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26例体会

作者:张金玉,庞德仁,李华贵,张新华,张献忠。

【摘要】。

目的 总结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临床应用体会。

方法 自1998年8月~2003年10月,笔者对26例小腿中下段、足跟、跟底、踝部、足背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取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或逆行转位修复

结果 26例皮瓣中25例全部成活,1例部分坏死。经过1~4年随访,皮瓣愈合良好,质地优良耐用。术中测量26例成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出部位在外踝尖上5~7cm处,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小腿中部穿过深筋膜进入腓肠深面

结论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操作简便、易行,不需要吻合血管,不牺牲主要血管,在修复小腿中下段、足跟、跟底、踝部软组织缺损方面,提供了一个理想供区。

【关键词】 外科皮瓣腓肠神经;皮肤移植。

Masquelet等[1]于1992年经过解剖研究提出了皮神经伴行血管轴型皮瓣。这类皮瓣因不牺牲主干血管、手术操作简单迅速等诸多优点开始引起人们注意,但临床应用较少。小腿远端、踝关节及足跟部软组织移动差,血运欠佳,外伤后容易引起软组织缺损。虽然有多种方法,如肌筋膜瓣及游离皮瓣等可以修复该区缺损,但操作复杂,有时需要牺牲主要血管及术后臃肿等,因而并非理想的方法。自1998年8月~2003年10月我科采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26例,疗效满意,简要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1998年8月~2003年10月应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18~61岁。其中小腿开放骨折术后合并胫前皮肤缺损14例,小腿开放骨折术后感染、溃疡形成、贴骨瘢痕3例,足背部皮肤挫裂伤术后皮肤坏死继发缺损5例。跟底溃疡1例,足跟撕脱、跟腱外露创面3例。8例较新鲜,创面清创后一期手术。其余皆经换药创面条件改善后二期手术。术中观察测量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出部位在外踝尖上5~7cm处,平均6.5cm。腓肠神经以内侧支优势血管侧。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小腿中部穿过深筋膜进入腓肠深面,切取皮瓣大小4cm×7cm~6cm×12cm,血管蒂长5~15cm,平均8.5cm。

1.2 手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沿腓肠神经及小隐静脉(窝中点至外踝内侧缘连线)标出皮瓣的轴线,皮瓣的旋转点位于外踝上5~7cm,测量出旋转点至创面的长度作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的长度,根据创面的大小沿皮瓣轴线设计皮瓣(长宽各大于创面1cm)。测量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发出部位,在外踝和跟腱之间切开皮肤,在皮下浅筋膜层内分离出和小隐静脉伴行腓肠神经,在其表面向近端做锐性分离,至外踝尖上约5~7cm处,可以见到腓肠神经伴行血管深面穿出,分布于腓肠神经表面向近端行走,在神经两侧各0.5cm处切开深筋膜,在深筋膜深面神经游离出,向近端分离,根据腓肠神经伴行血管从深筋膜深面穿出部位的确切位置,以此点为蒂做旋转点,适当调整已设计好的皮瓣。分离至小腿中段腓肠肌腹时,神经会穿深筋膜进入肌肉,这时应注意不要让神经皮瓣分离,在神经深面连同肌袖和周围的深筋膜,将整个皮瓣切下来。皮瓣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或反转180°,经皮下隧道或明道转移至受区。供区较小时可直接缝合,太大时需植皮修复。手术后“三抗”治疗,必要时烤灯照射。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