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文:经历转型:王学文志

与传统文化的“藏拙”相反,这里“露拙”最好。

不怕出丑,不怕步伐歪歪扭扭,于多写中找出不足,激奋前行,早日脱胎换骨。

经历转型

从记者到评论员转型

一个突出的感觉:本领恐慌――原有的理论政策储备顿显浅白,原有的偏文史轻经济的知识结构顿显不足,原有的思维习惯语言风格顿显滞化,原先对评论形成的看法顿显稚浅。

一个朦胧幻觉:小鸡破壳――一个鸡蛋有多层蛋壳,自己就是鸡蛋里正孵化的小鸡,为蛋壳所包围,左冲右突就是出不去;当工夫下足蛋壳自动破裂,或者别人在外边帮助把蛋壳敲破,则感觉达到一层境界一层天。

现在正做的就是突破一层层蛋壳见到一层层天,早日破壳出世,满世界自由自如地跑。

党报评论员文章许多时候是对大政方针、政经大势的阐述和评论,从理论政策出发,在政策框架内议论,就是就焦点热点问题写时评也要符合政策,因此需要有深厚的理论政策功底。

在学校读书时,老师就教育我们这些新闻系的学生要读报学文件,参加工作后单位也强调掌握理论政策的重要性。

但回顾自己学文件的经历,可谓远远不够。

笔者于此走过三个层次:一是初当记者时,仅限于对需要的方针政策有所了解,写稿子有个大致方向;二是在政教中心当记者时,因应跑时政的需要,把2002年以来中央、省委的方针政策大体上学了一遍,但也只是限于了解;三是现在做评论,不但要对中央、省委的方针政策有所了解,还要深入研究,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正确见解。

在这方面深感储备不足,痛定思痛之后,现在正在巩固第二层的基础上向第三层转变,争取对方针政策能够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党和国家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领域自然是党报评论的重点,因此评论员要有足够的经济知识。

笔者受个人读书爱好以及业务经历影响,过去对经济领域很少涉及。

笔者读书痴迷文史,以前在几位师长的劝导下曾决心攻读几本经典经济教材,但因为应用不急迫以及自己没毅力,最终半途而止。

评论部仅几个月,就感到这方面知识的匮乏。

现在有一个深刻的体会:经济评论中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深刻把握、对经济学知识的熟稔掌握的结晶,背后有深厚的知识背景。

知耻而进,于是买来一本本经济方面的书认认真真地读。

一个小小体会(不敢谈经验):刚开始读经济类书时,先不要读深奥的经济学教材,要读经济学家对经济形势分析研究一类相对浅显的书,这类书容易读懂,容易读下去。

写作上也要转型

笔者以前也曾涉猎评论,在写作上努力学习孟子、梁启超、毛泽东等大家,在讲求思想性的基础上,追求文采、形象、气势等更能打动人的东西。

这是一种酣畅淋漓、大快人心的写作实践。

但这种写法有一个缺点,追求气势中容易把话说过头,追求形象、文采中说理易失准确。

这种风格是否适用于讲究严谨、准确、全面的党报评论员文章,颇有疑问。

经历困惑和反思后,笔者总结出一个用力方向:准确当中充满思想张力,文句平实当中蓄含文采,严谨全面当中追求气势。

这是将党报评论要求与自己原有风格的结合,是一种需要艰难磨砺才能达到的写作境界,惟有不怕失败,用心学习,别无选择。

转型的过程是痛苦的。

评论写作不像记者写新闻稿,新闻事件天天发生,记者写的机会、受锻炼的机会多,能够很快入门;评论员文章要等有政经大事才写,相对来说写作次数少,因此入门慢。

过去说培养一个评论员需要几年时间,可能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但既已忝列此中,就要尽快缩短转型时间,尽早进入角色。

于此,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当然调研、研讨也是必需的。

转型的过程当持什么样的态度?与传统文化的“藏拙”相反,这里“露拙”最好。

不怕出丑,不怕步伐歪歪扭扭,于多写中找出不足,激奋前行,早日脱胎换骨。

(作者为大众日报首席评论员)。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