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防护服的选择 使用 维护

化学防护服使用过程中,由于防护服材料防护性能低造成的“防护不足”和由于使用不当出现的“防护不足”一样,需要引起警惕。

前者可以通过增加装备的采购费用解决,而后者则需要投入教育资源,进行长效培训。

下载论文网   化学事故对社会的危害性极大,使得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成为近年来国家重点开展的一项社会减灾救灾工作。

但由于化学品本身的毒性、复杂性和反应性,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

而且,在现行的应急响应体系中,进行抢险救援的人员可能暴露在高浓度的核心区域,面临着极大的威胁。

虽然目前救援人员对呼吸防护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如何避免化学品通过皮肤进入人体,还需要加强认识。

因此如何评估危害、正确选择和合理配备化学防护服,以及正确使用和保养化学防护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防护对象――化学品   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形式,包括腐蚀伤害、直接破坏身体结构等。

某些溶剂也会溶解皮肤中的油脂,导致皮肤干燥,形成皲裂,并发展为皮炎或过敏。

除了这些急性伤害,也有慢性伤害发生。

化学物质可通过皮脂腺细胞和毛囊壁,直接进入毛细血管而被吸收,并经过血液循环,致使身体的其他部位受伤害。

如具有致癌性的苯就可以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硫酸二乙酯这样的化学物质被吸收后,能够导致下一代基因变异。

另外,化学品浓度的高低,接触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对人体的伤害程度。

化学品泄漏事件中,对于应急响应人员来说,首先面临的问题是难以迅速确定化学物质品种。

因为,他们可能面临不止一种化学品,而每种化学品防护材料渗透能力各不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参考单种化学品中最危险的一种进行处置。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员面对完全未知的化学品泄漏环境,这时也只能选择具有最高防护性能材料,以及具有最高防护效能的服装

防护服材料   材料化学防护性能有两个重要概念:穿透和渗透

穿透是指在防护服使用过程中,化学物质液滴从防护服的拉链、缝合处等防护材料的空隙处透过的现象。

见图1。

由此可见,穿透是一种凭肉眼可见的过程,这也是诸多测试方法的评价依据。

之所以会发生穿透,一方面和材料的结构、纤维之间的空隙、材料亲液性等材料特性有关。

另一方面和服装的设计、接缝方式、辅料的选择也密不可分。

渗透是指化学物质在防护服材料中溶解或化学物质以分子运动的方式穿透防护服材料的过程。

过程见图2,分子首先吸附在界面上,然后通过分子运动到达材料另一边,最后通过解吸透出。

与穿透性不同的是,在很多情况下,化学物质渗透并没有明显的迹象。

因为液滴与化学物质分子的大小有天壤之别,液滴不能穿过的材料表面孔径,对分子而言是轻而易举,因此防穿透性指标好的材料未必有好的防渗透性。

材料本身的结构是决定防渗透性的重要因素。

单层结构的防渗透性能往往有限,这也是为什么一些高等级防护面料需要采用多重防护膜结构的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并没有有效手段能绝对阻隔这种因分子扩散而形成的渗透现象,好的防护材料所起到的作用,也仅仅是增加扩散运动的壁垒,减缓扩散的速度而已。

因此对化学品渗透防护成为选择服装时的核心指标。

而穿透性往往只作为一个参考指标存在。

验证材料可以防护化学品渗透的种类和性能,也成为选择化学品防护服的首要指标。

此外也需要考虑防护材料的耐久性。

耐久性低的服装易受到划伤、刺穿或其他损伤,导致其防护性能下降。

由于可能遇到极端温度的影响,比如像液氨或液氮的泄漏。

化学品本身毒性不大,对皮肤的伤害性也有限,也不会通过消化系统摄入。

但是,低温可能导致防护材料失去柔韧性,变脆开裂。

需要注意的是,防化服装不能按消防战斗服来使用

当遇到明火时,穿着防化服装人员应当迅速脱离接触。

事实上,防化服装提供的阻燃性能,只是针对提供有限的脱离时间而设计的。

另外,和军用防化材料不同的是:在高等级防护材料领域,目前没有透气性的材料

原因在于在这个应用领域可能接触的化学品,远比有限的几种军用毒剂复杂。

因此,目前都采用完全隔绝的防护理念来设计材料

材料是决定应对于各种危险物质的能力。

目前防护液体或气体危害的防护服材料,分为重复使用和有限次使用两大类。

有限次使用材料是多层复合材料结合专业化学防护膜的技术。

通过不同膜的组合,防护化学品的种类大大增加,目前有些复合材料产品的渗透性能测试数据显示,可以防护320多种高危化学物质,对其中260种化学品的防渗透时间可达到8 h以上。

有限次使用防护服防护性能好,成本较低,维护费用较少,但使用寿命较短。

重复使用材料包括聚氯乙烯、普通橡胶、改性橡胶等。

重复使用材料制成的防护服防护化学品种类少,即使是防护性能较高的改性橡胶,可以防护化学品种类也较少,而传统的聚氯乙烯对有机化学品防护效果和防护时间都很少。

重复使用防护服初始采购成本较高,维护费用较多,但是使用寿命较长。

但从防护的角度来看,没有一种材料可以长期、重复地发挥防护作用。

化学防护服一旦接触了化学物质,其内部就可能积存一定量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从化学防护服防护服环境内外慢慢扩散,从而增加了皮肤感染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外来化学物质也可能改变化学防护服渗透性能,降低材料再次使用时候的防护性能

防护等级和防护服的合理配置   美国环保署对不同威胁情况下,个人防护装置采取了4级分类的方法,如表1所示。

中国标准GA 770—2008《消防员化学防护服》中参考了美国的标准,对化学防护服的分类标准进行了简化,如表2所示。

我国的一级防护装备等同于美国的A级防护,二级就是A级以下的防护装备了。

化学防护服的选择,一般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防护水平,即选一级防护还是二级防护,这决定了选择哪种防护服的设计、接缝方式,以及相应的其他配置;再根据化学品的危害性确定防护服材料化学防护性如穿透、渗透;物理强度)和防护服的类型(重复使用;有限次使用)。

整个应急事故区域分为高度危险的热区,基本没有危险的冷区以及二者之间的温区。

每个区域的队伍根据危险的不同,配备不同的防护装备,没有装备或者装备不充分的人员,不得进入该区域。

为了避免污染扩散,不同区域的队伍在没有更换受污染服装之前,不得跨区域移动。

热区队伍的装备包括:全包裹式气密或非气密型的化学防护服装,以及冰背心、正压式空气呼吸器(SCBA)、通讯器材、防切割和防化手套、防化鞋等个人防护品。

温区队伍的装备包括:洗消设备、全包裹非气密型防护服或连体式防护服装、空气呼吸器(SCBA)或过滤式呼吸面具、手套和防化鞋。

热区队伍由于受空气呼吸器(SCBA)钢瓶容量和特殊作业的限制,需要采取轮班作业的方式。

温区队伍的人数取决于热区队伍的人数以及采用几级洗消方案。

通常一般为热区队伍相同数目人员或1.5倍人员数目。

化学防护服使用 维护及培训   任何化学防护服防护功能都是有限的,没有一种化学防护服可以抵挡所有的化学品

防护性能好的防护服能够防护尽可能多的化学品

另外,化学防护服必须和其他防护器材一起使用才能发挥全面的防护性能

如果穿着防护服人员没有穿戴配套设备(如手套和头罩),就有可能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另外,进入有害环境前,应先穿好化学防护服;在有害环境作业的人员,应始终穿着化学防护服

使用中,穿着人员感到皮肤瘙痒、刺痛、恶心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离开有害环境。

在检查完化学防护服和附件,确定并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进入有害环境。

必须进入应急抢险事故现场的相关作业人员,应接受事故抢险型化学防护服和与之配套的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培训。

防护服功效的发挥,取决于穿着者对产品的掌握和正确的使用

化学防护服,特别是高等级防护服使用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如:协助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清洁和保养的工作人员),应进行正规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工作环境中,化学危害的性质、程度以及对健康的影响(包括皮肤影响);要使用化学防护服使用目的、功能、正确使用方法、局限性;检查方法(包括日常检查、穿着前检查和穿着状态检查等);化学防护服洗消程序;化学防护服适应性训练;化学防护服维护和储存。

培训应由能胜任该工作的专业人员来执行,所有培训都应要有书面记录;培训要通过常规监督不断完善巩固。

培训的内容要不断地更新以保持其先进性。

化学防护服维护可以保持防护服处于最佳状态。

因此,需要每季度或每年进行定期维护,目视检查服装的完整性,表面是否有损伤。

对于气密性的防护服,需要同时进行气密性测试。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此类服装应当存放在避光、通风的条件下。

避免高温或低温,这都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此外,悬挂存放有助于洗消后的服装减少化学品残留,也可以避免服装受压或因不当折叠而损坏。

事实上,有些服装正是因为面屏被折叠后受损而不得不退役的。

编辑 郑 君。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