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摘要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有高素质教师队伍。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建立合理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特色鲜明的素质教育模式,确定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建立健全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以确保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0—012文献标识码:A。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Quality Education。

XIE Shilei。

(He"nan Anyang Schoo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yang, He"nan 455000)。

Abstract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must have high—quality teachers.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establish a reasonable quality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build a distinctive quality education pattern, determine the 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 criteria adapt to the quality education,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o adapt to the legal system,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Key wordsquality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基础教育界就已经开始了整体探索。出现了“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谐教育”、“创造教育”、“主体性教育”等强调人才素质教育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推进,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培养人的高尚道德素养、丰富的文化知识、强壮的体魄资质、健康稳定的心态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的神圣使命。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兴则民族强,民族强则国家昌,而这一切都系于素质教育这一安邦兴国的韬略。素质教育不是一条标语,不是一腔口号,它是一项内涵丰富、结构紧密、社会化强的宏大工程。笔者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应采取如下策略

1 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

这一点是搞好素质教育的根本,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管理部门必须面向社会、面向时代、面向未来,高瞻远瞩地去重新定位教育质量观、人才标准、素质内涵,作好舆论导向。二是彻底转变家长观念,充分认识在商品经济杠杆作用下的信息技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应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把视线从绝对单一的考分中移开,注重培养教育者的创造能力、应变能力、交际能力、承受能力,形成素质教育的家庭环境。三是彻底转变社会群体的教育观念,做到学校教素质、工厂企业练素质、就业上岗靠素质人才评价论素质,从而营造良好的素质教育社会环境。

2 构建特色鲜明的素质教育模式。

素质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切忌千篇一律,拘泥于一种刻板的模式。时代性、灵活性、创造性、特色性是其生命的保证。经济社会形态万千,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南北迥异,人们的身心个体又千差万别。因此,在具体的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上,我们必须着眼于以下几点:

一是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具体考查分析各地人文条件,地质资源,开发途径,产业结构门类,实业技术、原有人才素质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和现实需求,寻找不同突破口,分析本地区经济社会所需求的人才素质,创造素质教育的地区特色。即根据某一地区的产业门类,办特色教育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是根据人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具体特征,创造素质教育的阶段特色。因为人的素质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一定年龄阶段对某一能力素质的形成是一个黄金阶段,个体生理的阶段性发展为特定素质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据生物学家研究发现,人的观察能力形成的最佳时期是7~15周岁的少儿时期,而想象力的最佳形成期则在12~18周岁的青少年阶段,发明创造力的形成则在18~30周岁的成人阶段,我们的素质教育应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些生理阶段,主动而有意识地培养个性素质

三是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特点,创造素质教育的学校特色。不同专业门类的学校应分别突出自己素质教育的重点,使学生在全面训练素质的同时,对本专业素质,厚积深藏。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就能因时因地因人而不断增强、不断更新,既具体又有其特色,既是不老人生的加油站,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燃机。

3 建立合理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搞好素质教育的硬件,应包括品德修养课程、基础知识课程、劳动技能课程、实践操作课程,同时这些课程必须体现以下特点:(1)使受教育者得到广泛而平等的教育,如科目的具体门类和教学设施要尽可能地减少城乡差别、地域差别,以保证均等的受教育权利。(2)侧重文化基础,学习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为受教育者提供终生和全时空受教育的工具和手段,尤其是外语语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要普及教育。(3)要突出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即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社会劳动生产的方式密切结合,以培养实用型人才。(4)要协调好个性与共性的共同发展,即在培养人类共同素质的同时,注意张扬个性素质,个体专长,以利造就专业人才。(5)要体现国际性和开放性特征,遵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吸纳国际先进技术,适应经济技术全球化的趋向。(6)要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特征。

4 培养素质教师队伍。

要办素质教育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途径是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这一教育应成为一种系统工程,从时空上应成为教师的终身教育课程门类应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现代化教育理念,学法理论,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等,这既是教师自身的素质硬件,也是从事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工具。而这一教育工程的实施必须借助必要的教育行政管理措施,诸如定期的考核检查,素质评估,才能不断为教师“充电”、“加油”、“补足能量”。其次,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制。一是通过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形成师范院校、理工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的新体制,改变教师的智能结构。二是要鼓动企事业单位参与教师培养,扩大教师的知识范围、能力范围,使教师能理解现代社会管理体制的规划和现代生产管理的规则,以增强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 确定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标准。

对于任何一种教育质量的评估都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具有某一社会时代特征和社会群体倾向的社会评估标准;二是教育部门内部的行业标准。以培养人才综合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质量评价,应定位在“素质”二字上,首先要转变社会评价和行业评估观念。社会评价注重人才的知识功底、技术专长、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拓思想,注重学校教育,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效应。注重服务社会,服务现代化建设的社会效应。教育部门内部的行业评估应在人才的品德修养、文化知识、技能技术、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诸方面制定具体的考查考核标准。分等量化,按比例合成结构分数,评价教育质量和人才水平。其次要改变现行的以选拔智者为主的惟分数论的高考、中考招生标准,推行以综合素质为选拔标准的招生制度。

6 建立健全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应对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从推行和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角度作适应的补充调整、约束和规范,以激励和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其次,在条件成熟后,改革教育立法的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或补充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或制订出台新的法律法规。总之,要从法律的角度上保证素质教育的合法地位和规范实施,促进其健康发展。

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上,面对21世纪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斑斓色彩,推行素质教育是人类对生存的明智选择,而素质教育计从何出,路在何方,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