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门说状元 方法能说五花八门吗

说起状元人们可能会立即想到“八府巡按”、礼部尚、钦差臣手持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奏“出京二天子”……其实这不是戏曲演义、民传说“假语村言”而已。

就以清朝例状元所授官职是“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比“芝麻官”略高。

状元也不定就能招驸马。

状元也不定就是“天下”有学问人。

因古代(特别是明、清)科举考试主要科目有八股、试帖诗、论、律赋容主要出《四》、《五》。

考生定要按照八股死板格式操作不允许由发挥所作形式僵化容空泛脱离社会实际故而选拔出“魁首”也多是些思想枯僵因循守旧辈。

历史上学、科学、治国安邦等方面有成就状元并不多。

更有甚者科举考试弊端重重有不少是凭皇帝或皇太恶任圈儿戏牵连着考生命运所以“走运”和“倒霉”状元就屡见不鲜了。

下面就摆摆这五花八门状元龙门阵。

“布衣状元”。

南宋期浙江永嘉县士朱梅渠储谋天聪颖才华人8岁进京赴试出众堪榜首。

主考官王某定推其名慎重起见又将试卷携回府连夜细审不因年老健忘竟将遗忘枕下。

待到放榜日朱梅渠见榜上无名惑不立即拜谒主考要卷。

王某才想起考卷遗忘报十分歉疚只劝他下届再考定能独占鳌头。

朱梅渠恨才高命舛愤归乡里躬耕田清贫守。

有年鞑靼国朝进献圆木根形状怪异两端等粗细声言原有人识得木何处顶何处根便甘心臣否则即欲兴兵犯境。

满朝武无人能识皇帝十分焦急。

新科状元王十朋奏明己业师朱梅渠博古通今定能识别。

皇帝命其急回永嘉请教。

朱梅渠笑答“《太极历判》有云‘轻清天重浊地’。

可将木平置水浮者顶沉者根。

”王十朋回奏试然外邦使臣诚而退。

宋高宗喜。

朱梅渠历惊叹欲征其入朝官。

朱梅渠婉言辞谢。

高宗钦封他“布衣状元”欲赐给“天下”金匾王十朋回奏“誉高非恩师所愿。

”高宗又改题“溪山”。

匾至今树立永嘉花坦村村头以示对这位布衣状元永久纪念。

口彩状元”。

清代道光年安徽天长县有位才子戴兰芬聪慧多才生性幽默能言善辩。

弱冠年进京赴考途济南。

某夜忽想起乡有“讨口彩”风俗。

即夜半子外出遇人就问祸福事讨人“吉言”以测命运。

当下约窗二人往河下“讨口彩”。

至三更万籁俱寂正行忽见河边渔船灯火荧荧舱娇俏渔娘正灯下刺绣。

三人齐喊“娘子有句话请教下。

”女子看三人嬉皮笑脸夜半三更恐不怀也不理睬。

戴兰芬拾起石头向船边掷只听“嘭”声。

水花溅了满舱。

女子怒出言不逊。

戴兰芬乘机抢问道“请问今科状元出何处?”渔娘脱口骂道“出你娘肚子里!”他听哈哈笑拉起二人就往回跑边跑边笑乐不可支。

二人不说他“犯贱”。

戴兰芬说“我乃独生子今科状元出我母腹舍我其谁耶!”二人也笑而归。

待到考完放榜戴兰芬却只了九名出所。

按当制主考官会卷臣共商定将成绩十份考卷缄封上呈御览由皇上面试钦状元

当金殿面试到戴兰芬皇帝问他姓名籍贯他脱口而出“民天长九戴、戴兰芬

”由紧张连说两“戴”。

这答无形给了道光皇帝“碰头彩”喜得开眼笑连说“!!‘天长地久代代兰芬’如捷才当榜首。

”当即御笔亲了状元

从这“口彩状元”美故事就天长带传扬开了。

“指标状元”。

清代皇帝对每位科考状元都要问祖籍世系对各省各地录取名额要实行“统筹兼顾”以达到“衡、公平”。

乾隆二十六年(76)考生赵翼名列。

皇帝御览见赵氏乃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沉吟片刻说“江苏、浙江考状元不少了西部各省却是空白呢。

”他竟然了“安定团结”把这状元“指标”批给陕西省。

是陕西考生王杰被了状元而赵翼换成了三名探花无可奈何只叹己“生不逢吉地”矣。

“白卷状元”。

“革”期高考交白卷笑话至今记忆犹新岂不知古代也有这景。

不是前者胸无墨不得不“白”而者满腹纶故“白”耳。

据《清朝野史观》卷十记江南名士马士琪赴省试试题是“渊渊其渊”他虽然饱四五但对这怪题却无从下笔握管沉思直到交卷仍无。

情急下心横写“诗”首。

渊渊其渊实难题闷煞江南马士琪。

白卷交还你状元归马如飞。

这次省考然是名落孙山但这首打油诗却名扬四方。

直到民国年学者陈琰评论说当马士琪胸早有成只是由他总想拔头名慎又慎不敢下笔才闹笑话。

历届考试他连科夺冠终了状元但人总忘不了前事仍称他“白卷状元”。

“美名状元”。

状元居然与姓名有关这种荒唐事科举代不断发生。

南宋理宗宝四�年(56)江西吉水人天祥岁赴试锦绣特别对治国安邦策论见超凡主考官将其列五名。

皇帝御览见籍贯是“吉水”名“天祥”“宋瑞”悦说“天降祥瑞赐我宋治国安邦栋梁。

主考官忙拍马屁指着天祥策论卷说“是卷古谊若龟镜忠奸如铁石臣敢得士贺。

”理宗皇帝信手提朱笔了他状元

明太祖朱元璋乞丐出身称帝了显示尊贵特爱清洁凡器物必令反复洗涤稍有不洁即重责下人。

某次科考“御览”考卷见有“殷拂尘”人非常高兴说“既拂矣又尘观其名必洁士也。

”高兴了状元

又“亟遣议亲”招了这“干净”驸马。

明嘉靖二十三年(5)甲辰科考试。

主考定名是吴晴谐音“无情”。

嘉靖帝不悦欲另选抬头见殿前旗帜被风吹卷被他看成“雷”形状以是“上天示”就要姓雷状元可遍翻考卷无姓雷只到叫“秦鸣雷”被他了状元

实属荒唐至极。

清光绪二十九年(903)癸卯科考试恰逢慈禧69岁寿辰庆光绪帝已被囚禁切由慈禧独断。

状元听到喊“王国钧”她老脸拉头皱说;“难听!”因谐音是“亡国君”吓得主考臣慌忙将卷收起又往下喊直到十名是山东潍县人王寿彭。

她两眼亮连声叫因她想到“王”者“寿比彭祖”吉利立即状元

光绪三十年(90年)甲辰科考试是慈禧庆贺己70岁寿辰特加“恩科”。

也是国科举历史上科。

状元取是广东人朱汝珍慈禧看立即引起了“条件反射”心想姓朱与明朝皇帝是广东人与洪秀全、康有、梁启超、孙这些“叛逆”是乡这“珍”与珍妃处处叫她恶心立即扔边。

又看到河北肃宁人刘春霖悦对主考官说“连年干旱还是‘肃静安宁’上。

立即状元

这也是历史上名状元可惜生逢末世能做官只被派次云南差使。

清亡。

寓居北京西城卖生称“人人”。

现故宫清官档案尚保留该科金榜写着“甲赐进士及名刘春霖”。

“借光状元”。

据张伯驹《春游社琐谈》所记光绪十五年(889)己丑科科考广西人张建勋30多岁进京赴试保和殿殿试直到黄昏仍完卷。

眼看辰已到监考王臣8人都要立即“掣卷”。

当领班是贝子奕谟乃惠亲王子他走近看只剩策尾两行写完又看他卷面工整看他焦急不安神情已“而立”年龄“知边省寒士”很表情就把己吸水烟用纸捻着以微弱光亮照明让他继续写直尽两根纸捻终让他写完交了卷。

发榜然了状元他十分感激贝子奕谟救助。

人们都说他是纸捻照亮“借光状元”。

状元会祭。

清光绪年发生次“四状元会祭”盛事。

旧代富豪及权势办理丧事有“题主”风俗即木牌位上写逝者“某官某人神主”样其“主”上面不写要请当名人用朱笔将这补上称“主”或“题主”主领军人物叫“鸿题”再选地位稍低二人副叫“襄题”。

理想“鸿题”应是当主考翰林因他曾朱笔“红榜”吉利。

若能请到状元主那是极荣耀。

光绪某年闽浙总督张万(张洞族兄)母亲世办丧仪。

万是海宗道光丁科状元其族弟张洞也是状元出身门显赫然要请名士主是请动了光绪帝师翁稣“鸿题”洪钧(治状元)、陆润庠(治状元)“襄题”。

形成了国历史上绝无仅有“三状元题主四状元祭奠”空前盛事极尽荣耀。

另外民国年犹太富商哈上海世。

他“慈淑夫人”罗迦陵也附庸风雅按照国风俗以万银圆请末代状元刘春霖各五千银圆请榜眼夏寿田、探花郑三元静安寺路“爱俪”哈“题主”也算风光了。

(责编 朱 飞)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