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中国的第一个朝代

茶文化实质上是饮茶文化,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中国茶文化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茶文化第一个高峰,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茶文化第一个高峰

中国茶文化第一个高峰是在———唐代

【唐朝茶文化兴盛的原因概述】。

①交通发达,运销便捷。

陆羽茶经》,直接鼓吹。

③僧道生活,间接刺激。

【唐朝茶文化形成】。

(1)煎茶道形成与流行。

中国茶道的最初的表现形式就是形成于中唐的煎茶道陆羽茶经》奠定了煎茶道的基础。茶道首见于陆羽的至交、诗人、茶人释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楚人陆鸿渐为《茶论》,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煎茶道形成于八世纪后期的唐代宗、德宗朝,广泛流行于九世纪的中晚唐,并远传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

(2)茶文学兴盛。

大唐是文学繁荣时期,同时也是饮茶习俗普及和流行的时期,茶与文学结缘,造成茶文学的兴盛。唐代文学的成就主要在诗,其次是散文。唐代第一流的诗人都写有茶诗,许多则是脍炙人口。如李白、杜甫、钱起、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柳宗元、韦应物、孟郊、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皮日休、陆龟蒙等,无不撰有茶诗。尤其是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更是千古绝唱,为古今茶诗第一,卢仝七碗成为茶文学的经典。

(3)茶书的创着。

茶书的撰着肇始于唐,现存唐代(含五代)的茶书总共有六部,完整的有陆羽茶经》、张又新《煎茶水记》、苏廙《十六汤品》、毛文锡《茶谱》。部分的有斐汶《茶述》、温庭筠《采茶录》。

陆羽茶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国古典茶学的基本构架,创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茶学体系,它是茶叶百科全书,是茶学、茶艺茶道的完美结合。

此外,唐代尚有茶事绘画、书法的出现,茶馆也在中唐产生,茶具独立发展,越窑、邢窑南北辉映。唐代文化发达,宗教兴盛,特别是陆羽茶经》的问世,终于使得茶文化唐代成立,并在中晚唐形成了中华茶文化第一个高峰

茶文化发展历史

一、汉魏两晋南北朝茶文化的酝酿。

(1)饮茶的起源和发展。

茶最先是作为食用和药用的,饮用是在食用、药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利用茶的年代久远,可上溯到神农时期,但饮茶的历史相对要晚一些。先秦时期可能在局部地区(茶树原产地及其边缘地区)已有饮茶,但目前还缺乏文字和考古的支持。饮茶始于西汉关于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是众说纷坛,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魏晋说。

(2)茶与宗教结缘。

汉魏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固有的宗教道教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同时也是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时期,茶以其清淡、虚静的本性和却睡疗病的功能广受宗教徒的青睐。

(3)茶艺萌芽。

茶艺饮茶艺术,是艺术性的饮茶,它包括选茶、备器、择水、取火、候汤、习茶的程序和技艺。杜育的《荈赋》挹彼清流,择取岷江中的清水;选器:器择陶简,出自东隅,茶具选用产自东隅(今浙江上虞一带)的瓷器;煎茶: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煎好的茶汤,汤华浮泛,象白雪般明亮,如春花般灿烂;酌茶:酌之以匏,取式公刘。用匏瓢酌分茶汤。荈赋》所描述的,是中华茶艺的雏形,且茶艺发源于巴蜀。

二、隋唐五代时期茶文化第一个高峰

(1)饮茶习俗的形成

陆羽茶经?六之饮》也称: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茶经》认为当时的饮茶之风扩散到民间,以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及湖北、山东一带最为盛行,把茶当作家常饮料,形成比屋之饮。陆羽茶经》初稿约成于代宗永泰元年,定稿于德宗建中元年。《茶经》的流行,进一步推动了饮茶风俗的形成。中国人饮茶习俗形成于中唐。

(2)名茶初兴。

唐代名茶,首推蒙顶茶,其次为湖、常二州的紫笋茶,其它则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碧涧明月、方山露芽、邕湖含膏、西山白露、霍山黄芽、祁门方茶、渠江薄片、蕲门团黄、丫山横纹、天柱茶、小江团、鸠坑茶、骑火茶、婺州东白、茱萸寮等。

三、宋元时期茶文化的第二个高峰

饮茶的普及。

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宋梅尧臣《南有嘉茗赋》云:华夷蛮豹,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鳌铺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茶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茶文化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

5 次访问