未来将有更加年轻的00后进入职场。由于成长时代的不同,相对于60后和70后,他们的思想更加多元化,行为更具个性化。

广东广电网络佛山分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其企业文化与校招员工的多元化及个性化特征既有相似,又有不同。如何在对校招员工培养与管理中使他们既能够理解接受公司的制度与文化,又能保持年轻的激情与创造力?这是公司在建设校招员工培养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在建立健全校招员工培养管理模式的实践中,始终把这些认识作为重要的指导,努力创造出真正适合校招员工培养管理模式,不断为公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撑。

二、三阶段的校招员工培养管理模式

自2013年开始校园招聘,公司十分重视校招员工培养与发展,不断探索校招员工培养管理模式。经过四年的实践与总结完善,逐渐形成了以入职集中培训、试用期导师培训基层学习锻炼三个阶段为主的校招员工培养管理模式

1.优秀的老师,优质的课程,集中举办入职培训

公司校招员工提供的集中入职培训主要是选用公司内训师作为培训老师,选用内训师精品课程作为培训课程,在公司自有场地举办的班级化入职培训。历年来举办的入职集中培训都得到了认同与好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在内训师方面,选用的内训师都是在自身岗位上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突出工作能力的基层管理人员、骨干或资深员工,并且他们有丰富的授课经验。而且,内训师能够根据校招员工的特点来改变自己的授课方法,选择校招员工容易理解接受的讲解方式,创造他们喜欢的课程氛围。

课程方面,经过历年校招员工培训的不断总结与优化,已逐渐形成完善系统的、针对校招员工培训系列课程。首先让新员工了解广电网络行业的发展历程、产业背景、宏观政策、体制改革和发展前景。选用的课程都是多次在公司内部传传授,经过经验检验的精品课程课程内容为公司的发展历程、制度规范、业务产品、技术支撑、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使其快速认识和定位自己在公司中的岗位和角色,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其次,针对校招员工职业化程度低这一特点,课程安排包括了身份转换准备、职业素养、商务礼仪、沟通技巧、职业发展建议等,帮助他们从校园人转变为企业人,快速适应职场,职业化与企业化同步进行。

此外,举办地点为公司自有场地,成本低,且方便其他员工旁听学习,提高了课程效益。

2.传、帮、带,开展试用期导师培训

校招员工的试用期期间,公司为他们配置导师进行一对一辅导,通过传、帮、带方式使新员工尽快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角色转变,适应公司企业文化,熟悉掌握岗位知识与技能,有效缩短员工进入新环境的磨合期。

公司通过以下措施来不断推进导师制的实施:其一,制定新员工导师管理制度,规范导师管理工作;其二,开展新员工导师培训,提升导师队伍能力素质;其三,制作微课程,巩固导师辅导技巧;其四,制定导师考核细则,检验导师辅导成效;其五,评选优秀导师,做好导师激励。

导师制实现了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及管理制度四大创新,促进了新老员工共成长、员工与组织共发展,为新员工导师与组织都带来了重要效益。对新员工,能够迅速融入公司的大家庭,快速获得并提高工作岗位胜任能力与职业胜任能力,尽快为公司发挥自我价值。对导师,能够促进导师提升专业知识与管理能力,并从新员工身上获得新的思维与启发,激发工作热情,有利于工作改进。对组织,不仅能够提供适应公司目前及未来发展的人才,使公司竞争优势得以保持并提高,而且能够促进知识分享与创新,优化知识管理。同时,在经济效益上能够有效降低培训成本与重新招聘人员的成本,尽早提升公司业绩。

3.通过基层学习锻炼了解公司基础业务。

为了使校招员工能够对公司基础业务有深刻全面的认识,公司为他们安排了基层学习锻炼校招员工基层学习锻炼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其一,基层学习锻炼安排在最一线的岗位。近年来,广东广电网络佛山分公司校招员工安排的基层学习锻炼岗位为体验营业厅营业员工作、呼叫中心话务员工作以及一线安装维护工作。这些工作所接触到的都是公司最基础的业务,这非常有利于校招员工快速建立起对公司业务的全面深入的认识。此外,一线工作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其二,岗位轮换,全面学习基层学习锻炼不只安排在一个岗位上,在半年的基层学习锻炼中,公司安排他们在两到三中岗位上进行学习锻炼,让他们既能学到市场业务,又能掌握技术工作,对公司基础业务有全面的了解。

其三,基层学习锻炼的工作安排有针对性。这里的有针对性,主要是指基层学习锻炼的工作安排(包括工作地点和工作岗位性质)会结合校招员工自身的工作岗位需要来选择,让他们的基层学习锻炼对未来的工作产生重要意义。

三、立足公司发展需要,不断优化校招员工培养管理模式

作为企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校招员工培养管理模式工作要立足于企业的发展需要,要根据自身的企业文化特征和经营业务特点来选择最适合的模式,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不断地对其进行优化调整。

广东广电网络佛山分公司校招员工培养管理模式始终立足于公司国有企业、文化行业企业以及重视安全生产与安全播出等自身属性和发展高清互动平台业务、优化基础网络等业务发展需要,其目的在于把校招员工培养成为真正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建立起三阶段的校招员工培养管理模式。今后,公司还将不断地对其中既有的方法进行更切合实际需要的优化调整,并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方法来丰富完善它。

尽管广东广电网络佛山分公司校招员工培养管理模式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制度和方法上的成果,但是其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