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参”的科属分类及临床应用意义

【关键词】 参 科属分类 临床应用。

我国疆域辽阔,中药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然而,由于民族、民间和地区的不同,出现一药多名的现象非常严重,其云“参”者,为诸药中最多。笔者查阅有关资料,罗列冠名“参”者约有300味之多,其中正名为53味,异名为170余味,原植物名为33味,药材名为19味,制法名为7味,备考名为6味,各家论述名为3味,采集名为2味,临床报道名为1味等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市场供销渠道的快捷畅通,使用形式不断增多,它们的用途更加广泛。同时,也给医者带来真伪难辨、混杂不清,造成误用滥用情况时有发生,以致贻误治疗。鉴此,本文就以53味正名冠“参”的科属分类及临床应用作扼要之论述。

科属分类 药名(正)异 名[植材制考论采]性 味 功 效 剂量(g)临 床 应 用。

一 五加科属 补气养阴。

1 人参(参叶、参花、参条、参果、参子、参芦)。

野山人参、野山参、吉林参、移山参、生晒参、红参、石柱参、别直参、朝鲜参、皮尾参、糖参、血参、[掐皮参、圆参、秧参、竹节参]等甘平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神1~9用于气虚欲脱、脉微细、肺虚咳喘、脱肛、口渴、热病伤津、神志不安、心悸、怔忡、失眠,妇女崩漏,男子阳痿以及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胃炎、肝炎、糖尿病、神经衰弱、性功能障碍、提高视力和人体免疫力等病症。

2 珠儿参。

珠参、珠子参等苦甘寒养阴清肺散瘀止血6~9用治热病烦渴,阴虚咳嗽,痨伤吐血,鼻血,咽痛,风湿性关节炎,小儿惊风,跌打损伤,胃痛,齿痛,肿毒恶疮等病症。

3 刺人参

温平小毒滋补强壮3~9用于解热、镇咳。

4 西洋参

西洋人参、西参、洋参、花旗参、广东人参甘、微苦、凉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3~6用于肺阴不足、虚热喘咳、咯血或热病伤阴、燥咳以及牙痛、口腔溃烂、心悸病、癌症放疗后津液亏损等症。

二石竹科属 补肺健脾。

1 太子参。

孩儿参、童参甘苦、微温补肺健脾6~12用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神经衰弱,小儿营养不良等症。

三 豆科属 清热燥湿。

1 雪人参

人参甘苦温清热活血补虚固脱9~15用于崩漏、久痢、跌打、风湿、溃疡久口吵收等症。

2 小雪人参

白土子甘平健脾补虚15~30用治虚劳、虚肿以及高血脂症。

3 苦参。

牛参、川参等苦寒清热、燥湿、杀虫3~10用治痢疾、黄疸、疮疡及皮肤瘙痒、急性扁桃体炎、小儿肺炎、血吸虫病腹水、急性肠胃炎、急性传染性肝炎等病。外治滴虫性阴道炎、外阴瘙痒症。

四 伞形科属 补肺生津。

1 北沙参

沙参、银条参、莱阳参、辽沙参、真北沙参等甘、苦淡、微寒润肺止咳养胃生津9~15用于肺燥干咳,热病伤津,口渴等症。

2 明党参

沙参、闽党参、土人参、红党参、明沙参、明参等微苦微寒润肺化痰和中养胃补气生津用于贫血、头晕乏力、肺虚咳嗽、喘逆、呕吐、咯痰不畅、口干食少、疔毒疮疡等病证。

3 峨参。

田七、金山田七甘辛微温补中益气9~15用于脾虚食胀、四肢乏力、肺虚咳喘、老人夜尿、水肿等症。

五 兰科属 滋阴止血。

1 盘龙参。

猪辽参、猪牙参、小猪獠参等甘苦平益阴清热润肺止咳15~30用于病后体虚,阴虚内热,咳嗽吐血,头晕腰酸,遗精,淋浊带下,疮疡痈肿以及津液亏损等症。

2 猪獠参。

土洋参等甘平清肺滋肾15~30用治肾虚腰痛,咳嗽气喘,头昏身软乏力等症。

3 手掌参。

佛手参、掌参、手儿参、手参、阴阳参等甘平补益气血生津止渴用治肺虚咳喘,虚劳消瘦,神经衰弱,久泻,失血,带下,乳少,慢性肝炎等病症。

4 鸡肾参。

对对参甘苦温补肾养心15~30用治肾虚腰酸,神经官能症,慢性肾炎,心脏病及妇女白带等病。

六 玄参科属 滋阴健中。

1 太白参。

太白洋参、黑洋参甘、微苦、温滋阴补肾益气健脾9~15用治身体虚弱,头晕,肾虚骨蒸潮热,不思饮食,关节疼痛等症。

2 凤尾参。

甘、微苦、温补气活血15~30用治头晕耳鸣,心慌心跳,虚热不退,筋骨疼痛等症。

3 玄参。

黑参、乌元参、元参、黑玄参等苦咸凉滋阴降火除烦解毒9~15用治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津亏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痈肿,瘰疬以及闭塞性脉管炎等症。

七 桔梗科属 清肺养脾。

1 土党参

奶参、白洋参、对月参、野党参、浮萍参、南人参、紫党参、土沙参、土参、土人参、土洋参人参薯、川人参甘、微苦、温补肺健脾止咳化痰10~30用治虚劳内伤,肺虚咳嗽,脾虚泄泻,妇女乳汁缺少,小儿疳积,遗尿等症。

2 小人参

甘温益气补虚9~15用治气虚自汗症。

3 珠子参。

鸡腰参、珠儿参甘平补肺止血15~30用治肺虚咳嗽、咳血等症。

4 鸡蛋参。

牛尾参等甘苦微温补肺益肾15~30用治肺痨咳嗽,肾囊偏坠,疝气以及贫血、体虚自汗等症。

5 岩人参

紫花党参苦、微甘,辛止血镇痛1~3用治外伤出血,内外伤疼痛等症。

6 兰花参。

土参、蓝花参、细叶沙参、拐棍参、沙参草等甘、微苦、平补虚解表6~15用治虚损劳伤,咳血,衄血,自汗盗汗,妇女白带,以及伤风咳嗽,虚火牙痛,胃痛,泻痢,刀伤等症。

7 南沙参[糙萼、川藏、轮叶、云南、线齿]。

沙参、白沙参、白参、土人参、泡参、泡人参、桔参、稳牙参、保牙参、空沙参、大沙参、鲜沙参等甘、微苦、凉养阴清肺祛痰止咳9~15用治肺热燥咳,虚劳久咳,阴伤咽干,喉痛,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以及高血压病等。

8 党参

上党人参、黄参、狮头参等甘平补中益气6~10用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慢性贫血,萎黄病,白血病,腺病,佝偻病及小儿口疳等病症。

八 菊科属 补肾健脾。

1 还阳参[长茎参]。

天竺参等甘、温平益气补肾健脾和胃15~30用治性神经衰弱,妇女宫冷不孕,白带漏下,头晕耳鸣,心慌怔忡,小儿消化不良及营养不良,胃痛等病。

2 血参。

甘温补血活血9~15用治贫血,产后大出血,子宫肌瘤,闭经,神经衰弱等症。

3 奶浆参。

马尾参等苦温补益肝肾益脾增乳15~30用治小儿疳积,贫血,白带,水肿,肝炎,缺乳,头晕体虚,视力模糊,筋骨疼痛。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