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农业保险供给评价及影响因素

王步天 林乐芬[容摘要]营主体多元化对农业保险产生多样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保险产品与创新显得尤重要和急迫。

基江苏省300户稻麦主体问卷调从保险者角对江苏省稻麦保险产品和供给效进行评价并对评价差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研究结表明()异质性主体农业风险程具有显著差异;()现行农业保险制满足营主体基;(3)单保险产品难以满足多元化主体;()异质性特征对农业保险产品效影响具有差别。

[关键词]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供给评价;影响因素、引言近年随着农地营权流制全国快速推广各地出现了批规模化、现代化专业农业营者——新型农业主体我国农业主体也由全部农户构成变农户和多种新型农业主体并存混合结构。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渐深入背景下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发挥越越重要作用其农业保险新型农业主体发展保驾护航关键受到央高关。

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形势要强化农业保险与现代农业关和紧密全面提升农业保险供给能力和水平农业保险供给侧创新重要性和急迫性突显。

05年央件指出“央对财政补贴险种保险金额应覆盖直接物化成。

”06年央件又重指出“积极开发适应新型农业主体保险品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农业保险不仅肩精准脱贫、助传统农户稳收增收使命更被赋予了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提升新型农业主体风险保障能力责任。

那么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供给效究竟如何?是否起到了分散农业风险作用?农业保险还要如何改进和完善?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国学者较多回答。

些学者从福利济学角认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了农民福利充分发挥了分散风险和补偿损失功能并且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

也有学者认现阶段农业保险农户实际仍有相当差距尤其是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直接物化成以确定保险金额可能远远低农民实际成支出。

然而现有研究通常从农户这广泛概念对农业风险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研究忽视了不类型农业主体面临风险差异性和风险管理上特对不类型营主体提出质性保险产品和具体改革措施将有可能导致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进步发展遭受挫折。

农村土地流制下要完善农业保险围和发展路径提高农业保险效率必须进行发展模式、补贴方式、产品和等创新。

要针对不特征农业主体多样化进行优化特别是要完善保险品种和基层保险体系以适用更依赖农业收入农业主体

基研究选择全国批农业保险试和农业规模化营较活跃江苏省作研究对象试图从异质性农业主体角探寻以下问题新型农业主体农户农业风险有何异?现行农业保险农户新型农业主体效如何?造成效差别原因是什么?期望得出结论能发展和完善导向型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必要参考。

二、农业风险特征与保险设计()农业风险环境发生分化随着农村济和农业现代化营发展我国主要种养殖业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环境发生了两方面变化。

农业收入地位农户庭发生变化。

农户理论历史学派代表人物黄宗智985年提出“拐杖逻辑”认农业收入是农户庭收入主要而非农佣工额外收入是辅助农户庭收入提高“拐杖”。

但随着我国城乡二元济打破越越多农流入城市打工或做生非农佣工收入逐渐取代农业收入成部分农户尤其是成济发达地区农户庭收入主要农业收入反而农户庭收入结构下降到次要甚至附属位置农业收入只是农户退出非农工作生存保障

农户农业营规模和投入成都较少要风险保障程较低由农业收入不是庭主要收入偶尔农业风险也不会对农户庭收入造成较影响难以引起重视。

二是农业现代化营增加了农业生产风险

新型农业主体生产规模扩不仅对人力加而且对科技与要也逐渐提高。

专业化和市场化农业营方式将面临更多市场、技术和社会风险量生产要素投入所带较高成与农业风险巨造成收益不稳定形成巨矛盾传统风险分散机制已不能完全满足新型农业主体因出规避风险权衡新型农业主体农业保险更强烈。

(二)农业风险作用方式多样化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营方式不仅由投入增加和生产方式专业化提高了农业风险而且农业风险作用方式也三方面发生了改变。

农业风险围更加广泛。

农户农业营程面对农业风险事故主体主要是农产品而规模化营条件下农业风险从农产品扩散到农业生产所有相关要素生产、研发、运输、销售程所涉及设备、机械、材和人员等因素都存多重风险

其二农业风险类型更加多样。

与给足主农户生产不新型农业主体生产目主要是供给市场集约化规模生产程除了面临然风险外还普遍受到市场风险、融风险、进出口风险等多重风险威胁。

其三风险损失更加巨。

现代农业营方式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特直接物化成其总生产成所占比例较新型农业主体要付出人工成、土地租金、融成等接成比例远远传统农户旦发生风险连带发生损失将十分巨。

这些变对农业保险产品和创新提出了更高要。

(三)江苏省稻麦保险设计007年江苏省成全国首批6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省0年各市县(市、区)政府与各市县(市、区)保险公司签订“办共保”协议政府与保险公司按照55比例收取保费承担相比例风险责任形成“共担风险、共享保费”责任和利益共体。

“办共保”制下江苏省政策性稻麦保险主要承担保险责任包括暴雨、洪水、涝、风灾、雹灾、冻灾、旱灾和病虫害保险金额参照保险稻麦生长期所发生直接物化成(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灌溉、机耕和地膜成)每亩保险金额分00元、550元和700元三档次因保险责任造成损失每次事故绝对免赔率0%。

稻麦不生长期保险赔偿标准存差异水稻移栽成活期到分蘖期保险金额0%拔节期到抽穗期70%扬花灌浆期到成熟期00%;麦返青期保险金额30%抽穗期50%灌浆期到成熟期00%。

了提高农民稻麦种植和参保积极性央、省、市(县)各级财政对稻麦保险采取保费补贴其央财政对稻麦保险保费补贴35%江苏省财政给予5%保费补贴其余部分由市(县)财政部门给予补贴各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达到70%以上。

(四)当前江苏省农业保险制不足随着江苏省土地流制逐渐确立量新型农业主体短快速涌现而开始00年新轮政策性农业保险制从试验到推广整程以农户保障和对象面对新出现规模化营方式和新型农业主体可能存供错位现象方面江苏目前实施是“低保障、低保费、广覆盖”普惠型农业保险制以农业生产直接物化成定比例作保险保障水平只能满足传统农户嫁部分风险要难以满足高投入、高风险营下新型农业主体风险保障;另方面江苏农业保险对象长期以规模、分布分散传统农主基层保险团队基采取“劳动密集型”方式科技投入较少面对规模化营下新型农业主体无论是投保、承保等保前还是勘察定损、赔付等保较生产规模和营面积都给现行保险带了巨困难这与农业保险投保和理赔较高效性要形成了显著矛盾。

三、数据与描述性统计分析()数据江苏省作007年起我国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首批试6省份农业保险运作验丰富其苏南、苏和苏北区域济发展不平衡全省济结构具有差异性农业主体已出现分化农济与规模农业步发展量共存。

因笔者从江苏省北部、部和南部共选取6城市展开问卷调其具体调研地区苏北宿迁市苏南通市、泰州市和扬州市苏南常州市和无锡市调研对象已参加农业保险主要种植业(麦和水稻)营主体调共收回问卷样300份其农户占567%、新型农业主体占36%。

(二)样描述性统计由对样农业主体庭、营和风险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可知江苏省异质性农业主体具有如下特样庭特征。

农户年龄以50岁以上主其60岁及以上年龄样人数较多性别以男性占绝部分化水平主要集学及学化这些特征与我国绝多数地区农户特征相合。

与样农户相比样新型农业主体年龄相对较年轻主要集0岁和59岁化水平也相对较高学化样比例占763%科及以上化样比例占963%。

生产营特征。

农户土地营面积多低0亩新型农业主体营面积明显农户其营面积00亩新型农业主体占8%。

绝多数农户生产营程没有长期雇佣工人而由营面积较685%新型农业主体至少长期雇佣人。

与样农户相比新型农业营庭农业劳动力比重相对更农业营收入相对更高。

尤其要是7798%样农户农业营收入占庭总收入比重30%以下其主要收入非农收入而7398%新型农业主体农业营收入占庭总收入比重50%以上其更有3553%比重80%及以上。

这些特反映了新型农业主体专业化农业营特也说明农业营状况和农业风险新型农业主体总收入存较潜影响。

3农业风险情况。

从样农户农业风险情况看近五年重农业风险对江苏省农业生产影响较频繁农户新型农业主体因然灾害与价格波动造成较损失次数集~次平两年左右发生次对稻麦生产造成较威胁。

风险带济损失看新型农业主体损失金额总体上明显高农户

如表所示不农业风险、不地区以及不营主体农业生产影响程存差异()从不农业风险看对江苏省农业生产影响较农业风险主要病虫害和疫病、旱涝灾害、台风以及价格波动三类其价格波动主要对新型农业主体影响较;()从不地区看苏农户新型农业主体受到病虫害和疫病、台风以及价格波动三类农业风险影响要明显高苏南和苏北地区;(3)从不营主体农业风险新型农业主体影响普遍农户这特价格波动对新型农业主体影响上更加明显。

由对样特征描述可知新型农业主体农户相比无论是生产营特征还是面临农业风险特征两者存明星差异新型农业主体无论是营面积、农业收入对庭收入影响还是面临农业风险都要甚至远农户

因我国以往以农户保障对象坚持以“低保费、低保额、低保障、广覆盖”原则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并不定就能满足日益多元化新型农业营方式。

四、营主体农业保险评价——政策性稻麦保险模糊综合评价法是目前国外评价济管理效主要定量方法兼顾了研究对象主客观因素使原定性指标得以量化具有较强科学合理性。

作导向型产品政策性农业保险供给效受到多方面因素共作用情况较复杂因选择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江苏省政策性稻麦保险供给进行综合评价

农业主体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者享受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和其切身感受及评价更能反映政策性农业保险实际供给效基调研营主体农业保险评价主要取其直接感受到部分其包括保险产品与保险两方面因将农户农业保险供给评价保险产品与保险级指标并级指标下细化二级指标。

使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

变异系数法具有客观赋权优势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取值差异越指标也就是越难以实现指标这样指标更能反映被评价单位差距。

通变异系数法可以得各级指标与二级指标权重如表3所示。

根据上述获得指标权重依次对二级指标和级指标进行评价具体评价结见表。

指标评价以~5五分值衡量得分越高说明指标运行情况越将得分平分5区反映指标运行情况。

()政策性农业保险综合评价结从全省样看农户新型农业主体政策性稻麦保险供给评价综合得分分别3和85得分处6和3区说明两类营主体对当前政策性稻麦保险供给评价都“般”。

保险方角出发政策性稻麦保险实际运行效已达到两类营主体基要。

从江苏省不地区看苏南、苏和苏北两类营主体政策性稻麦保险供给评价综合得分处6和3区达到农业保险运行基效。

苏南新型农业主体评价得分农户说明苏南政策性稻麦保险新型农业主体支持较。

但仍要是无论是与全省评价得分相比还是与当地农户评价得分相比苏新型农业主体评分相对较低说明苏地区政策性稻麦保险要针对新型农业主体进步优化。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评价结构全省营主体评价农户政策性稻麦保险产品评价得分83得分处6和3评价“般”;新型农业主体评价得分55得分处8和6评价“较差”说明政策性稻麦保险产品目前基满足农户但对新型农业主体仍进步创新与改善。

从江苏省不地区看苏北农户政策性稻麦保险产品主观评价得分5处8和6区评价“较差”且低全省农户评价得分说明苏北政策性稻麦保险产品并不能满足农户基。

苏与苏北新型农业主体政策性稻麦保险产品主观评价得分处8和6区评价“较差”且苏新型农业主体评价得分显著低农户说明苏地区政策性稻麦保险产品设计针对新型农业主体特方面仍进行优化。

具体到二级指标(见表5)保险产品损失补偿能力和巨灾补偿能力两指标值较低苏南、苏、苏北保险产品损失弥补能力评价值处8和6区且苏与苏北巨灾补偿能力评价值处8和6区效“较差”。

现行保险保障水平仅能弥补营主体济损失30%~50%难以满足农业主体

(三)政策性农业保险评价结从全省样看农户新型农业主体政策性稻麦保险评价得分分别30和36得分处6和3区说明两类营主体政策性稻麦保险评价都“般”政策性稻麦保险运行效已达到两类营主体基要。

从江苏省不地区看苏南、苏和苏北两类营主体政策性稻麦保险评价得分达到3和350处“般”到“良”水平。

但仍要是除苏南以外苏和苏北新型农业主体保险评价得分农户且苏新型农业主体保险评价得分低全省得分说明苏地区针对新型农业主体农业保险仍有较改善空。

具体到二级指标苏与苏北新型农业主体对参保复杂、赔材数量、赔款速和距离评价农户其苏北新型农业主体对赔材数量评价值09处8~6区说明营主体认赔手续较繁琐。

综上所述()江苏省政策性稻麦保险实际运行效已达到两类营主体基要但新型农业主体评价明显低农户;()现有政策性稻麦保险产品尚达到新型农业主体基其苏和苏北地区对保险产品评价得分较低;(3)江苏省农业保险运行效已达到两类营主体基要。

由可知政策性稻麦保险主要不足存现行农业保险产品设计与新型农业主体基尚存定差距。

基上述评价结下将通计量模型进步探寻影响不营主体农业保险评价因素。

五、营主体评价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与变量选择根据上述稻麦保险产品评价5二级指标运用评价体系得出权重计算调研数据每样营主体相关二级指标加权平值得到每样对政策性稻麦保险产品评价指数并将其作模型因变量其他可能影响评价指数系列因素作模型变量以构建农业主体农业保险产品评价模型营特征对评价影响。

土地营规模(X)对农户农业保险产品评价影响正且影响显著这说明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保障较营规模农业生产确实存不足。

而该因素对新型农业主体没有显著影响原因可能是区分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有效性界线处农户规模围农业保险产品对规模界线以下农户具有较保障能力而旦农户规模该界线保险产品效将逐渐难以满足农户所以表现出农户随着营规模增加而降低对农业保险产品评价

但是新型农业主体营规模远农户

从上述评价也可以发现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与新型农业主体有较差距整体评价普遍较低可能掩盖了土地营规模对评价影响。

受灾情况对评价影响。

受灾次数(x7)与两组样农业产品评价影响显著但与农户评价呈正相关与新型农业主体呈相关两者存差异。

这结反映现行政策性稻麦保险产品对两类农业主体保障效存明显差别并不利对新型农业主体生产支持。

主要原因可能是江苏省现行政策性稻麦产品保险金额参照水稻和麦生长期所发生物化成其仅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地膜、灌溉和机器耕作所带成保障水平较低。

农户而言种植面积般5亩以下即使发生灾害造成损失是农业营并不是主业投入成较低即使农业保险仅赔付物化成与其实际损失相差较容易满足补偿要;二是农户致灾因素比较单现行政策性稻麦保险主要保障围也仅限然灾害和病虫害与其保障相对应因受灾较多情况下农业保险对其起到保障效反而更。

而对新型农业主体而言现行稻麦保险设计则难以满足规模、专业性、高投入和市场化营方式下风险保障物化成仅占新型农业主体投入成较部分以物化成参考保障水平与新型农业主体实际损失差距较;新型农业主体面临风险种类更加多元化当前政策性稻麦保险仅以然风险和病虫害主要保障围多次遭受农业风险情况下保险保障水平十分有限。

3风险分散手段对评价影响。

风险分散手段数量(X9)与两组样保险产品评价影响显著但与农户评价呈正相关与新型农业主体呈相关两者存差异。

出现这结主要原因可能是样农户新型农业主体选择农业风险分散工具上存差别因现有风险分散方式选择下对农业保险产品态形成差异。

农户农业成产程主要采取农业风险分散手段采用抗灾抗虫品种、了农产品价格市场信息以及多样化生产营三种方式。

但是农户采取这些风险分散手段容易受到周围人影响易形成羊群效应和信息扭曲风险分散效有限农业保险产品相较下具有更优势因采用更多风险分散手段农户农业保险产品评价更高。

而对新型农业主体说其主要分散农业风险手段还包括通合约生产和参加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形式分散风险风险分散手段相对多样化农业保险产品作用容易被掩盖现行农业保险新型农业主体保障能力有限与其他风险分散手段相比优势较因较多风险分散手段新型农业主体保险产品评价反而较低。

保险增信作用对评价影响。

参保对获得银行贷款作用(X)与两组样农业产品评价影响显著且都呈正相关说明参加政策性稻麦保险越有助获得银行贷款两类农业主体对其评价越高。

这说明农户新型农业主体农业保险动银行信贷、增加获贷能力作用具有。

也说明农业保险可以减少农业营损失降低农业主体收入波动幅定程上降低借款人还款风险具有定增信作用。

六、结论与政策启示()研究结论基江苏省300户农业主体问卷调数据从农业保险方角对异质性农业主体风险差异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和产品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基上述分析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异质性主体农业风险程具有显著差异。

新型农业主体风险特征与农户有较差异具体表现是新型农业主体农业风险损失远农户样受灾频率下单次造成重损失金额概率更高;二是新型农业主体庭收入农业营收入比重更较单收入渠道使得农业风险更容易影响新型农业主体收入水平;三是新型农业主体面临市场风险农户

所以新型农业主体农业风险程显著高农户

现行农业保险制满足营主体基。

江苏省政策性稻麦保险产品遵循“低保费、低保障、广覆盖”原则设计能够农户新型农业主体发挥基保障作用;农业保险方面承保和理赔较高效保险条款通俗易懂勘定损快捷乡镇农业保险分布较合理农户新型农业主体提供保险得到了较高评价

3单保险产品难以满足多元化主体

目前江苏省稻麦保险产品只有政策性险种保障稻麦生产直接物化成遭受灾害般仅弥补农业主体直接损失30%~50%保障水平较低。

调只有当农业保险赔付弥补损失比例超50%才能得到新型农业主体基认可这与目前农业保险弥补损失能力尚有定距离。

目前以“低保额”保障原则政策性稻麦保险产品虽然能异质性营主体农业风险分散提供基保障但与新型农业主体实际风险损失差距较已难以满足稻麦规模化生产风险管理要。

异质性特征对农业保险产品效影响具有差别。

是当前稻麦保险产品保障异质性营主体效不对农户而言保险产品可以更地保障多次受灾风险具有较高风险分散能力而对新型农业主体则相反。

二是异质性营主体所掌握风险分散工具存差别风险分散效差异影响下造成异质性营主体拥有风险分散工具数量对农业保险产品评价影响也不。

(二)政策启示基以上研究结论可以带以下启示江苏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作普惠型金融产品能够基满足农户风险分散并新型农业主体提供基风险补偿作用。

但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模式改变以政策性稻麦保险代表部分现行农业保险产品已难以满足多元化农业营必须针对现代农业发展特进行供给侧改革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

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体系。

根据异质性营主体特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体系针对不营主体设计不保险产品向农户提供普惠型农业保险产品保障其基风险而对新型农业主体则要满足其高保障和多元化风险创新发展产量保险、价格保险新型农业保险

根据保障对象相应提高保障水平。

保证江苏省农业保险保障功能前提下选择主要种养殖业保险产品和具有战略义部分农产品保险产品适当提高新型农业主体保障额至可以弥补风险损失比例50%以上;可以尝试实施差异化回归比例补贴即保费补贴比例随保障水平提高而降低减轻政府财政补贴压力。

3推动性化农业保险产品与创新。

积极研究和试农业保险性化产品探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补机制通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主体提供基保障附加商业性农业保险供不层次风险保障者选择满足新型农业主体多元化风险管理要;优化新型农业主体保险加快推广新型农业主体单独投保、单独开单、单独勘、单独定损、单独理赔提高保险质量与效率。

相关热词 政策性供给因素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